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去看流过村边的那条河流。
我家离河只有半里之遥,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都要去河边,邻居说,这个孩子真怪。
稍大时,我捧着书到河边,看放牛的小叔,割草的堂妹,挑水的大伯。有时,也看父亲坐在锄头上低头抽烟的背影。
再大时,我在河边背唐诗,开始审视无限的夕阳,或者娇情地咏哦“关关之鸠,在河之洲”,甚至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摇装头晃脑的诗人,对着远去的河流,手舞足蹈,长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有时我也把目光从书上离开,看流向远方的河水,还有面无表情的天空。心想,流水到底要流向哪里?
后来,我进城读书。回家时,我依旧如故,到河边去看书背唐诗读夕阳,只是我发觉,眼前的河流比以前更加瘦了,更加脏了。
回家后,我问母亲。母亲答非所问。她满脸愁苦,告诉我说,孩子,这年头天干,你爸又老患病,这日子咋过哟。
我发觉,其实母亲此时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多像我看到的河流,它们其实都很苦涩。
再后来,我考上了学校,毕业后又在城里找到工作,做了一个城里人,一年难得回家一趟。然而,每次写作累了,为生计奔波困了,就会朝着家的方向,念一念我那条家乡的河流,不知它,现在还好?
于是写信回家,问及小村河流现况。信是今年因家庭经济关系辍学的堂妹回的,说河枯了。
河枯了?顿时,我心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眼前,又浮现起母亲那双眼睛,那闪动的泪花。
信上,我没有找到与母亲任何有关的讯息,只看到信上依稀有些泪痕。或许,这就是我童年爱去的河流吧。如今都已逝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