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孩子,请不要无病呻吟!

孩子,请不要无病呻吟!

2013-10-22 21:52 作者:绿之源 阅读量:32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作文是艺术,是对孩子学习、生活、情感、心理、思想的真实反映,是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分析孩子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的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及时引导孩子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在乡村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我,每年都会有学生问我,怎样去写作文?怎样写好作文?很多时候虽然回答了他们,但我一直在思索,要怎样去写作文呢?怎样写好作文呢?

农村中的孩子,好词好句贫乏,生活经历丰富。我时常鼓励孩子们,时常引导孩子们,去把心里想对别人说的话,选择别人乐意接受的方式,用准确的词句表达出来,这就是我教给孩子们的作文,自然洒脱,朴实情真。

我不知自己的观点对错,因为生活中,人是善变的,有人好荤,有人喜素,各有各的爱好,所以,我把孩子引上我的一些东西上了,“不编不造,敢说真话,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这也是我自己这些年写东西时所坚持的、所追求的。

翻看一些作文书藉,许多言之无物,意不由衷,眼前宛若见一群孩子躺在地上有意的呻吟,孩子们的表情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为了追求高分,孩子却不敢敞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却不敢从自己的角度说出心中的话,却躲在“名人”的身后,不敢把自己推上舞台。我常想,这样的作文得到了高分,却毁了孩子的一生,有何用呢?

高分也让许多的语文老师,改变了文学的本质,把作文设计成一种模式,一种框架。作文在孩子们的眼中,在孩子们的心中,就是做做填空题。这样的作文有价值吗?强化的让孩子们拼命的去写、去抄、去背,导致最后作文成了一种负担,成了孩子们的头痛病,一听作文就头痛。孩子们不是工厂生产产品,有固定的标准;作文也不是做填空题。孩子的生活阅历不同,知识建构不同,眼光角度不同,写出的作文永远也是不相同的。我看孩子的作文,是看孩子的文字的表达,是听孩子情感的倾诉,是从孩子的文中品味生活,反馈真实社会。

作文是艺术,是对孩子学习、生活、情感、心理、思想的真实反映,是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分析孩子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的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及时引导孩子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作文是快乐,不是机械的背,不是死板的套,是孩子的一种心灵呼唤,是孩子的一种心灵倾诉,也是孩子减轻心灵,放下包袱的方式,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和创造。

这几年,我为了我的理念“不编不造,敢说真话,言之有物,情真意切”,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坚持每名学生一个书信本,以书信体的形式,把他们眼中最高兴、最病苦、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事或话写在书信本上。每周星期五,我都会把书信本收上来,每篇都认真阅读,从我心灵的深处,写下回复孩子们的话。开始,督促孩子们一周一篇,逐渐自发两篇,最后到七篇(那还是我向孩子们申请要求所得到的)。全班孩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我都了若指掌。后来,孩子们“有米下锅”了,不再害怕作文,由不喜欢作文到喜欢作文,由不想写作文变成了想写作文。有些孩子,常把他们心中最好的练笔作文重新誊写,星期天来我家,和我一起修改。看着那双双充满信心的眼神,很多时候,我心里有一种知足,有一种自乐。

有许多同事常问我,你教的孩子,为什么总会有学生作文获奖,我只能告诉他们我的“十六字”真诀,这或许也是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孩子,请不要无病呻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