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窑
导读一个村人这么想了,其他村人便也思谋,想咱咋就没想到砖窑完全有乡政府支持呢,要知这样,咱今日不也就成了一位老板了吗!
砖窑很破,就窝在一丘山的南面。山是土山,高不过百米。其实也谈不上是山,因为这一带是丘陵地貌,村里人没见过真正的山才称之为山的。这砖窑原是乡政府投资建的,也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谁都知道,一块块红色的砖都是由黄土先制成砖坯,再放到窑里烧,等再从窑里取出来,就成了可供盖房盖楼用的红砖。可这座砖窑建成没几年,就荒废掉了,只有野狗和老鼠光顾这里,平日很难在这见个人影儿。
可随着村里人生平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多年来对钱的积攒,就有人家从外地运回红砖,推倒了原来居住的土屋,盖起了砖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家盖起了砖房,另一家便跟着效仿,仅两年时间,这一带的每个村子里便都耸起了几座砖瓦大屋,而且还用红砖垒起了院墙。
看着各村的变化,乡政府便把重建砖窑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可谁来担此重任呢?乡干部们开会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拿出个结果。于是就继续开会,大有不解决此问题决不罢休的阵势。最后就有人提出,不妨将砖窑公开对外承包,乡里提供足够的贷款资金,到时侯有了效益三七分成,乡政府得三成的管理费,七成归承包人所有。
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乡政府把砖窑对外承包的事情一公布,就真的有人来接榜了。而让乡干部们没料到的是,这个人居然是兰水村的田景和。
田景和的穷是在这一带都闻名的。特别是在他所居住的兰水村,谁提到“田景和”三个字,往往都要与那破败的砖窑作类比。因为田景和家不但穷,居住的房子也破,门不象门,窗不象窗。当村里人听说田景和要承包乡政府的砖窑,许多人都笑着议论,说就他那个样,还敢承包砖窑哩,要承包个狗窝还差不多;说他田景和要能当好砖窑的老板,我就能当好县长省长哩;说这回咱们有热闹好瞧了,看看那砖窑是咋冒的烟;说等着吧,田景和有哭天抹泪拿绳上吊那一天……但不管人们如何议论,善意的也罢,恶毒的也罢,乡政府还真就把砖窑承包给了田景和。用乡政府王乡长的话说:“这一次咱乡里就算搞一项扶贫工程,也许真就会天降大任与斯人呢!”
当破败了多年的砖窑修整一新,重又烧制出红砖时,兰水村人都开始哑言了,想这田景和还真能折腾,以前咋就没看清他哩!一个村人这么想了,其他村人便也思谋,想咱咋就没想到砖窑完全有乡政府支持呢,要知这样,咱今日不也就成了一位老板了吗!但想归想,可砖窑却的的确确让田景和给闹红火了。当田景和再回村时,先前破败的房子便被推倒了,并在原来的房址上盖起了五间砖瓦大屋。看着田景和有如此变化,村里人就越来越不懂了,想以往上不得场面的人咋就能风光成这样哩!先前他活人可是不如我们的!
田景和对自己的变化也有些弄不懂,望着村里人送过来的一张张笑脸,他想这也许就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田景和这么想着,心里才拥有了一种活人塌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