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的面子爱情观
说实话,《倾城之恋》这本书,我总以为对我而言是本“过了时”的书,而这本书始终就在我的书柜上放着也未曾问津。前两天,在一位好友的推荐下,我好奇地拿起了张爱玲写的这本书。刚读第一页,我就被书中的故事主人公——白流苏的坎坷命运所吸引,并一口气读完了此书。书中讲述了旧上海的人情冷暖、亲情无力和女主人公——白流苏因处处考虑面子而不得不大胆追求爱情的故事。
所谓“面子”,就是人们常说的“脸面”,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受道德这把尺子量长短,有时,也是用“风俗习惯”定好坏。比如,有的人对某某人说:“这件事,我是看你的面子才给办的!”等等。从某一个方面来看,“面子”有时也显示一个人的地位的尊卑贵贱。
在旧上海,所谓的亲情面子,就是同钱的有无和地位的高低来定的。一旦钱没了,亲情的面纱就会无情地被撕破。白流苏因与夫离婚住进了娘家白公馆,带来的钱花光了,就遭受到哥哥嫂嫂的白眼和欺辱。白三爷为了赶走流苏说:“你别动不动拿法律来唬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就在白流苏兄嫂相逼、求母不成,进退维谷的情况下,范柳原却闯进了她的生活。
范柳原是和她的七妹来相亲的,其七妹因面子不好意思第一次与范跳舞而拒绝了他的邀请,而流苏却因面子不好意思拒绝范的邀请同他跳了三次舞。三奶回来生气地说:跳了一次,还说是敷衍人家的面子,还跳第二次,第三次。”四奶又向那边喃喃地骂道:“猪油蒙了心!你若以为你破坏了你妹子的事,你就有指望了,我叫你早早地歇了这个念头!人家连多少小姐都看不上眼呢,他要你这败柳残花?”
白流苏就是在面子的驱使下,众人的嘲骂下认识了范柳原,范柳原因事回港后,在邻居徐太太的好言邀请下,一同到香港见了范柳原。她在香港玩了一个多月后,又因怕面子不好看,怕乘势骑虎,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爷娘,又回到了上海,在上海的几个月里,她无不盼望着范来接她回去,书中描写她: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十一月底,她终于接到了范的电报,回到了香港,与范柳原同居了。一个星期后,范柳原因事回英国,她想同范一起去英国,范不同意,她让范在香港租了房子,因面子不好看,说什么也不回上海。然而,战争的爆发拯救了她的爱情,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们。范柳原没有走掉,她又与范柳原在一起了,并结了婚。
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是呀!在这茫茫人海中,谁又知道谁遇到谁呢?谁又知道谁又和谁分手,谁又和谁重逢,谁又同谁结合呢?
白流苏的“面子爱情观”是因时代背景而产生的,其“面子爱情观”的产生在当时也是必然的。然而在今天,“面子爱情观“也无不存在,也无不给今人有益的启示。比如,有的人因爱慕钱财和地位,找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有的人结过婚以后发现自己的另一半不是自己理想中人,顾及家庭、亲人和自己的“面子”,而委曲求全地过了一生等等。这些无不是“面子爱情观”在作祟,也许有时“面子爱情观”会拯救爱情,也许有时“面子爱情观”会毁了爱情。天时、地利、人和,谁又能把握的住呢?谁又能知道未来的路又如何走呢?
但小说又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人生靠自己去书写,自己的爱情生活靠自己去描绘,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有了自己喜欢的人,那就抛弃“面子”,大胆追求吧。因为“面子”有时是羁绊,有时是大山,它就像“紧箍咒”一样让你头疼,让你裹足不前,让你犹豫不决,会错过人生美好的机遇,会浪费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更会错失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所以,人生短暂,又何必迟疑,又何必顾及“面子”呢?我说:既然如此,那就让别人去说吧,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