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椰岛行―西线路上

椰岛行―西线路上

2013-10-25 09:56 作者:燕子 阅读量:18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再次出发,走在不平坦的路上,落日把远方的天空涂抹得绚烂,并在树梢形成了美丽的光晕,飞驰而过的两边的橡胶林里,已是黑洞洞的了,只有前方的天空,还残留着太阳的影子。

从海口去三亚,可走东、西、中三条线,大家一般都会走东线,因为那条线路况好。西线因为路修得时间长了,沿途村庄也多,车子想要撒欢会跑不起来,或是其它什么原因,走西线去三亚的车也不是很多;中线也一般不走,因为要从五指山中穿过,除非回和时有中线的旅游项目,像位于五指山中的民俗园,黎村苗寨等,况且山路崎岖,对司机和乘客的神经都有一定的考验,没有很好的车技是不敢走走那条路的;因此,大家能不走中线就不走中线,有好走的路,干嘛去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转来绕去的呢?

我们这次去三亚,偏偏就选择了西线。想起一部电影名:西线无战事。可西线的确不好走,更何况我们走岔了路,拐到了乡间公路上,一路如舟行大海,颠簸前行,倒省得路途中打瞌睡了。

车从省道拐下来,到海南省热带植物学院,出门后说是要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路,结果就沿着学校正门前的马路一路行去,只知道从地图上看,所先的路应该是路程中最近的一条了。

路越走,行人与车辆越少,有时走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一个同路或是相逢者,只有我们这一辆车,行驶于道。偶尔看到有一两个人,也是骑着摩托车快速赶路,看到几辆车,也是类似于农用三轮车,车上拉了满满面的木头,突突地挣扎于坑坑洼洼的道路上。

奇怪的是,极少能看到内地那种道路两边大片大片的农田,偶尔有几块小的农田,也是种着像是营养不良的甘蔗,乱乱的,细细的,鲜见种有稻谷的地块。也许是季节不对吧,路边倒是有许多的荒地,野草野藤兀自生命力旺盛地生长着,间或也会见到几株野香蕉树,杂在野草野藤中,可怜兮兮的。

渐渐地,林木越来越多,林木边缘,除了野草野藤,就是细细高高的小叶桉,有些桉树被野藤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此做为防风林的小叶桉,无一例外的,头都偏向一侧,枝干向一侧微微的倾斜着,它做为田地的保护者,时时守护着,尽着自己的职责。除非有一天被砍了去,当做了柴,才会离开自己坚守的地方。但那微微弯曲的躯干,却是再也直不起来了,宛如人的一生,生下来时白嫩、挺直,可被岁月的风霜侵蚀着,皱了皮肤,白了发,掉了牙,衰老了身,连挺直的身躯也无奈的弯曲了,或许,还会被人嫌恶,着实让人觉得有些的悲凉。

自然界的生物看来大多有着一样的命运。

这时,那种拉着木柴的农用三轮车渐渐多了起来,远处望去,小叶桉身后成片的橡胶林也排列整齐,公路穿行于橡胶林区。据说,这些林子是属于一个农场,一个始建于建中初期的农垦单位。

在路旁的橡胶林边停下,看看传说中的橡胶树——不甚粗壮的树干上分布着道道伤痕,一个小碗置于划开的伤口下面,从刀口接引出一道引流槽,乳白色的橡胶液就一滴滴地滴至小碗内。据说凌晨三四点,割胶工开始割胶,一天一棵树所流出的橡胶汁也就那么半小碗,成熟后的橡胶树大概也只能割三四年的胶,待无胶可割时,这棵橡胶树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附近居民的房前屋后码着一垛垛的木柴,那就是橡胶树对人类最后的贡献了。

橡胶林里,静谧,只有风吹过时树叶与风的耳语声,轻轻。

天色渐晚,落日的余辉透过叶间的缝隙酒向林间,暖暖的。

再次出发,走在不平坦的路上,落日把远方的天空涂抹得绚烂,并在树梢形成了美丽的光晕,飞驰而过的两边的橡胶林里,已是黑洞洞的了,只有前方的天空,还残留着太阳的影子。

车灯大开,照亮着前方的路。黑黢黢的夜让人有些惴惴然,想起下午的一句戏言“说不定天黑之前也赶不出这条小路了”果然,我们还在这条小路上努力地颠簸着。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路都会有尽头。远处,已看到一片灯火通明,快要接近高速公路了入口了,这条不平坦的小路也和时间一样,被远远的抛向了身后。

相关文章关键词

《椰岛行―西线路上》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