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的根本
在上学时,老爸总是说我的字怎么写的那么丑,还说中国的字要横是横竖是竖,不要写的歪歪扭扭的,每次听着我总是不以为然,还跟妹妹互相扮着鬼脸,心里偷偷的说:“只要别人看的懂不就好了,真是个老古董!”
每到过年写春联的时候,老爸总是乐呵乐呵的拿着毛笔在那认真的摆弄着自己那引以为豪的字,看着老爸的样子,我总是很无语的出口说:“什么啊,不就是写字嘛,有什么了不起!”还发出不服气的哼了一下,这时老爸会把笔往我面前一横,说:“你写试试!”“看不起我,写就写?”拿起笔便鬼画符起来,写完自我感觉良好的看向老爸,一脸得意的写着不错吧,便自我陶醉起来,看我的样子,老爸总是摇着头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注重字的书写了,唉……”现在想想真是少不更事,不懂什么美与丑啊!
老爸爱听民族音乐,每当我哼着流行音乐,他总是摆摆手说:“这都唱着什么呀,什么情啊爱的,小小年纪竟不听一些好的……”还没等老爸说完,我自能白一眼的继续干自己事,心想:“真是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干嘛把我训练成一个小古董啊!”老爸就是这样,顽固的不听任何人的话,特别喜欢中国的书法和民族音乐,别看他只是一个农民,精神世界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所以在老爸的熏陶下,我也渐渐爱上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有意识的去看或学一些书法的相关知识与练习,就这样,慢慢地发现写好一个字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当我看见妹妹那酷似我当年的鬼画符,我竟然和老爸训斥我一样来说妹妹,没想象到老妹和我的反应居然如出一辙,哎,只能学老爸叹着气。
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字如其人,每一个写的字都能散发着个人的精神修养。也许是过于爱好古文化,所以对于外语这一门进口的语言,我倒显得有些土里土气,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外语,直到现在还有一丝抵抗的情绪。
在我的课堂,学生说我太过于固执,年纪不大搞得和老奶奶一样。面对他们的评价,只能专横的驳回。最讨厌在课堂上说一些外语,我曾郑重的声明过:国文课不准说其他奇怪的而语言,否则后果自负。每次改作文,我对于他们写的歪七扭八字,总有一种想发火的冲动。我曾问学生,你们练过字吗?当他们回答练过时,我吃惊的看着他们,说:“练过字还这么丑啊,难为你们了!”他们和我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们每天要背英语,做练习,好多事,哪有心思一笔一划的练啊,写完就好啊!”
“英语很重要?国语天天说,不会很差的。”听完这些话,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伤感,甚至觉得现在的英语学习是不是有一些过了。现在好多家长都抱怨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好,尤其是作文不知道该如何去写,而作文培训班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生意红火。看到这个现象,我感觉是不是若干年后,国文也变成了第二母语,成为一个本土进口的外语呢?
作为一名中国的孩子,连简单的国语交流的语句通顺都做不到,那还叫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吗?学生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鲁迅的作品。”语文离开这三样,还叫语文吗,看来他们在英语进步的同时,为之下降的是第一母语的根本,真感到有一丝的悲哀!
现在越来越了解老爸的而固执,原来这些需要我们去坚持,去珍惜,希望在若干年后,不再有学生害怕这些,不再淡忘这如此珍贵的文化,因为一个民族的长存与它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一旦文化丢失的,就不在有生存的价值,我不希望在以后的教科书上出现“古中国文化”这样的字眼,不要像鲁迅说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鲜红变成了绯红,最后只留下淡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