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五角钱的财富

五角钱的财富

2013-10-23 00:39 作者:杨天笑 阅读量:26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不久前,我又回了一趟老家,是二嫂把我接到她家共进晚餐。我们相互问候,嘘寒问暖,全家人像过年似的,其乐融融。

5毛钱能买什么?如果是现在,买半斤青菜都不够,可是在60年代,能买3毛钱猪肉,1毛钱青菜,1毛钱大米,足够一家4口人一天的生活。

我有一张面值为5角钱的纸币,伴随我走过了30多个春夏秋冬,我一直把它视为珍宝,珍藏在我的身边。

1969年3月的一天,我应征入伍,在离开家乡的那天早晨,二嫂姗姗来到我家为我送行,还送给我一张半新不旧的5角钱纸币。我死活不肯要,但又无法躲避她的缠绕,在推推挡挡中,她已经把钱塞进了我的上衣袋里,转身走了。我从口袋里掏出来,扔在地上,我也转身离去。是母亲把钱捡起来,放回到我的衣袋里说:“儿子,别记恨,冤家宜解不宜结”。于是,这张纸币成了我踏上戎军之路的唯一一份盘缠。

二嫂姓李名大梅,本村人。她嫁给本村莫家的二儿子,因此,全村人都尊称她为二嫂。二嫂个子很高,浓眉大眼,厚嘴唇,圆形脸。她没有文化,说话不知轻重,性格暴躁,常常得理不饶人。二嫂本家和婆家加起来就成了全村的强势群体,他们的意见和主张基本上代表了全村大众,其他村民绝对不敢说个“不”字,更不敢反其道而行之。她的角色有点像“寨主”,有点专横跋扈。

二嫂跟我家之间有些恩怨,主要原因是她亲手拆散了我哥跟她妹妹这对苦命鸳鸯,在仓促中她强行把妹妹嫁了出去。在没有爱的岁月里,她妹妹苦度光阴,备受煎熬,过着心酸苦涩的日子,而我哥却患上了抑郁症,一蹶不振,英年早逝。因此,我把哥哥的死归罪于二嫂,对她怀着深刻的仇恨。也许我哥的死和她妹妹的不幸,深深地触动了二嫂那根傲慢的神经,她似乎意识到了她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错。此后,她对我和我家人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但是,凭她那执拗的性格,即便是错了,她也绝不可能拉下面子登门道歉。如今,我要出远门了,她似乎找到了最合适的机会和台阶。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也冲淡了我对她的怨恨。时间是打开心结的钥匙,是化解恩怨的调和剂,还是母亲说劝告的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只要心中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幸福。正是基于这道理,在往后的岁月里,我谅解了二嫂,并结下了身后的姐弟之情。我回老家次数不多,但每次回去我都把二嫂当作自己的亲人,把二嫂家当作自己的家。她待我就像亲弟弟一样体贴入微。她讲话还是那样粗声粗气,但粗中有细,充满了人情味,再也不像从前那么尖酸刻薄了。

不久前,我又回了一趟老家,是二嫂把我接到她家共进晚餐。我们相互问候,嘘寒问暖,全家人像过年似的,其乐融融。在她弄饭的时候,我在她屋里百无聊赖地东看看西瞧瞧。忽然发现,挂在墙上的相框里竟然镶有我哥哥的照片。尽管那张小小的方寸黑白照已经发黄退色,但我还是认得出那是我死去多年的哥哥。看着哥哥的旧照片,我百感交集,不幸往事一幕幕重现在脑海里,令我鼻尖发酸,眼睛变涩,泪水浸润了眼眶……。

不知是什么时候,二嫂走到我身后,一只手搭在我肩上轻声说:

“这张照片是我在妹妹那里看到的,我觉得放在她那里不合适,所以我就拿回来放进镜框里,已经放了近三十多年了。”

听到这,我禁不住泪流如注,泣不成声。二嫂用她那熏透了油烟味的袖口,轻轻地为我擦去脸上的眼珠,她也落下了悔恨的泪水。

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人生,把我们塑造得越发成熟、冷静。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把过去的一切都已化作烟云随风而去,唯有那张五角钱的纸币,还保留着多彩的本色。到如今,我更加理解那五角钱的真正含义了。它不是良心的救赎,更不是赎罪的筹码,而是一个来自草根农妇的原生态的诚意,发自肺腑的真诚。一张纸币,连同一声“对不起”,如同一杯缓冲剂,柔化了铁石心肠,化解了千仇百恨。如今这张纸币,面值还是五角钱,然而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是价值连城的一笔巨大财富。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五角钱的财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