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编者按一名来自乡镇中心小学的普通教师,用演讲的方式表明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感受。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教师这一职业是“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的职业。赞扬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
诗人艾青曾这样说过,“是什么让我们饱含热泪?那是我深深地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如果要问:是什么让我如此热爱教师这一职业?那是因为教师托着祖国明天的希望。
人们都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甘当人梯,默默无闻。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是绿叶衬托鲜艳的花朵。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危,我们教师们个个都可能成为英雄,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大地一阵阵颤栗,我所在的学校剧烈摇晃,教学楼住宿楼剧烈抖动,残砖断瓦倾盆而下……孩子们从睡梦中惊醒,哭喊、恐惧和烟尘笼罩整个校园。危急关头,校长曾四芳第一个冲出办公室,一遍又一遍地大喊:快去救孩子啊!此时教师们已冲向了最危险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全力组织被吓蒙了的孩子们安全撤离,谁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主震过去后,我们清点人数,全校1-6年级五百多名学生,无一伤亡或失踪,我们才放下惊魂未定的心。校长一个人前前后后指挥,把嗓子都喊哑了。而我们的老师个个满头大汗,一身尘土,此时他们才想起自己的孩子,父母和亲人是否安康。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场地震灾害震级之高,破坏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在汶川、北川,什邡,青川重灾区,一排排房屋倒下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掩埋,昔日秀美的山川满目疮痍,繁华的城镇一片瓦跞,数以万计的生命离我们而去,神州大地,华夏儿女饱受锥心之痛。“5.12”,噩梦般的日子,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刹那,学校首当其冲,尖厉的地啸吞唾了琅琅的读书声,欢声笑语瞬间化成了恐惧和哭喊。在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闪现的是老师们伟大而庄重的身影,是老师不顾自己的安危,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希望之门,是他们奋不顾身,从摇摇欲坠的楼房中抢救学生,用身躯抵抗着钢筋混凝土的重重撞击。他们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无数次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无数次让我们泪流满面。
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在教学楼倒塌的那一瞬间,紧紧趴在课桌上,用身体死死护住4名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死神的脚步。严蓉:映秀镇中心小学教师。救出了13个小学生后以身殉职,她1岁半的女儿成为孤儿。映秀镇中心小学教师米亚:地震发生时双臂紧紧护住两名学生最后牺牲,救援人员赶到时他已经变得僵硬,双臂怎么也拉不开,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他的双臂锯掉,才把孩子们救出。汤宏: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教师。地震发生时,他所在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安全脱险。而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学生,用血肉之躯护住了3个孩子,自己却被砸倒在血泊之中。还有吴忠红、漆晓超、向倩、翟万容……这样壮举不胜枚,难以忘记。
在此,人们不仅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在灾难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必然留给自己?那是因为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孩子们无私的爱!是对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最好诠释。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还是留给自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他们也是最普通的人,是父亲、母亲、儿女或恋人。然而就在那一刻,我们的教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他们甚至没有去想,就完成了一生中最伟大的抉择,他们用生命完成了职业的重托。
什么是师德?或许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是没有哪一种答案能让这牺牲更惨烈、更动人!这不仅仅是人性散发的光辉,甚至不仅仅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感,这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人间大爱!我为有这样伟大的群体而自豪。这种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并永远传承下去。
有一种感动总是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一种感动总是让我们精神抖擞,有一种感动总是鞭策我们不断奋进。这感动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大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关怀我们,县委、县政府、县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我们,社会各届支持我们。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八方潮涌。一年以后,我所在的学校在历经特大灾难之后又重新建了起来。已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1幢,住宿楼1幅,各项教学设施也按高标准配置完备。新建校园占地亩,总计新建村小学3所,投入各项资金共计万元。教室里又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有了崭新的希望。
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逝去老师们的重托,用我们的勤劳、智慧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