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悟语
导读荷塘偶有圈圈涟漪漫过眼帘,绿的水,自由的鱼,在圣洁与污泥之间漫游,水下是极度的污,水上是极度的洁,鱼自由快活的在人们想象中游动。
在水一方。
循着古人的步韵,踱于荷塘一角。
一池清幽的水,犹如一面铜镜,照见一池荷花的倒影,偶有风经过,像是从唐宋吹来,含着古典的气息,轻揽着莲的娇柔,携带者古人赏荷的心情,小小的荷塘面前,时间被压缩的那么充实和完美……那《荷塘月色》中的缕缕清香和远处飘渺的乐声一同捎来。仿佛朱自清老人就站在眼前,月色中,绕岸青翠苇丛,疏疏密密,静静的水面宁静而幽深。盛开的莲,妩媚成江南的一种婉约。
莲,清风拂过,荷叶舒展着,恰似倾情的衣裳,扬起妙曼的舞姿,送来无限的欣喜和惬意,在这片污与净的天地里,先人以其真挚灼热的情怀提炼了生活,把圣洁建立在污秽之上。在这一片清寂的荷塘,它尽享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雨露的恩赐,一年一度的展示着生命的辉煌,芬芳的内心。那沉睡千年的莲子穿透时间的温度和湿度,用历史延续它美的主体,不会让所有近于荷塘的诗人在岁月的沧桑中老去。寂寞于世间的小小的荷塘,离人是那么远,又是那么近,它的意蕴仿佛告诉世人——近荷的心,会熏染荷的气息。
荷塘偶有圈圈涟漪漫过眼帘,绿的水,自由的鱼,在圣洁与污泥之间漫游,水下是极度的污,水上是极度的洁,鱼自由快活的在人们想象中游动。有时候,一条鱼会跃出水面,挑战一下莲的风姿,渐起的水花浓缩的却是一个梦的破灭。微波之中,叫人想起静中之动,动中易静的人生,那些无存含垢污之量的心胸,持好洁独行的品行,虽然那独善其身的纯美,不能给生命注入多少能量和活力,但是生命本身就如荷塘的鱼,过于污浊会使鱼无法呼吸而死去,过于清净鱼也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世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一语道出了生命之悟。
其实,生命原本就是一个由污到净,由暗投明的过程,细思之。似觉人之高贵,万物之上,可以轻松自由的生活在世间,可憾的是,纷争的世界,喧嚣的浮华,人疲于奔命、忙忙碌碌中并感叹:遗失的年华,生命的流变,并无鱼在水中的静界。是生活给予人的太少,还是人想占有的太多?沉重的心绪总是付不完的责任,完不成的追求,疏离了池水一样的平静,越来越远离一种淡泊。大地上,每个人的都有每个人生命的源头,有沉淀有升华,有淤泥有浪花,最终汇入海的浩阔;渗入泥土,渗作土地的厚重;默立荷塘,用宁静致远的心对生活以提炼和昭示。如莲,在纷争的世界不斗,在喧嚣的背景下不争,心似莲花,抛却尘世的浮华。
一阵风过后,点点雨滴斜斜的垂落,此时的荷叶随雨起舞,展示着它曼妙的绿姿,摇曳的大大的叶面,承接着雨似那晶莹剔透的泪,慢慢的洒落着半明半暗的湖水里。雨中的荷是一种浪漫,是一种母爱,想起冰心老人写的:母爱啊!你是荷叶,我是莲子,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谁绽放着生命中绝美的灿烂。此时莲闪耀着雨季多姿的绚丽,慰藉着那些赏荷之人的虔诚……
待雨过后,一切归复于雨前的平静,看得出,荷叶对刚才的风雨嬉戏只是一笑而过。从容的水面,一塘静置的美,继续供放着高洁的故事。雨后的那几朵莲,亭亭而立,清纯至极,那宽大的叶面,多像衣袂飘飘的舞者,谁也不排挤谁,各自舞着,满足于自己的位置,从共同的污泥之中,求证了一个永恒的美……这时几个女子,撑一叶扁舟,伸出青春的手“低头弄莲子”水面荡漾的波纹,叫人心醉。
站在荷塘,我想;
生命原本是精美的展示,
人看莲时,肯定忘记莲在污泥中。
莲看人时,肯定有一份如水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