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端午节之行

端午节之行

2013-10-23 18:36 作者:冰凌 阅读量:3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写到一半,看看已经太晚了,怕是耽误了第二天7点多的车次。于是和姐姐拥被而眠,小时候经常和姐姐一个被窝睡觉,相隔了这么多年,又拥在一起了。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又到了端午节,麦子熟了,杏子黄了,桑葚染紫了心底埋藏的童年记忆,走在都市繁华的大街上,嗅到路两旁粽子飘过的香气,想起娘用竹叶或梧桐叶自己包煮的甜蜜枣粽子,再也掩藏不住心底桑蚕抽丝般抽出的乡情,挎起白色的大背包,随便塞进几件换洗的衣裙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人还在车上,一个电话先打给远在乡下的大姐,让她割一束未熟透的青麦子带到老娘那里煮煮,给没有见过麦子的儿子品尝一下农村麦子的清香和都市肯德基的不同到底区别在哪里?

从小在乡下长大的我,是最喜欢吃这种麦子的,用手反复揉搓出嫩嫩的颗粒来,用嘴吹干净麦皮,一大把的仰头塞进嘴里,嚼一嚼,最好再喝一大口的糊米汤,味道好极了!这在童年时期,是乡下孩子最大的零食享受了!小伙伴们童年的快乐就是每个夏天的中午,把搓好的熟麦粒认真、仔细的装进灌满了小米汤的啤酒瓶子里,带到学校去喝,一边慢吞吞在被太阳烤热的沙子路上走着,一边不时举起瓶子,仰头享受一下从扎了小孔的瓶盖中,倾吐下来的那种特殊的麦香味儿……

半年未见的二姐和外甥一起开车陪同我和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双脚一落地,抢先站在老家的地头上先来拍张照片,和亲亲的麦子来张合影吧!让这片生养了我的土地永远驻扎进我的电脑里,陪伴我直到永远……

回到家,麦子早已经煮好了,放在院子里大水缸上的铁筛子里晾着,大姐已经开始在搓麦粒了,儿子一见,果真高兴的欢呼雀跃起来,抓起麦子开心的满屋子的跑。

“香吗?”姐姐问我儿子。

“香!”儿子回答。把麦子举到我的鼻子底下,“妈妈,快闻一闻啊!好香……”

是啊,此时此刻还有比麦子更香的东西吗?还有比麦子更好吃的食物吗?怕是没有了吧!粽子是我和姐姐从超市里买回来的,娘的年纪已经老到再也不能亲自为我们包煮一锅粽子了,既使再好吃,我也不会尝一口,“月都是故乡的明”啊,买的东西怎么会比的上老家娘亲自己做的东西好吃呢?……

再好吃的自然就是父亲园里种的山杏了。

常年在外,超市的水果也没有了记忆中的香甜,看到枝头泛黄的杏子,小时候就馋嘴的我,口水很快的流了下来。自从跟老公远离了家乡去了青岛定居,多少年没有吃过家乡的杏子了?多少年没有和父母一起过个端午节了?多少年只是在梦里几次回故乡了?多少年没有在这个初夏的季节和老家零距离接触了?说不清了,以往每次回老家,大都是在春节象征性的在娘家吃顿饭就离开了,都不会恰巧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走回到以往在娘家生活的记忆时光里去,更不会寻找回小时候对夏天的记忆了……

见到父亲亲自栽种的杏树也是那么的亲切,立即扑上树去摘一枚杏子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儿时和小伙伴们偷杏吃的片段回忆立即在脑海里被咀嚼了出来……

我故意逗二姐说,真好吃,尝尝,真甜!边把一枚山杏塞进二姐的嘴里。转眼二姐也已经四十多了,岁月在她的眼角也毫不留情的添加了些许皱纹。“酸死了,呵呵。”二姐故意夸张的皱皱眉头,儿子早已经窜到树上,准备开始扫荡了。我忙上前制止,不要给你姥爷下了行啊,驼背的父亲在一旁看着我们呵呵的笑着,径直去屋里取了自酿的枣花蜂蜜,洗杯,给孩子们冲蜂蜜水喝。

蜂飞蝶舞的空气中,立即飘荡满了香甜诱人的蜂蜜味儿……

枣花开的正香浓无比,故自和姐姐忙着在树下、花丛、果树旁拍照留念,忙的不亦乐乎。这时候,从小最要好的小伙伴、老同学云从烟台回来,在她母亲的带领下找到了我,人还未见到,云的叫喊声早已经窜了进来。整整又近7年没见云了,同学当中我俩还是联系最勤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转眼人到中年,云给我的感觉变化挺大的,变化大的不是她本就姣好的颜容,整个人倒是比七年前越发的变的成熟、自信、大方性感、魅力非凡,感觉到变化大的是她本就聪明的头脑和城府的思想,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时的她已是事业有成,今非昔比了!恰此逢端午节意外想见,分外亲切,虽在来之前早已经互发短信息联系过,但见了面,她的言谈举止,还是恍如梦中,音容笑貌真实的像做梦,二姐帮我和云迅速抓拍了几张照片,留作今后的纪念。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只恨同学相聚时光太短暂,我们竭力的想使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好在突兀的交谈话题中让现实和过去的生活场景好衔接起来,可是少年的我和云已经永远变成了过去式,于是东扯西拉的畅怀百聊中突发异想,眼下就去找村里开商店的同学文,看能否联系上当年小学的几个要好同班同学,大家晚上一起聚一下,以弥补这么多年未谋面的遗憾。我本想跟车去二姐家住下的,云硬是不让我早走。当年的我和云一起在村子里长大,一起上的育红班,分别是班里的正、副班长,尖子生,一直持续到中学毕业。后来分别考取了不同的学校,各奔前程后就逐渐联系少了……

而今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同学,当年老班长手下的些个干将怎么一个也不见了呢?人生有时真是奇怪?聚聚散散皆是缘……

我和云一起并肩、牵手走进文的商店里时,他见到我俩感到非常惊讶。那种表情不亚于是一种幻觉吧!只见他使劲揉揉眼睛,才回过神来问道我们怎么会在一起?云说,我们好不容易碰到一起啊,希望能见见过去的几个老同学,让他帮着联系一下。没想到他很热心爽快的答应了,开始翻找住在附近同学的联系电话……

很意外很高兴地联系到了两位同学,于是怀揣着对小学生时期的美好回忆,三个人结伴开车去一家叫“青州人家”的酒店见面。

其实刚联系上同学光的时候,他正在医院里陪护重病的母亲。他是我们小学老师的儿子,三个人顺便买点礼物去看望一下将近二十年没有见到的师母了。印象里的师母齐耳短发,很精神和蔼的样子。这么多年没见了,光从医院的正门里走出的时候,我还是楞了一愣,三十多岁的他明显的发福了,英俊的面庞愈发的有了成熟男人的味道,但我还是不经意看到了他理着平头顶里掺杂的花白头发,这就是当年的“阳光少年”吗?这就是当年众多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光一见到我们,还是冲我们灿烂的阳光一笑,瞬间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四个人开心的说笑起来。仿佛间又回到了小时候,几个同学星期天在光家门前一起爬土山,淘气的光和其他同学捉到一只小老鼠,居然用干草点了,扔进去烧熟了,大家好奇的围着抢老鼠肉吃……

大概乍见到我和云,光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疑为天外来客般的激动,他说他腿都高兴的有点抖。

我们随即跟他先上楼去看望了师母。师母是肺癌晚期,也许我们去的正是时候,她躺在床上,已经认不出我们了。光大声对她说,XX和XX来看你来了,她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我们就黯淡了下去,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枯皱的脸膛塌陷了下去,哪里还有年轻时的影子啊?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悲凉难过,原来人老了就是如此境况,这般田地。原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的啊……

大家想找个什么地方做下来好好聊一聊,叙叙旧,竟然想不起来该去哪里?我们一边找地方吃饭,一边打电话联系急匆匆从寿光赶回来的同学明。

大约换了三处饭店,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宁静坐处,嘈杂的地方怎么适合我们几个小学同学第一次短暂的聚会呢?谁能理解我们此刻激动、兴奋、患得患失的心情呢?云和光分别整整二十年了,第一次重逢,我和文倒是一年见到一次。我和光也二十多年没见面了……

为了让漂泊太久的心能安静的坐下来梳理心路纹理,我们最后开车去了“青州人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倍感到那么亲切。云和他们在开心的点菜,我用相机在旁边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永恒。

云精心点了几个家乡特色菜,什么大丰收,什么花生、紫薯、玉米,西瓜汁摆了满满一桌……将近八点钟,明才姗姗来迟。面对眼前又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男人,哦,是同学,不禁感慨万生,当年的五个少年如今全然做了人妻、做人母人父,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青涩,岁月让我们变的成熟、也的确让我们变得彼此间有点陌生不适应了。

我什么吃的也顾不上了,我只管侧耳听他们在讲小时候的故事,我只管在一旁注目摆弄手里的相机,我的脑海里不断的浮现以往青春的片段记忆,对照着眼前的五个人,感觉像是在自导自演一场没有上镜的电影……

我们是饭店送走的最后一批客人,饭店早已经打烊了。

明说,我们好不容易相聚一次,提议大家去歌厅唱歌。

于是,我们开车去了不远处的歌厅。云和明在尽情的放声唱歌,我和文、光陶醉在他们优美的歌声里,我们开心的吃着爆米花、喝着汽水,这多么像小时候的生活啊!我们五个人亲密无邪的大声唱着、笑着、开心着……

这个夜晚一定被我们的欢聚深深感染了,不然夜晚的空气中怎么全是花香呢?

时间还是不知不觉得把夜晚的欢声笑语定格在深夜11点半,只有恋恋不舍的各自道别离去。

第二天早早的起床了,其实根本就兴奋的一夜没睡着。听到院子里树上麻雀的叽喳声,那么亲切和惬意。这种叫声曾陪伴了我十几年,一直陪伴到我中学毕业后,才日渐远离了我的耳膜。

云也一样没睡好,早早的给我来了电话,和她老公一起开车去车站送我。顺便去了二姐家。怎么也说不完的家乡话,二姐和姐夫硬是留下我们吃中饭,连中间去车站买票的时间我都让云陪着。饭后云还是恋恋不舍回去休息了,二姐留下我又住了一夜。

下午外甥和姐姐陪我去广场照相、玩。看着眼前这个曾经那么熟悉的城市也变的有点面目全非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留”这句诗可能就是最新的心情写照吧……

晚上姐夫约了一帮朋友,有男有女有孩子,大约十几口人。大家一起去吃烤肉。又一个狂欢之夜开始了,晚上回到姐姐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迫不及待的打开她家的电脑,整理了一天的照片,按耐不住心里的情思荡漾,开始写这篇文章。

写到一半,看看已经太晚了,怕是耽误了第二天7点多的车次。于是和姐姐拥被而眠,小时候经常和姐姐一个被窝睡觉,相隔了这么多年,又拥在一起了。满脑子的乡情、亲情和沿途风景,让我的头一下子膨胀了起来,这个夜晚又失眠了……

天不亮,姐姐就早起忙着给我娘俩做我最喜欢吃的早饭,在车上吃的、喝的、带的,给我装了满满一旅行包。什么山杏啦、她自己阉的咸鸭蛋啦、老家树上采的香椿芽阉的咸菜啦、还有我从小喜欢吃的自酿的凉皮啊、儿子喜欢喝的牛奶啦……

姐姐装进去的何止是吃的啊,装下的是老家的缩影,装下的是亲人的爱啊!就这样,我短暂的端午节之行匆匆的结束了,我又回到了青岛的家中。

就在我还未从返乡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同学光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师母于2011年6月7日凌晨1点50分与世长辞了,他无怨无悔的照顾了母亲整整两年零两个月。尽到了自己的孝心,他问心无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没有什么语言来劝慰同学,发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端午节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端午节之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