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赏雪韵味浓
导读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小时候对雪的感觉,都已融入了浓浓的记忆中,而对雪的喜爱,却至今犹浓。偶尔想起儿时的情景。
因地球气温变暖,下雪的天气日渐稀少。我虽南方人,对雪却情有独钟。每年一入冬,我总会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盼望着有雪花飘落下来。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一觉醒来,只见窗外飘着雪花。我非常惊喜,很快就起了床,一下我就打开了门,站在门前观望。多美的小雪花啊,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薄、又轻,又柔,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着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了,接着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的密密匝匝,就象是谁在天上摇动玉树琼花,那洁白无暇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飞洒下来了,后来越下越大,既象天女散花,又象数不清的白蝴蝶在空中飞舞,还像许多柳絮漫天卷来,大有铺天盖地之势。顿时,大地银装素裹,江山粉妆玉砌。这时四周很静,人们大都还在香甜的梦中,雪仍在无忧无虑的下着。我尽情地欣赏着眼前这迷人的雪景,感受着这一份难得的宁静和清凉。
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小时候对雪的感觉,都已融入了浓浓的记忆中,而对雪的喜爱,却至今犹浓。偶尔想起儿时的情景,总能在心头荡起一丝丝甜蜜的回味。如果说,那时候对雪的喜欢只是‘玩’,那么,现在应该算是‘赏’了。
在这下雪的清晨,起了个早,独自一个人,漫步在雪中,学古人“踏雪寻梅”,既是一种享受,也算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恩赐的一种回应吧!《红楼梦》中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写道:“从玻璃窗外一看,竟是一夜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天上仍然是搓棉扯絮一般……(宝玉)顺着山脚刚刚那个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拢翠庵中有数十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景,份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短短几句话写尽了雪中梅花的香与艳。遗憾的是,无法感受古人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所抒发的意境。
自古至今,诗人都与雪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诗中的雪,更是情态万千。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极尽夸张之能事;岑参说雪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花比作梨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壮美的诗句抒发了诗人的豪情与胸襟。
审美的角度和感官的不同,自古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有一位朋友名叫“听雪”,此人很是有趣。别人用视觉凭眼睛观雪,而他却用听觉凭耳朵听雪。或在郊外无人处,或在深夜人静时,闭上眼睛,听雪簌簌地落下,急时,如部队行军;缓时似路人私语;低时像春蚕食叶;高时若翠竹临风。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相信自是另一番感受吧。
无论是听雪,还是观雪,都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环境。然而,现在四周沉寂,正是赏雪的好时机。
只是如此美妙的雪,能飘入几人的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