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上领略“小西湖”
导读夕阳敛收起了最后一抹阳光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暮色开始粉墨登场。岸边一个平台上,十几个老太老汉,在录音机的音乐中,摇摇摆摆起来。
傍晚时分,我约上朋友,来到五通桥四望关乘游船的地方。此时,湖面上已有游船在游动,那色彩艳丽的游船点缀在湖中,而使“小西湖”更加生动起来。我们选了一艘“小蜜蜂”,轻快地踏踩着划板向湖中划去。
此刻,夕阳的余辉照到湖面上,微风兴起,湖波荡漾,带着闪烁霞光的水波自远处而来,婉如一条条银蛇蜿蜒而行,一直延伸到我们的船前。暗绿色的水就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几片飘零的枯叶在随波飘荡。几条小鱼儿在我们的游船旁边调皮地追逐,待我们伸手接近它们时,却倏地沉入水中,又在不远处浮出水面。我们与水是如此的接近,口鼻里吸到的是满含着凉气的风,我轻轻掬起一捧闪烁着霞光的湖水,抛洒在自已的额上,润湿自已连日来被太阳几乎蒸干的皮肤。
湖岸周边的树木与建筑清晰地倒影在湖面上,可惜被我们的游船经过时弄得褶皱起来,似乎我们是在树巅上、楼林间行走。
湖岸两边是密密的榕树,有的亭亭玉立,如端庄的女子;有的扭着腰肢,似风情万种的佳人。无论哪一种姿态,都无一不是一道风景。
朋友说道:“榕树是“小西湖”的特色,栽种榕树那是上溯到数百年前。一说是为固堤防;二是祛牛瘟,那时的五通桥井盐兴盛,需用许多牛作劳力,人们怕牛得瘟疫,据说榕树可以避邪去瘟疫,于是大量栽种。现今有的榕树达五百多岁,几人才能合围之。”
此刻,夕阳西下,倦鸟回归,那树上唱响着一曲曲鸟儿们的歌声。
那边,榕荫覆盖的湖面上,一对青年男女在游船上呢喃低语。
看,渔船上的打渔人向空中抛出了鱼网,那鱼网极白、极亮,象一张正铺网等待猎物的蜘蛛网,渔人抛下了他的希望,夕阳映红了他的脸膛。
岸上几个小孩,用手指画着我们的游船,似乎是在要求着爸爸妈妈带他(她)来游船上玩。
夕阳敛收起了最后一抹阳光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暮色开始粉墨登场。岸边一个平台上,十几个老太老汉,在录音机的音乐中,摇摇摆摆起来。
岸上打亮了灯光,霓虹灯也闪烁起来了,街面上人来人往,灯光照在榕树上,泛出了绿色的光。跨江大桥如彩虹一般,并与倒影组成了一个闪着彩光的圆环。此刻,菩提、青龙两山如黛,竹根滩万家灯火鳞次栉比。
遥想诗人李嗣沆当年到此,应是驾一叶小舟,畅游在湖中,看此如此美景,心潮涌动,才有千古佳句:“垂柳夹岸水平铺,点缀春光好画图,烟火人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从此使“小西湖”声名远播。
我在岸上无数次地看过“小西湖”风光,今天又在水上领略了“小西湖”的风景,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朋友用一句带点诗意的语言说道:“别人在岸上看风景,我们在船上看风景,黄昏是一道美景,美丽了我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