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故乡之行

故乡之行

2013-10-24 02:12 作者:文静 阅读量:39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野姑娘是一种植物。她长有尺把高,一片一片的藏在飞机场的深处,她的果实的外表象灯笼一样挂在身上,当把他的皮剥下来时,就露出了里面的果实。

我的老家在辽阳,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离开故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么多年的岁月里,每当想起我的故乡,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故乡的“辽阳白塔”,农家小院,还有飞机场,总是能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尽管我的故乡很普通,但是,我却认为我的故乡是那么的美丽!

一天,下班后,听爸爸说,老舅家的女儿要结婚,他邀请我们参加他女儿的婚礼。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我老舅家就在辽阳,我又可以看看我的故乡了!

五月二十四日,早上七点钟。我和爸爸,二姐,大嫂,由二哥开车踏上了回故乡的路途。这天,天气格外晴朗,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大地里的苞米露出了小苗。微风迎面扑来,带来了阵阵的芳香。我们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的景色,心情无比激动。一向活泼的二姐说:婚礼结束后,我们去辽阳白塔看看,然后在去飞机场,然后在去。。。。。。看着二姐那兴奋的样子,我知道,她和我一样,对故乡充满了依恋。

八点半,我们就如约来到了举办婚礼的地方-辽化宾馆。就见这里坐无虚席,聚集了不少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在亲人们的祝福声中,一对新人完成了他们神圣的婚礼,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婚礼结束后,我们来到辽阳,白塔渐渐的进入我们的视野。啊,汽车,你快快的走,白塔,故乡;故乡,白塔,我们来看你了。二姐第一个跳下车,她兴致勃勃的地朝大门走去,我们也相继下了车,久久的铸立在白塔底下,凝视着这一古代伟大的建筑。

辽阳白塔,是全国七十六坐古塔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坐落于辽阳市中华大街北侧,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因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

我们望着威武的白塔,惊叹不以。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么高怎么建的呢?二哥说:传说这个塔建了一半就不知怎么建了,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他为大伙指点迷津。于是,塔才得以顺利完工。听着二哥的话,我的思续回到了童年。记得小时候听妈妈讲过这个传说,那时我就对这个塔充满了好奇。世上真的有仙人么?白胡子老仙人你现在又在哪里?那古老的传说,给白塔增添了几许神密的色彩。

二姐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她这望望,那瞧瞧。见了拍照的人,请他为我们在白塔下面照张像。于是,我们几个儿女相拥在爸爸身旁,照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离开了白塔,我们又开始了下一个征程。

上姥姥家的房子看看吧。二姐又发出了提仪。于是,二哥开着车,载着我们直奔故乡驶去。近了,又近了,农家小院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我的故乡,你还好么?我们来看你了!

我和二姐目不转睛的看着,瞧,那不是以前大舅的家么?大舅家的对面是个学校。我在头脑中竭力的收索着。二哥开着车进了学校,可是,学校已经不在了,换成了村委会的牌子。

来到姥姥家以前住的房子,迎接我们的是两位老人,我们说明来意,两位老人热情的把我们让进屋里。原来,这两位老人,是老舅的岳父岳母。老舅家搬到辽阳城市后,就把两位老人接到这里。我们来到这个小屋,望着屋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忽然,二哥兴奋的说:炕檐有个坑,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向炕檐,我也凑进炕檐,不知二哥说的什么坑,就见二哥掀开铺在炕上的地板革,用手抚摸着炕檐,喃喃自语:还在,还在。这个坑有什么好看的呢?这个坑有什么故事么?我暗自发笑,二哥好奇怪啊!我环顾四周,看到墙壁上还挂着镜框。所不同的是,镜框里的照片都是陌生的面孔。我们和两位老人唠了唠家常。他们提到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曾经来过这里,护理过姥姥姥爷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他们说起我的妈妈,眼里充满着敬意:我听着他们说起我的妈妈,不由的勾起了我们对妈妈的思念。妈妈,您九泉有知,我们对您的思念你感觉到了么?

走出姥姥家,我们由二哥开车,再次载着我们在小巷里穿梭。我们来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住的房子。

来到这里,我们都差点认不出来了:记得房子的前面是一口井,井的旁边是一条小河沟。可是,现在已经不在了,都被土添平了。换成了沙石路。

屋里的女主人,大概是听到了什么,她从屋里走出来。就见她大概六十岁左右,圆圆的脸庞,黝黑的皮肤,薄薄的嘴唇里镶嵌着两排稀蔬的牙齿。这是谁呢?是大嫂么?记得小时候,她刚嫁到这来,我们都管她叫新媳妇。我和二姐,每天放学,就来她家玩,帮她带孩子,摇着摇篮哼唱着歌谣。大嫂常常用地炉子为我们蹦苞米花吃。

大嫂一开始没有认出我们,后来,经我们说明来意,再三提醒,她才恍然大悟。她热情的把我们迎进屋里,兴奋的和我们聊了起来。从聊天中,知道她很不幸:她的丈夫,也就是我的表哥,已经去世三年了,我们帮他带的那个孩子,由于颠氙病也在前几年离开了她。听着她的叙说,望着炕头上摆着的扑克牌,我感到她是多么的孤单。

我们目不转睛的望着这个童年生活过的小屋,寻找着童年的影子。如今的地铺上了木制地板。想起小时候,真的不懂事,经常站在门框上晃来晃去,爷爷见了,拿着棍子向我们走过来,象赶小鸡式的把我们赶跑,当时还觉得爷爷很坏,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那时的我们真的幼稚可笑。

走出小屋,就见院里一派生机,地里个种各样的菜苗已经破土而出。靠近墙边,有一棵樱桃树,只见她枝叶繁茂,风姿傲然的挺立在那里。二姐问大嫂:这是当年的樱桃树么?二嫂告诉我们,那个已经砍了,这是它发出的新枝。二姐说:当年,樱桃树结的樱桃,不等熟我们就吃了。二姐的话,把我带到了童年,不由的使我想起了这样一件趣事:听说一个石头,埋在地里若干年后,能变成化石。于是,我就找来一个大石头,很认真的把它埋在地里,并刻意的记住它埋的地方,希望若干年后,它真的能变成化石。如今,若干年过去了。这个可以变成化石的石头在哪呢?它变成化石了么?我看着这土地,情不自禁的蹲下身去,捧了一把泥土,这是故乡的泥土啊,她承载着多少童年的往事?我要把它带回去,好好珍藏!

刚走出大嫂家,我们在村子里又见到了二哥的同学,还有老婶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乡亲们。岁月的苍桑写在脸上,我们要不是自报家门,他们都认不出我们来了。我不由的想起了那样一首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二姐的兴致不减,她说还有飞机场没有去。于是,我们告别了乡亲们,向飞机场驶去。

汽车在羊肠小路上行驶,扑入我们视野的是一片片苞米地。这块苞米地里,我仿佛看到了妈妈正从羊肠小路往家里走来。她就是从这条羊肠小路上辽辽阳城和的。每次回来。我们姊妹几个都在村口迎接她,曾经有多少欢声笑语洒在这路上啊!

穿过羊肠小路,飞机场就在眼前了。我们下了车,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就见空旷的飞机跑道,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道道银光。飞机道的两旁是两条黄绿错踪的大毡子。一些不知名的花开得缤纷烂漫,朴质无华的小草遍地皆是。阵阵风吹来,树叶翩翩招手,小草弯腰相迎,鲜花含笑点头。我不禁为之动容。爸爸顺手拣了块石头,一边端详着,一边说:这个石头象雨花石。我环顾四周,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放眼望去,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影子,曾记得,我们和邻村的伙伴,来这里挖野菜,捡地姜皮,采野姑娘。

野姑娘是一种植物。她长有尺把高,一片一片的藏在飞机场的深处,她的果实的外表象灯笼一样挂在身上,当把他的皮剥下来时,就露出了里面的果实。如果成熟了,就是红色的。我们每次采到它,就用小棍把她的嘴挑开,很小心的把里面的籽掏出来,然后放进嘴里,上下牙齿一张一合,这时嘴里就发出“咕,咕”的响声,在我看来,她发出的声音,并不比口琴差。

我们倘佯在机场的跑道上,二姐兴郅勃勃的给我们讲述了她当年的趣事:那是上小学时,她和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挖野菜,当她们漫不经心的穿过飞机跑道,准备回家时,正在训练的飞机,从一边疾弛而来,在一旁的哨兵,一个箭步冲上来,把她俩拽出跑道。事后,那个哨兵把她俩送到小轿车里,交给一个当官的,她们被狠狠的教育了一番。听着二姐的讲述,我在庆幸她们脱险的同时,对那位把她们从危难中抢救出来的勇敢的战士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现在这个机场,已经闲置起来,但听着二姐的讲述,我感到当年一定还有很多的故事。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飞机场。

故乡之行结束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贪婪的望着窗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啊,故乡,你是平凡的,但你在我的心里是美丽的;啊,故乡,我成长的摇篮。“不要问我到那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刘欢唱的这首歌《绿叶对根的情意》不正是表达了我们对故乡的感情么?还有什么能比这首歌更能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呢?我的故乡,我爱你!

相关文章关键词

《故乡之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