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广场
导读无论你走到那个广场,不管那个广场多大或者很小,你都会听到激情高昂或者悠扬舒缓的乐章,看到各种形式的舞蹈场面,广场成为人们抒发情感倾诉情感沟通情感的载体……
近几年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宜居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绿化城市、兴建广场和改善人居环境是宜居的具体体现。于是有了城市便有了广场,有了广场便有了音乐,有了音乐便有了舞蹈,广场搭建起从物质文明迈上精神文明的阶梯,宜居城市的过程类似一场革故鼎新的运动,让城市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嬗变。
我喜欢家乡的“和平广场”,小巧玲珑如城市掌上明珠。和平广场外侧紧临宽阔的北滨大道,一湖江水飘过微风送来清香,提升了它的品质增加了它的内涵。里侧被气势恢宏的万安大桥环绕,广场犹如躺在她的怀抱之中,曲线形地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美感。广场的西面是万州大会堂,一座见证和平广场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历史建筑,青春不老,经历了过去的满目疮痍与眼前的沧桑巨变,成为我们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地标。
随着三峡大坝蓄水,和平广场彻底变了样。翻开历史,上世纪50年代的“车坝”,60年代的广场,用“三合土”铺就而成,整个广场没有一棵树,周围几家自行车车行为初学骑车人提供了便利,其余地方就是摆“连环画”或叫“小人书”的摊子,成为我们儿时唯一的乐园。
那时的和平广场还有一个大的用途,就是为“集会”所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场成为游行集会的终点站,直到改革开放年代,和平广场才得到了一次彻底地改造,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成为城市中央真正的休闲场所。
最近几年,音乐与广场结了缘。在央视“激情广场大家唱”的影响下,风靡全国的“广场文化”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生活,而且增强了人们爱党爱国的情怀,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气神。每当出现在花如海歌如潮这样的场景,心会涌动,情不自禁,放开喉咙,让爱国的情感在《歌唱祖国》中得到升华,优美的旋律在《一条大河》中得到展示,心中的喜悦在《好日子》中得到抒发,爱情的表白在《龙船调》中得到奔放……
音乐与舞蹈结了缘。重庆的“坝坝舞”闻名遐迩,电视连续剧《不如跳舞》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档的演播,更加展示了城市广场文化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情景。无论你走到那个广场,不管那个广场多大或者很小,你都会听到激情高昂或者悠扬舒缓的乐章,看到各种形式的舞蹈场面,广场成为人们抒发情感倾诉情感沟通情感的载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相互交融的平台,成为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方炫耀的资本,一张靓丽的名片。
没有音乐,广场会缺少生气;有了音乐,广场会增添色彩。音乐与广场相辅相成,一对荣辱与共的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