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黎庶福
导读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支撑------爱心。和谐社会是美好的,和谐社会充满着爱。爱是滋润人们心田的雨露,爱是温暖人们身心的阳光。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迅速澎涨的经济,也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贫高悬殊、保障缺失、犯罪严重等等。只有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和平。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同样构建个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在和平中求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不仅是基于中国数千年来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和平问题曾经所做过的深入认真的探讨和不懈的追求。和平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我们深信,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能够走得更坚定。中国人的和平观念是社会发展、人际和谐的先决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公平。有这样一则故事颇值得玩味一位父亲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一次吃馅饼,馅饼较大,得分着吃。岂知兄弟俩都要大半边,各自理由充分,态度坚决,互不相让。乃至双方磨拳擦掌,矛盾一触即发。其父见状,一个建议便将事情摆平。父亲说“你们中一个操刀切饼,怎么切都可以,这是你的权利。但不能先拿饼子。另一个在切好之后先拿饼子,怎么拿都可以,这是你的权利。但是不能事前操刀切饼。也就是说,切饼的不能先拿,先拿的不能切饼。兄弟俩冷静之后,觉得只能如此,一人操刀,一人先拿。最后的结果是平分这张饼。这个故事启迪我们;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诚信。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根基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其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所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当作核心价值和规范。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同样的道理它也适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支撑------爱心。和谐社会是美好的,和谐社会充满着爱。爱是滋润人们心田的雨露,爱是温暖人们身心的阳光。爱其实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即使是如今这个匆忙的世界,只不过它需要我们去培育、去激荡、去播撒。当亲情、友情、爱情温暖着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加友善,生活就会更加温馨,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世界就会更加美好。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环保。天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只有尊重、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与法律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和谐,实现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和谐,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等等,这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的、明智的价值追求。一方面,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走科学发展之路,保持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绝不可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得不偿失的短暂而表面的繁华。
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只要我们为之奋斗,和谐社会的春天必将到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和拥抱这个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