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人生寂寞大境界

人生寂寞大境界

2013-10-24 04:52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29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古今圣贤皆寂寞”爱国诗人屈原的“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寂寞;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一种壮志难酬的寂寞;大众文学的旗手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菅它冬夏与春秋”是一种反抗现实的寂寞;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一种感叹沧桑的寂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寂寞;纳兰的“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是一种超然自解的寂寞。可见,寂寞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寂寞,古人有之,今人何尝没有。但不同的是:今人处境比古人逢时;今人胸怀比古人宽广;今人视野比古人开阔;今人志趣比古人高远。因此,他们把寂寞变成心灵的驿站,困境的体验,求索的天地。

寂寞是成就事业的摇篮。历代大家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是耐得寂寞的结晶。深谙个中三昧的大诗人李白,不再长安市中酒中眠,他远离尘嚣,寄情山水,诗酒为伴,放飞心灵,正是这种旷达与灵性,成就和升华了其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处江湖之远的潍县县令郑板桥,不善追名逐利,耻于蝇营狗苟,却轸念民生,怜惜百姓,“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难得糊涂”,却清廉如水,非大悲悯、大胸襟、大境界不能为也,从而赢得清官之英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远离浮名、不当“焦点”、谢绝“出镜”、埋头学术、人淡菊、心静如水,如此为人为文,深得学界称道。功勋卓著的“两弹”元勋们,更是深居大漠、不求闻达、孜孜求索、默默奉献,终将惊世骇俗的业绩写上了蓝天。

寂寞是人生美丽的风景。李白在莹莹的月色下,挥舞着凛冽的寒剑;杜甫在洞庭湖畔萧萧落叶声中,形如孤鸿的身影;鲁迅古朴的烟斗里,不断冒出的袅袅烟雾;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陈景润身居斗室埋头演算时,那紧锁的双眉;被誉为世界“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炎炎烈日下,穿行于田间的串串脚印;贝多芬耳聋后走在如音符般小石子的路上的画面;尼采那充满血丝而又无比孤独的眼神……这些都是寂寞的表现,是一个人心藏激情似火而表面却平静如水的寂寞。这心短暂寂寞都将孕育出人生中永久的辉煌。这种寂寞是文学创作中的“构思”;是戏剧演出前的“化妆”;是鲜花绽放前的“孕蕾”。

寂寞是磨砺心志的练狱。一个人只有身处寂寞之中,才能反观自省,感悟人生的真谛。才会惊奇地发现,先前许多未曾留意的东西,竟然是那么宝贵,而许多曾经为之激动与兴奋的东西,在沉思与揣摩后,却变得那么微不足道。只有在寂寞中,才能冷静地思考人生,从而将纷乱的生活作一番调整,从而更好地面对明天。因此,只有经过寂寞的人,才会感谢寂寞对人们的慷慨馈赠;才会更专注地投入生活,更清醒地拥抱社会;才会为人生认识的升华与超越而欢欣。可见,寂寞是对困境的体验,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寂寞是抚慰精神的港湾。人们常常抱怨寂寞的难耐,其实寂寞与否,只是取决于人的心境有无依托。有的人寂寞时,心驰神往、思物念友、眷妻想子感情一片亮色。或者文思泉涌、佳构诗书、笔走龙蛇根本不会寂寞。因为他已经沉浸在一个温馨的自设之境,陶醉于创作的欢愉之中。心境如云,有聚的热闹,也有散的寡落;心境如水,有静的轻柔,也有动的汹涌。人无非生在这两片天地里,以不断变幻的角色,把各个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命运自我去演示。你完全可以忘记尘世的喧嚣,忘记琐事的烦恼,在心灵寻找一块宁静的栖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孤独中有恬静,悲凉中有温馨,让心灵翱翔于天际,任其波起浪涌,潮涨汐落,独自感受生命的鲜话、纯粹与高昂。

我们如此地去认识寂寞,耐得寂寞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人生寂寞大境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