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期待(2011年高考作文四川省命题同题)
以后见不到楼下的阿姨了。
六月最初的日子,被大家亲切称呼的吴阿姨走了,走得很远。
习惯了楼上楼下的邻居,也习惯了在楼梯口看见吴阿姨。每次上班下班,我轻松地走出走回,可吴阿姨总是背着一个书包,手牵着外孙女,步行到不是很远的学校,虽然要过马路,虽然时常有雨有风甚至有雪,仿佛已经固定了一种画面,老人、书包、小女孩。
记得有一次和阿姨唠嗑,知道了阿姨年轻时过的很苦,早年丧夫,一个人拉扯着女儿生活,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如她心愿一样,退了休,安养天年。可她不明白过去住的房子和现在的高楼有什么区别,就是要爬楼梯,但一生清贫的阿姨,拿不出多的钱,包括她已经长大的女儿,和后来成为她女婿的一个男人。
社会进步了,教育改革了,她女儿女婿为了还完贷款,不得不出去打工,为了孩子,为了房子。
于是,所有对孙女的照顾与看护,全都落在了这个老人身上。
忙碌了一辈子的阿姨,每天送走孙女上学,还在小区外摆了个烟摊,有时又出现在小区一角,刨着一小块荒草地,种上些小葱小蒜。老人本就身体不是特别好,因为经常可以看见老人,就有时间看见她日益憔悴的面容。有时候我善意地提醒阿姨,多注意身体健康。可每次,阿姨都能挤出几丝笑脸:没事,死不了。
记得有一次周末,看见阿姨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烟摊边发楞,走向前,买了一包香烟后,和阿姨说了一会话。记忆最深的是,阿姨她说过,好想她的女儿,还想她们早点回来,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吃饭。但阿姨同时又问我,为什么菜价涨了又涨,房子越来越贵,一时间我真的难和老人说明白。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情况不至于如此,但那个小女孩,真的非常懂事。
某一天,遇见她们,我笑着逗那个孩子,长大想做什么?孩子仰着头,非常认真地对我说:“长大了要考上大学,买好多好吃的,让外婆高兴。”
吴阿姨却经常对我说:“只要这小不点长大了有出息,她就知足了。”
或许,吴阿姨已经知足了,因为身体原因,下楼不小心摔了一下,她走了,带着对她孙女的期待,带着一辈子的辛劳。
在祭奠的仪式上,我默默点上三柱香,做为邻居,做为后辈,心底默念:老人一路走好!
日子又重复着,活着的人要活着,未来,大家有这有那的期待,但所有最美好的期待,最终都会归于一种: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