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清华行!

清华行!

2013-10-22 15:25 作者:流云似水 阅读量:25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在清华校园的一周内,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精神和力量。在学习期间,我与大学教授亲密接触,聆听了教授和专家的授课和演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的这篇《河塘月色》中的句子,大家至今耳熟能详。

记得我在上学时,老师就让每位同学会背诵这篇文章。每当我读这篇《河塘月色》的时候,脑海里便产生那美仑美幻的景色,那河塘里的潺潺流水声无不时刻敲打着我的心,那婷婷的舞女的裙无不诱惑着我前往。

上周,我有幸去了中国人夜寐以求的清华校园学习,到清华校园学习虽然只有一周,但重新唤醒了我心中的梦,让我拾起了那散落久远的惆怅和落寞。

在清华校园的一周内,我抽了一个晚上,重新感受朱自清的心情。“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只可惜错过了季节,我不能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在我眼里,朱自清笔下的河塘已成往昔,如今的荷塘成了校园内一片独特的风景线,是个十分宜人的场所了。

在清华校园的一周内,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历史沧桑,星河灿烂。清华园是清朝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园。厅门口匾额“清华园”三字为咸丰御笔。而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4月29日,原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称清华学校,因校园位于原园明园的清华园而得名。1928年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该校设有工科、理科、文科、法学、经管、公管、新闻传播、医、美术等学院,她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建校90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有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等一批人仁志士;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和“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王永志等;还有400多位出自清华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00多位清华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等等。

在清华校园的一周内,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厚德与宁静。清华校园有东、南、西、北和二道门,我是从东大门走进清华校园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大门口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只见校园内建筑中外辉映,古典和现代结合,既彰显了历史古韵,又突出了现代气息;既蕴含了中方文明,也流露出了西方文化。其次是校园内生机盎然,绿色植物郁郁葱葱,个个公园错落有致,山林之间掩映着玲珑典雅的古亭,即“闻亭”、“自清亭”和“水木清华”等,特别是“水木清华”有一幅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据说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如今水木清华这个地方非常的幽静,是学生读书和谈恋爱的好去处。

在清华校园的一周内,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精神和力量。在学习期间,我与大学教授亲密接触,聆听了教授和专家的授课和演讲,真正体会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魅力,无不在教授、专家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在阵阵掌声和笑声中,感悟到了清华的精神,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清华校风“行胜于言”的精髓,更明白了清华的精神是“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实干精神、团队精神。”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有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于1946年在昆明被暗杀;有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他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还有被国家誉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为国家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等等。

清华之行时间很短,但收获颇多,不仅使我成为清华人的一员,而且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她既拓宽了我的思维,又催我自新,并且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清华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