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的艺术
行走在漫漫人生路,风会来吹雨会来袭,挫折会翻新百出,对于所遭遇的一切,我们有权利喜怒哀乐!喜与乐,我们表现为笑:可以是内心不张扬的小小幸福感,可以是脸上低调的微笑,可以是幸福地笑出声响来!怒与哀,我们可以悲,可以哭!
生活就是平凡中的艺术!所以,哭,也是要讲究艺术性的!
还在待字闺中的时候,前院的堂嫂与堂哥比武,或是与我伯娘斗嘴,堂嫂必有的节目就是像狼嚎一样的哭,住在她周围的邻居真的是深受其害!被她的哭声招去的家族中人(包括我),大家都会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各自的看法,依我的洞察能力,不难听出大伙的弦外之音,就是想让她即使是哭,也要注意点,不要吵了大家,扰人呀!但是有好几次,堂嫂牙齿挂裤裆含沙射影的骂过与堂哥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姊妹们,怄气的内亲们,等到她家再次比武时,没有人会上前拉架了,谁叫这样的人嘴上不积德呢!那这天晚上,堂哥家是“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那这一夜,周围的人家,所有的人都会睁着眼睛在床上睡觉!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以后惹是哭,不能扰民!
乡村,经常是东家丢抱蛋的芦花老母鸡,西家少看家护院的大黄狗,南家长势喜人的毛豆被惯偷抢先尝鲜,北家地里的玉米捧子被手脚不干净的农妇拿回家煮给小孩吃,更为气人的是人家竟敢让小孩吃着玉米到你家来串门。经常有这样小剧目的夜晚,乡村的夜还能有静谧可言?失主会在土地老爷的小庙前,先是磕头,后是敬香,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哪个挨千刀的缺德鬼,我家的东西也不见得比人家的好呀,你为什么会偷我家的,你明着是欺负人!......然后七里八挂的边哭边乱骂,更为严重的是还有敲着锣串村骂的,惹得耳朵爱清净的人们,直跺脚,大家反而一致骂失主是个骂街的泼妇!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再怎么样也不能与“泼妇”一词沾边!
要说这哭,最好是别出洋相!你看村里的矮妹娘(身高才1.2-1.3米的样子),她图省事,晚上把收好装在麻袋里的稻谷放在平房顶,哪知,第二天起来一看,稻谷被村里的二杆子们扛去卖了。矮妹娘一大清早的就在平房顶边跳边骂,最要命的是还边大哭,骂的不外乎是些“私儿杂种兔崽子”的话。最搞笑的是她急得没法了,竟然哭着对那些不知名的爷发出这样的指望:你们稻谷拿走,也就算了,可是你们得把那几个装稻谷的麻袋给我偷偷送回来呀!哎呀呀,她公公听后,撵在她后面凶她:矮妹呀矮妹,这家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竟然求起小偷来了,竟然还指望他们送袋子来!这不,你看,都好几年的事了,人们都还在善意的宣传她的糗事!我说呀,这哭,还是别出洋相的好!
村里的张姨妈是个已丧夫多年的寡妇,每到农忙的时候,缺乏男劳动力的她,经常在家里哭,她声不大,但挑水走过她家门口的人都能听到!村妇村姑一听到后,就会抽空帮她家干轻一点的活,老少爷们听到后,就会架上犁耙,拉出老耕牛,到她的田地里干些犁田打耙的事,干完后还不吃她家的一粒米,不饮她家的一滴水,他们是知道小乡村是是非多多的,怕出了力还会惹上一身不好闻的味道!张姨妈的哭声,真的直闯人心,让人心生怜悯!能让哭声得到别人的同情,我想,至少要比那些扰人的哭好多了!
如今的我,也济身于与眼泪为友的队伍了,已知人生之路,风雨兼程,想顺风顺水的走下去,那不是简单的事!经历了太多世事的我,每当泪腺功能旺盛的时候,回忆起乡村里那些与哭有关的人生小插曲,加上我真的没有遗传老娘的边哭边骂(主要是骂我老爸)的基因,于是我坐在洗发上,独自一人一声不响地流泪,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哭到累了,然后挪下身子合衣躺在床上,边流泪边想,边想边流泪,....等到过了几个小时,醒来后才知道自己竟然哭睡着了!
等到大脑回归清醒理智后,结合所有我见过的哭,才知道,原来我的哭,才是生活中除了戏台之外哭这门艺术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