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阳光总在风雨后(第六章)

阳光总在风雨后(第六章)

2013-10-22 22:06 作者:沪上人家 阅读量:2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阿虎他们造反派咽不下这口气,正准备从造反派总部调动人马一举砸烂赤卫队,造反派正根据中央文革小组的意图也正在策划一举砸烂打倒保皇派赤卫队的行动……

第六章

自从经历这次风波后,阿海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厂里的会议上也积极主动发言,也没把阿虎散布的,“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讥笑讽刺话当一回事。从图书馆借来了不少有关车床技术的理论书籍,虚心听取师傅的意见,取长补短,刻苦专研了起来。对各种机床的性能的操作也娴熟了,技术理论日夜提高,成了厂子里的车工的行家里手,多次被评为共青团青年标兵。

军花婚后也没有调去丈夫吴东方的单位,一来上级部门不肯放,二来她认为,一个女同志依赖自己丈夫的庇荫下工作生活没出息和她的独立自主的脾气性格不合,这一点是最主要的。为了不使丈夫吴东方认为是她自己不想去的原因造成不愉快,以组织上不批准为由留在了原单位工作。军花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党员,重新任命为厂团委书记、厂党委委员。局里和厂里在这方面与她配合的相当的默契,他丈夫虽有怨言也无可奈可。

军花和魏晓兰在阿海满师后,也多次帮助阿海介绍朋友,但是女方虽然对阿海满意,一提起他家里的情况就直摇头。即使有人看上了他,谈了一段时间后,他也会说性格不合而告吹。军花和魏晓兰一般团委领导在这方面也费了不少心思。

春去秋来、时光如梭,转眼间时光又过去了一年。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好像刚刚才结束不久,社会上、报刊杂志上,阶级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开始批判起吴晗、邓拓、廖沫沙的“三家村”来。批判起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来,明眼人一看,批海瑞就是在批彭德怀元帅。紧接着矛头又指向以陆定一为首的中宣部,称其为“阎王殿”。毛泽东主席贴出了轰动全国的《我的一张大字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彭真领导的北京市委和更高一级的“党内的走资派”……。

北京高校的红卫兵,串联到上海点火扫四旧。大街小巷,梳着大背头的,烫发的,穿小包裤子的、花衣服的、穿尖头皮鞋的,统统作为四旧的“三包一尖”给予剪掉。吓得穿着这些“奇装异服”的人纷纷逃离,或者到服装店、鞋子店重新购买中山装,春秋衫、布鞋来换上,躲避红卫兵的扫四旧的革命剪刀行为。

各个商店和医院,工厂都纷纷被红卫兵改名为“东方红”、“延安”、“卫红”、向阳红“、“反帝反修商店”等等革命的名称。

身穿军装腰扎武装军用皮带,戴着红卫兵袖章的北京学生,还不断向路过的市民抛洒着红红绿绿的传单。

寺庙前护庙的和尚被吊起来毒打,袈裟经文被火烧毁。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里弄里的资本家家里和老干部的家都被抄家了,还遭受了戴高帽子,挂牌子批斗游街的革命行动冲击。

阿海他们工厂也不列外,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尽管厂党委和厂团委努力想控制住局面,但是抵挡不住红卫兵的冲击和全国的形势发展旋流。

针对形势为了厂里工作能少受冲击局党委领导和厂党委根据市里的布置,成立了“赤卫队“队长考虑人,选最好是在党团组织没有担任职务的人。这样避免有党团组织掌控的嫌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阿海出身红五类有没有职务是最好的人选,于是被推举为赤卫队的头头。

形势风云突变,厂里有一贯调皮捣蛋的阿虎贴出了第一张,炮轰当团委的大字报。大字报内容以当年的阿海的事故为依据,颠倒黑白地攻击阿海是由厂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别有用心的,用付出国家财产为代价树立起来的麻痹人们意志的,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典型分子。号召革命群众认清形势,起来大造厂内修正主义道路的党内走资派的反。

从阿虎写的大字报来看,凭他这点水平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的,这背后一定有人指使的。果然不出意料,阿虎带领红卫兵抄了厂领导的家,成立了厂的“造反司令部“。阿海领导的赤卫队和阿虎的造反派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两方在厂区的堆放产品的场地边各自盘踞着一个楼房,互相用高音喇叭攻击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写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稚。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阿虎的造反派的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毛主席的这首语录歌曲。

而阿海这边的赤卫队在争锋相对的广播着毛主席语录: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革命的目标走到一起了……

军花自己是党委和团委领导父母都是走资派、自己也是走资派,所以也在打倒靠边的范围之内,被造反派批判斗争。还算好,她以前人缘口碑好,所以只批判了一次,也是为了造反派制造声势,作为批斗厂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党委书记路德胜时的陪斗对象,也没有给她挂牌戴高帽。有人说这是和她的丈夫吴东方的庇护有关,也有说是后来在造反派中当二把手的要好朋友根正苗红的原车间团支书魏晓兰有关。其实这都是猜测而已。后来只是让她监督劳动,扫地搞卫生罢了这倒是事实。

起初军花她的丈夫也靠边挨批。但是她丈夫吴东方脑子机灵,原来也参加赤卫队见形势不利,反戈一击也跟着和红卫兵造反派一起造反。说自己“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本来呢吴东方就不安心于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本份人,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所以觉得现在是乱世出英雄,自己趁势想作为一番。他是大学毕业生,能说会道,又善于写文章。对于缺少笔杆子的造反派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把他说成是能改造好的走资派家庭青年人,还作为典型来树立。对于丈夫的这种行为,让军花生气,把他称为没有骨气的软骨头。其实军花对丈夫有些轻浮的行为一直不太满意,看着父母的面上,认为他聪明能干,头脑机灵,又是个大学生,道理自然应该懂得不少,这不过是小节问题。相信自己婚后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他,一定能把他改造好。

其实军花这知其一不知其二,她的丈夫在大学里与女同学阿霞打得火热,以后又在一个单位工作。虽然有人转出这样的小道消息,每次他父母问起这事他都说别人在嫉妒他,在胡说他。并信誓旦旦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一直爱着军花呢。

当时阿霞家里给阿霞介绍了一个级别更高的领导干部家的子弟,所以阿霞此时犹豫不定,而吴东方的父母以年龄不小为理由,催促着儿子东方和军花赶快成婚。对东方和阿霞的事也有所听闻,但是只是传闻,男女同在事一起交往也是再所难免的。军花也企图说服父母放弃自己和吴东方的这段恋爱,父母在态度上也有所松动。被吴东方知道后,怕鸡飞蛋打,两头不着边,所以主动和父母一起上门来求婚,态度也非常诚恳。军花经不住自己的父母和吴东方的父母和吴东方本人的再三恳求协商,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同吴东方成了亲。

开始的这段婚姻还算甜蜜,但是新婚后时间一长,吴东方的缺点毛病都表现了出来。两个人对待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的观点态度有了分歧。有时还闹了别扭,大部分都是以军花忍让作牺牲才赢得了稍许的平平息。

现在爱好虚荣的阿霞,认为现在造反的机会难得,以三代农民贫农出生根正苗红,长相漂亮,又能说会道,胆子又大,敢想敢做,当上了研究院的造反派头头的她,自然把和她沆瀣一气的吴东方一起拉了进来,两个人打的一片火热。军花和父母的的劝导那里还肯听并公然提出和他们划清界限。时军花和吴东方结婚一年多来也没有生育孩子,这更使吴东方感到不快!他和军花的婚姻岌岌可危。

红旗机床厂的两派斗争越来越激烈,赤卫队存在一天就是对造反派形成威胁的一天。双方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问题上意见分歧很大,观点既然不同,双方辩论不下,动起了武力打斗起来。阿虎的造反派辩论不过赤卫队首先动手,阿海他们一再忍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进行反击。在红旗厂赤卫队的人数多,造反派的人数少吃了亏。阿虎他们造反派咽不下这口气,正准备从造反派总部调动人马一举砸烂赤卫队,造反派正根据中央文革小组的意图也正在策划一举砸烂打倒保皇派赤卫队的行动,一场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即将来临。

这天军花和平时一样打扫造反派走廊里的卫生,看到造反派神秘兮兮的样子,关紧门窗开起了秘密会议。觉得行为反常,她,凭担任政治思想工作领导的直觉,下意识地感觉到赤卫队要面临着危险了。

当造反派的秘密会议结束时,军花偷偷地问在造反派里当头头的魏晓兰,造反派是否要对赤卫队采取行动时,晓兰大吃一惊,刷的一下子得脸涨得通红,反问军花这么会知道的,并毫不隐瞒地告诉军花,阿海他们要遭殃了,造反派增援大批卡车马上就要到了,抓住逮住阿海进行逼供毒打也将成为事实。说完要军花保密,否则对其不利,说完腾腾的跑出去和阿虎一起部署起行动来了。

军花从魏小兰的嘴里证实了她的猜测,情况十分紧急,军花心里十分焦急,想找人通知阿海他们又来及,急的她团团转。略微想了一下,急中生智,对在楼梯口看管她的造反派队员说,自己肚子疼想上厕所,征得同意后,她不顾一切地跑下楼去朝场地对面赤卫队占领的大楼上跑去,被看管她的造反派看到,大叫一声不好了,快去抓军花呀,她要去告密了。喊声惊动了阿虎的造反派以及对面大楼里的赤卫队,纷纷跑出来看个究竟。有几个造反派队员正在拼命的追赶军花呢。

军花听到了后面追赶她的脚步声,她此时正在腾腾的爬着楼梯,身高马大的造反派正在追赶上来,脚步声离她越来越近了。

她急了,冲着向她迎过来接她的赤卫队员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快去通知阿海转移,造反派要派人来打他砸烂你们赤卫队了!“

她心一急,脚步一乱,一打滑,砰然一声滚下楼去……(未完待续)

发稿於2011年5月28日,上海西郊龙柏家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阳光总在风雨后(第六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