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天性喜水

天性喜水

2013-10-25 05:18 作者:冯君瑞 阅读量:2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天性喜水也因了对水品性的理解。水是柔形的,它要顺势随形的委曲求全去适应、要承受载舟的压力,但骨子里却是坚强。

老话说,“仁者喜山、智者乐水”。我这样的蠢笨者也天性喜水,并非为附庸智者的风雅,可能是缺那样就对那样会有着特别的敏感与渴望吧。

喜水是因了对水的敬畏。从小生活的西北黄土高坡缺水,种庄稼全是仰仗老天恩赐个风调雨顺,旱塬深处当年就连人畜饮水也多靠场院边、大路边挖水窖收集雨水,能有即是福遑论卫生。儿时见惯了农人用牛拉车铁皮桶远道运水的艰难,记得有次跟着村人去相邻的甘肃属一小镇赶集,同行中有人干渴无奈竟趴着喝路上牛蹄印里积留的雨水。我们村在小河旁,不缺水且夏日还可下河游泳,便成为了一种自豪。离乡多年后,我还曾在《故乡的泾河》一文中表露过这种情愫。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起源于水又复归于水,水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随水而动而迁,城因水而兴而建,人类活动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逐水、驯水、争水、护水的历程。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此话极是,但对水重要性的强调似还应突破范围之限。

我之喜水,还在于喜欢它的灵动姿态。一个地方若没有水,景色便会静止得寂寞;但有了水,不管是大海的澎湃,还是江河的奔腾,即就是溪流的轻吟浅唱、湖泊的粼粼波光,那景色立即就随之生动,就充盈着活化的魅力。这种动感也能启迪人的思维、调节生活的节律吧?国人中北人更厚道实在、南人更灵动活泛,是否也有此因?

离乡后第一次看到浩大的水势是30年前在乐山大佛前,看到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水交汇处那浩浩荡荡的一川清流,陶醉于那涌动的无限生机,我竟狂言“这里能出‘三苏’、郭沫若这样的巨匠大家理所当然!”还好,后来看到大海时,没有再乱发海边的人都该是墨客骚人的妄论,否则,就算被扁成熊猫恐怕也还得感谢人家手下留情。

天性喜水也因了对水品性的理解。水是柔形的,它要顺势随形的委曲求全去适应、要承受载舟的压力,但骨子里却是坚强。只要认准了方向,即便要迂回曲折,它也努力冲决阻碍奋然前行,“滴水穿石”、“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是其品格的形象写真。

特别的缘分使水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记得是在五六岁时,夏日一阵雨后艳阳复出,我们几个小伙伴便下河在小瀑布下深水凼游泳,上游突发了山洪河水暴涨,嬉闹中我们听不见山坡上人们的呐喊,幸亏一位堂兄飞奔到河边呼叫,才使我能有日后的苟延残喘。工作后遭遇的一场洪灾,同院淹死8人并诱导了企业的破产,具体的客观让我失去了考研的机遇,空留终生的遗憾。这些年养成了喝茶水习惯,常随手提个水杯,走到那里人家要敬水时便亮出杯,于是别人便夸赞咱有水瓶(平),嘿嘿,你看,这不就又因水而大赚?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天性喜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