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母亲的教诲

母亲的教诲

2013-10-26 12:06 作者:张景想 阅读量:33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伟大的母亲,你给予了子女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心中却唯独没有自己,而作为儿子的也只能向您予以深深祝福,祝福您老人家永远幸福安康!

今天,我给母亲买了一份礼物,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给母亲送一份母亲节的问候。

母亲现已年逾花甲,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在今天这个母亲节,我想到了关于母亲太多的难忘大爱往事,在此我仅简单叙说一下老人家影响我终生的一次谆谆教诲。

由于受堂兄和表哥的影响,十多年前我高中毕业后就毅然决然的参军了。几乎所有的亲人都为我的参军而感到万分荣幸,并确认我一定会在部队中干出个名堂,至少能考上军校,毕业后当个军官没问题。因为,当兵前的高考时,一向成绩优异的由于重病在身发挥失常,当年仅仅考个二本。尽管老师和同学们以及亲人们都劝我再复读一年,将来肯定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在加上在我所在的步兵团有着悠久革命传统历史,表哥时任该团团长。我也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条件。然而,母亲却不以为然,在我临走之前她只说了一句“到部队要服从领导安排”。

当年,作为第二年度兵的我很想参加报考军校,并对此抱有很大希望。心想,表哥一定会帮助我的,我也一定能成功。于是我便很得意的向表哥说出了我的想法,并说出我的非常渴望的心情。出乎我意料的是表哥一副严肃认真的态度批评了我,并耐心教育了我一番。

强烈的希望犹如肥皂泡一样,很快在不经意间炸飞了。我如同遭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奇耻大辱般,也从心底里难以忍受,一连几天。终于,实在忍不住的我给母亲去了一封信,倾诉心中的不满。

很快,母亲便回信了,信上说表哥的做法是对的。

母亲是个有知识的人。她说当年有人向毛泽东杨开慧的战友推荐李淑一(革命烈士柳直荀的夫人,是毛泽东杨开慧的亲密战友。毛泽东曾亲笔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同志》的不朽诗篇)到北京文史馆里当馆员,毛泽东都婉言绝句了。表哥不徇私情、坚守原则,也是非常正确的。

母亲还说,今年不参加报考军校也的对的,毕竟你才刚进入第二年,一些军事技能和体能难免欠缺不少,你不如利用今年一年机会,好好的把个人军事素质提高上去,来年再考军校不就非常顺心了吗?母亲还责怪我不应该过早考虑自己的事,而多应从国家人民的大局利益着想。在“鱼与熊掌”面前应主动舍鱼而取熊掌。

并且,母亲在信中一再嘱咐我,年岁已不小了,且又是个高中生,却不能正确的美丑是非,当然很难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先贤的要求了。一味地耍孩子脾气,只能说明自己还不成熟,或者说思维还处于极低水平。这是要不得的,而应多向一些成熟人士譬如表哥学习,多请教请教,谦虚做人。

在最后,母亲要求我一有空闲要多读书,读好书,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阅完母亲的信,我如梦初醒,懊悔不迭。我深深地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到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地步。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过自新,做一个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军人。

转眼一年过去了,母亲的话却始终如同昨日的耳语,是那么的温馨、亲切。常常教我惭愧、催我自新。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辩证的看待,从容地应对。当年,我当上了班长,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还荣立“三等功”。

……

十多年过去了,此时,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我,仍然不忘母亲当年的教诲,谦虚做人,认真工作,每年都会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党员”。

如今,当年懵懂的三兄妹在经过多年的辛苦奋斗后,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为了报答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亲,没有忘记把父母二老接到城里共享天伦之乐。然而,辛劳了半个世纪的他们却总想找些活做。母亲在照顾年幼的孙子之余,也不忘给我们做些家务。当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回到家时,总能吃上母亲做的可口饭菜,而这时的母亲也总有种非常知足的幸福感。

今天,我幸福的坐在母亲的身边,问母亲是否还记得当年她给我的谆谆教诲,老人家充满慈祥的目光,笑了笑缓缓的说,养育自己的儿女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她在做一件别人都在做的再正常也不过的事。

《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伟大的母亲,你给予了子女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心中却唯独没有自己,而作为儿子的也只能向您予以深深祝福,祝福您老人家永远幸福安康!

敬爱的母亲永远没有过母亲节这个习惯,以前也没有收到过母亲节的礼物。但我却把母亲当年的教诲在今年母亲节这天深深地烙在心底深处。

相关文章关键词

《母亲的教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