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本书
编者按: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要我们在人生世故中去细细品味,耐读而寻味。文章在短短的事例中,却看出来一个大的道理,给读者的心胸打开了一个亮堂的天窗。
近日,由于工作需要,与几位老同事一起回忆“地方教育史”,不由想起一些人,一些事。
我刚工作时,校长姓徐,是位女同志,穿着讲究。第一天站上讲台,她就让我教毕业班。她有时开会还表扬我。
副校长姓叶,是位男同志,管教学。那时毕业班老师、学生压力都很大,到天黑还在复习。他常趴在我教室窗台上看我们复习。放学时已是华灯绽放,他夹着他那大黑包,双手插在裤兜里,陪着我边走边聊,谈班级管理,谈学科教学。到桥头分手,他折回头,我去暂住的姑妈家。有时连续几天这样走,话都说了,一路上两人会一言不发,到点就分手。
刚工作那年,学校承担为片上学校老师上研讨课的任务。学校教研组集体备好课,由我执教。上课那天,主任告诉我,领导要来听课。课后评议,兄弟单位的老师说了一大堆好话,我有点飘飘然。一位戴眼镜的高个子发言,既肯定了成绩,也谈了建议。他发言结束,活动也就结束了。主客在校门口话别,高个眼镜握住我的手说:“小伙子,好好努力,多向老同志学习。”同事告诉我,他是文卫干事,管校长的。后来,与他接触的机会日渐多起来。教学研讨会、复习研讨会、质量分析会都是他主持或做总结。每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视导,他带着我们到各学校跑。他不仅听回报、看资料,还进课堂、搞座谈。交换意见时,他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常使校长额头汗珠直冒。
一年寒假,开学前一天,已过晚饭时间,我与校长还在做开学准备工作。他从校门前经过,看见办公室亮着灯,就弯了进来。他在旁边抽着烟,一刻也没闲着,一会儿提醒这件事别忘记,一会儿提醒那件事要注意。忙好后,他建议来个“三仙醉”。三人找了个小地方,点了几个小菜,拿了两瓶酒,吃了个精光,喝了个精干。我们把校长安顿好后,一同骑车回家,到岔路口分手。到一大桥,我埋头紧踏两脚,无意中看到身后有一熟悉的身影,连忙下车。“您……您……”他淡淡的说:“你骑得还挺稳的。”再次挥手告别,等他渐渐远去,我才上了车。
一年暑假,他叫人带信,要找我谈心。烈日炎炎,柳叶不动,我和他在教学楼过道里,相对而坐。他谈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工作的历程;谈了他教学、教研中的一些往事;谈了管理中的“狼气虎威”。他滔滔不绝,我默默地听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耐读的一定成为经典。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