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题:时光的流浪客)
编者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谁的人长久,谁又在千里之外,与谁共婵娟?作者在月明风清的夜里,望月感怀,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过往,一个蒙烟细雨的三月,一段莽莽苍苍的历史,一首古今吟咏的短诗,一曲扣人心弦的独弦……春意朦胧,历史苍桑,吟诗奏弹。如今,三月繁花似锦,在一个个轮回后的千年,不同的人,谱写着不同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诗和乐。只是,无法比拟。
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朝代的惨白月光下,我踏着三生石,吟着诗,品着陈人往事的离离愁愁,如烟非烟。举头邀明月,她绞洁中映着许多年前的故事,嫦娥看不见我,我仿佛也看不见她。不管是弯亦圆,她还是可以穿越古今,承载万代春秋。
而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在这月明风清的夜里,一个望月人而已。瞬间即逝千年,我来了,又走了,不留下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下一个望月者,也是如此。
是的,在我举首的那刻,那瞬间,足以逝千年。
我看不到一个瞬间,我无法跨越至下一个千年。一个朝代过后,我什么也不是,所有的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都化为乌有。这是与生俱来的宿命,纵使是流星,一颗小小的陨石,却有着同样的命运,散发光芒的同时,意味着永恒地落入岁月的尘埃,宇宙的尽头。人可以是流星,但流星不可观月,流星不知道它何时来过,何时走。流星不知道,它承载的是遗憾的使命,但它永远都是一无反故。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里,我只是个时光的流浪客。无数个这样的夜里,我望着月,在不安的灵魂中穿梭,仿佛听到了来自生命本质的呼唤,才发觉命运的不可逆转。有时觉得,只有真正的逆来顺受,才能释放出那样毫不掩饰的自我,才是真正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谁的人长久,谁又在千里之外,与谁共婵娟?兄弟之情,亲友之爱,夫妻间的离合,人总有七情六欲,总有良知,有思想,心灵,智慧。人如此,世间万物亦然。譬如月,譬如水,流星,一切皆有灵性,一切皆是生命。只是,它们不像人那样懂得表达和传递,又或许它们交流的方式跟人类不同,所以才被人视为空也。
既然万物皆有灵性,皆是生命。那么,下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就是生命的一翻轮回与替代。即使最后也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但万物生生不息的灵魂,将永不熄灭。
我和其他的事物一样,有灵性,有灵魂,虽然渺小,但“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每每读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之类的句子,心田间慢慢感觉到无声中有古淡淡的忧伤要沁入灵魂,无息中要融到身体里。猛然发觉,心灵和智慧还有思想,是可以远超越于一切,甚至一个短暂美好的千年。既然如此,又何愁见不着千万年后的三月呢?既然有复苏的春天可以替代,那就足以。
那轮月儿比我走得慢,她似乎停留在天的纳角。我踏着三生石离开,回到我来时的路。不知道,千万年前,举杯吟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我开始的,让生命感到存在,摒弃了拒绝。
__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