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与师父

我与师父

2013-10-26 13:51 作者:潘?? 阅读量:28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师父是淡然的人,或者是不愿意卷入那些纷争和复杂,他自称“只是教书匠”,我其实很想问“那么,你这个教书匠是否真的快乐?”

跟师父弄完烦冗的论文相关事宜,天色已晚,本想就此告辞,我本不是会尴尬和畏惧的人,却在其面前略显不知所措,可能是师徒间的这种关系,又或者,事实是与师父之间是不熟悉的,总之原因已无根可循,留下的只是目前的结果和现状;不单是这件事,我总觉得这一路而来,难免遇着些“不知道怎么了就那样了”的心情,正如现在,我一个人对着电脑在码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想起一些人的脸庞,或是微笑的,或是鄙夷的,又或者是无奈和心伤的,只是都已经无根可循,我曾说“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朝夕相伴,怕只怕,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人的孤单”,这种“孤单”不同于男女之间,也不同于同性之间的,而是纯粹的面对一朵花、一棵草时的难过和无力。

这是一些学文的人的多情和感伤,似是通病,又似是自作孽不可活的罪行。前几日有朋友分享了一个关于“文字与文学”的界别,我深有感触,之所以从头到尾都称自己的东西是文字,正是这个原因,不是自谦和过谦,而是自知与自明;文学是用来教养的,内蕴、深厚和流长,对于这种教养,我怀崇敬、严肃的心情,尊重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也修养其间的学识和道义;在我观念中,即便是网络文学和其他异教文学的兴起和“流行“,“文学”这个词本身便是正统和学术,或者武断,只论,不证。

与师父虽有“距离感”,但我们之间的“随意感”却又是存在的,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和状态,总觉得眼前这个儒雅的男子是可以亲近的,是单纯的,是超然的,最重要的是:善良和柔和;简单的饭菜,靠窗的位置,他笑言:喜欢靠窗位置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吧!我不知这话有几分科学的含量,但事实是确实喜欢靠窗,能有清晰、明朗的心情,即便是现在这样天色将晚的时刻,始终感觉舒畅,或者真不是磊落的由头,只是我自然而然的习性;服务员将碗筷送至,师父细细地摆弄,我笑,享受这种被照顾的心情,这种“照顾”又不同于一个帅气的男生或者是我的父亲对我的,是长者、朋友还是其他,五味杂陈,是种欣喜而又感激的心情。

实则,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面对面,谈些琐碎,聊些心事,话些家常,我不敢过于开玩笑,又怕我们之间的这个“场”过于冷清和单调,人一旦有所求,便会被其所累,事实确实如此;师父看着筷子,心照不宣地笑,我欢喜又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将就着点吧,哈哈”,倒是感激这么一出,使得我们之间的“场”更为融洽和和谐;师父是个会心疼人的人,那是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信任,也是师父对弟子的心疼和爱护,我感怀在心,却语塞道不出一句“感激”的话语,或者他能感知,或者是不知,其实并无大碍。

与师父,并没有很多的时间相聚或者促膝而谈,作为弟子,我是不肖的,并未与他分担许多,也并不完全亲近地去畅谈所有,反倒是与其他老师和长者更敢去“天南地北”,更敢或更能袒露自己心声;有时候想,我如果是已经苍老不堪的妇人,会否有不一样的心情和状态,会否有更恬静和淡然的认知和处事方式,我想会的,只是是这样,还这么轻狂和不安,还这么莽撞和善感,还那么在字里行间寻找容身之所,还那么自私和自我。

师父是淡然的人,或者是不愿意卷入那些纷争和复杂,他自称“只是教书匠”,我其实很想问“那么,你这个教书匠是否真的快乐?”也很想问“是真的只是教书匠吗,还是根本连只是教书匠这样的话都是种奢侈”?终究没问,因为怕他感伤,因为是我师父,很想保护,正如他在保护自己的弟子一样的心情;学术界,师父不算泰山北斗,这不是我在贬低,以师父的为人跟心性,也并不愿给自己下任何高位的定位,可是,在我的求学生涯里,他,确实是一位不可、不能被记忆抹杀的;我很不愿意用“缘分”来说事,总觉得过于潇洒,因而显得不真实,只是认识、记住了对自己有影响的话和人,而不把生命中的每次相遇都看成是缘分的恩赐,这是小爱,不是大爱,但事实却是。

夜色已笼罩,与师父起身离开空荡荡的餐厅,灯已熄灭,服务员早已不知去向,或者,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奔走和忙碌,谁又能这么奢侈得安坐在某个角落去静静地感受生命,又有谁能这么悠闲地跟自己敬重的人坐在这样个靠窗的位子,因而,我笑,挥手,我们,作别;我会珍重,希望你,也是。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与师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