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宝宝
导读再想一想,当今打官司,钱财耗费不说,我那精气神可耗费不起。于是我强压怒火,将此事在心中彻底抹平,一根气肠一根屁肠,忘却那愤怒不平之事。
九、
2010年的十月中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日子,女儿女婿安排好工作。小夫妻两带着他们二周岁多一点的“小宝宝”陪伴我这“老宝宝”与老公一同前往世人瞩目的世博耀地,观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前所未有的空前盛况。
当天在饭店享受丰盛美食之后,一家五人由女婿自驾车直达世博目的地。驱车到达浦西鲁班路D片区——卢浦大桥——2号停车场,车停妥后,步行准备进入1号门。1号门广场很大,步行觉得累。女儿在浦西1号门广场为“小宝宝”、“老宝宝”拍下了瞬间的世博留念。
迈入1号门安检大厅,老公推“小宝宝”车由绿色通道进入安检区域;我与女儿女婿进入迷宫样的S型铁栏杆安检处,犹如进了地道战的壕沟,转的七荤八素,头晕目眩,如出一辙的安检过程:1、物品安检,有无可疑物品;2、人员安检,大字站立,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进行全身上下的扫描,捕捉随身可疑物件的携带;3、包内物品的盘查、追问。丈夫与女婿的打火机与丈夫为节省开支外面买的饮料全部“没收”。火机作为危险物品“没收”,饮料作为不能让SB生意逃走的霸王条款处理。女婿花钱出手大方是出了名的,说道“爸爸,你怎么不声不响去买饮料呢,我知道,让你不必买的,在里面买几瓶饮料无所谓的。”丈夫出身底层贫民,自然克勤克俭,勤劳善良。花钱处处为女儿女婿着想,省着花,想着花;可女儿女婿并不在乎一点点钱,家里的生活开支,女儿每月都让老头自己尽量花,每次抽屉放800元,让他不必太节省了。用完,女儿再会放800元,以此类推,可是老公从不乱花一分钱,能省尽量为女儿他们省着花。俊然成了女儿家信得过的老家人。当然他们自然也敬重这老实巴交,勤劳简朴的老头,父亲。
进入浦西D片区广场后,步行入各场馆参观。
这天浦西世博园区显得冷清,客流量是开馆以来属于清淡的一天。浦西一号门广场上人流三三两两,微显冷落,清爽干净。在浦西走马观花浏览了两个场馆,一个是世博会博物馆,由原江南造船厂旧厂房改建,等于没有什么队伍,随着人流进入场馆。只见五彩艳丽的灯光,迷离闪烁,音乐声骤起,节奏感强,随着节奏感的起伏,人们进入舒适休闲欣赏状态。展示屏幕前面有若干层木梯坐凳,人们坐下享受迷离色彩与动感的画面以及悦耳的音乐节奏,声与色在此作了完美的协调与展示。在灯光的闪烁中展台上各种各国世博会的经典建筑、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有各种建筑,诸如各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有各种景致,诸如草地、河流、鲜花;有标致、象征国家的各种展品,诸如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的代表作品。五颜六色,旋转滚动,人们睁大眼睛,在彩色的视觉里享受美的熏陶,美的动感,美的色彩,美的建筑、美的景色、美的作品。人们仿如进入各国的天地,受到一次美的畅游,台上色彩斑斓如电影般的玄幻在人们眼前滚动,跳跃,忽闪。人们静静地坐在原汁原味的木板凳上,似乎到了那遥远的民主国度,享受那里的民主气氛......有三个展馆分别展示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历届世博会的精彩作品,以及申办、参与和运筹世博会的内容等等。其中有两个展馆没有对外开放,它将是世博会过去的延续和未来的开篇。从2010年开始,普通游客无需走遍全球,即可在上海感受这段历史。
我家那小宝宝,见到灯光暗下来,台上色彩耀眼迷离之时,小家伙竟然也不哭不闹,对这台上的五彩灯光,依依呀呀,口中唱起了外语字母歌,小屁股狂扭,舞动摇摆起来。但是小孩毕竟还小,没过多少时候,哇啦哇啦就要往外走。没有太多的精彩,于是随着人流溜出了场馆。世博会博物馆杂技剧,少林功夫剧,都已不再展示,四周围墙上挂着各种象征性图案,大多数国民都是看过走过,对此都不会有很深的造诣与研究。
女婿想看日本产业馆,但排队人数较多,打消了念头。广播里不时传出清晰的招呼告知声:排队等候五个小时以上的展馆有沙特阿拉伯馆、石油馆、日本馆等等民主自由国家;排队等候三个小时以上的展馆有俄罗斯馆、日本科技馆、德国馆、美国馆、英国馆等等老牌“帝国主义”——民主自由国家,说明国人心向民主自由,向往民主自由国度的迫切愿望。
这天温度适中,凉爽宜人,上帝以眷顾的姿态向我们招手,达到完美的观博状态,这天客流量也属于少的一天,到晚上在50万左右的客流量,就在同一星期的周六晚上客流量超过了100万。
由于时间关系,浦西E片区不再继续涉足。观博重点放在浦东。
世博园区浦东C片区正如整个浦东的发展,一片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浦东观博园区与浦西观博园区存在截然不同,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形成强烈明显反差。眼前首先呈现出与浦西天差地别不一样的场景,各场馆普遍明显热烈拥挤,仿佛走入另一片天地,只见路上,广场上,各场馆前后左右,人头攒动,熙熙嚷嚷,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到处是人的声音,人的气味,人的海洋。
路边长凳,短凳,有大遮阳伞下的长木板条凳,也有花草树荫下的长木坂条凳,更有休息厅中原汁原味的木板条凳;在场馆内外为游客皇帝考虑周到的各种别有风味,各种高低不同,风格不同,造型不同的座椅条凳,成了世博观光的特色。世博观光凸显人性化的设计给予人文关怀,体现温暖氛围,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各场馆前有少量排短队伍的;大多都是里三层外三层,人气非凡,喧嚣繁杂,长龙阵弯弯曲曲,延绵阿娜......
女婿又拿起相机为家庭成员在热闹的广场上,各种造型场馆前抢拍美景美人,按下快门咔嚓咔嚓瞬间留下观博永久珍贵留念。
迎面走来面带微笑,春风满面的两外国小朋友(白种人,白皮肤、蓝眼睛)一个稍大一点,大概念中学吧,一个稍小一点,也应该是念小学了吧,见到我家小宝宝,热情邀请我家小宝宝与他两合影留念,留下与中国小朋友在中国之行的快乐观博纪念。
其实我家小宝宝也真可爱,也真有点像小外国人,我给他起的雅号就是“小外国人”,天然金黄色的头发,雪白细腻的肌肤,就差蓝眼睛了。女儿早已在教他学英语了,买了个儿童电脑,口中时常依依呀呀,唔里哇啦的说英语,唱英语字母歌。与外国人站在一起照相,也很难分清小宝宝是不是外国人,很难分清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
捷克馆的主题为“文明的果实”,意寓城市就是文明的果实。馆内所有的展品都是原创的,不仅将展示捷克人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也会将自然之美和工商业融入其中。主展厅将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观众可以和部分展品进行互动。而位于展馆入口左手侧的多媒体展厅,将展示捷克用其独特的方案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并用创新形式强调捷克的现状,把捷克的多元文化遗产呈现出来。
捷克展馆的外部设计有一个模拟天然降水的装置,可以把水引入展厅内,向参观者展示如何循环利用自然降雨,还将运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净化水源。
在展馆入口左侧一楼,有一个极富设计感的捷克餐厅。游客除了能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外,还能喝上最著名的“捷克啤酒”。女婿想购买“捷克啤酒”,但是这天下午早已筐底翻身,抢购一空,民众购买世博洋酒的热情空前高涨。
洋人喜欢螺旋体性状的建筑,入口处有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螺旋体,形如优美的“丝带”;其内部墙面和地面覆盖草皮,并悬挂4个电视屏播放展馆的主题信息。馆外的模拟天然降水装置能把雨水引入展厅内,展示如何循环利用雨水;馆内的智能机器手臂会用金属材料搭建城市模型。我家那小宝宝看到智能机器手臂乐的站在儿童推车里手足舞蹈,唔里哇啦的欲欲一试。人群拥挤,看过很快退出展馆。
第三个目标是——匈牙利馆。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风味独特的另一番景致,整个建筑四周围墙面上镶有透明有机管子,透明清澈的流水在管子中从上往下流动,注入下面水池之中,就如无数条天然泉水、瀑布往下灌注。四周围水池衬托出匈牙利馆的神韵,整个别具一格的建筑镶嵌在水池之中,就如水晶宫中龙王的爱妃宫殿。前两个馆虽然人也多,但还是能忍受得了的,匈牙利馆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拥挤不堪。女婿已经不耐烦了,让我们进去,自己溜出去买洋人的东西了。我推着宝宝的小推车,问道“宝宝,世博好看吗?”宝宝居然口齿伶俐的在座车内跳着蹦着说“好看好看,嗨嗨嗨。”真是可爱的“小外国人”,可爱的小宝宝,呵呵。是啊,连还未懂事的小孩都喜欢新鲜奇特的东西。在排队的时候,我的脚与小宝宝的小推车时不时的被踩到撞到。长蛇阵延绵不断,站着排队很累,小宝宝在车内哇哇乱叫,女儿嫌我推不好宝宝,一会儿自己推,一会儿让那忠厚老实的爷爷推。其实哪是我不会推童车,而是人太多了,无奈。总算排到了,顿时心花怒放,心情愉快。
生机勃勃的匈牙利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杰出人物的比例超乎寻常,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匈牙利是一个“秘密的海洋”“水之国”著称的世界第二大温泉国,众多独特的溶洞温泉,无数的养生宾馆,神奇的温泉,温泉浴场,作为医疗温泉之国,每年接待大量不远万里,远渡重洋的客人,来这里体验温泉水的神奇功效,感受泡汤文化的熏陶;匈牙利是允许平民在享有盛名的皇家宫殿群中置业安家的民主自由国家;根据英国外交部所作调查的结果表明匈牙利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在蓝色的多瑙河畔浪漫散步,在古老自然的温泉中畅游,在清洁无邪的城市广场上美食,在喧嚣热闹的赛马场内试试运气,还或者是在既繁华又温馨的步行街热闹氛围中品尝传统美酒......到处是一张张热情微小的脸庞,欢迎您来到匈牙利。当今时代并不稀奇的有声电影;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色电视;天色变暗的时候划亮一根火柴;春天感到四肢疲乏,需要维他命补充营养之时;试想一下没有电脑的日子将怎么样度过。匈牙利的诸多发明家用他们的天才智慧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馆内有屏幕放映,有立体丛林升降显现,有特质球闪闪发光,同时也有人性化设计,大型圆圈木质座椅供游客疲劳坐用,经过几个场馆的观瞧,已经略显疲态,一屁股往别具风格的环形圆圈椅上跌坐下去。那小外国人呀呀哇哇吵着要出去,更是时间关系的催促,于是随着人流出了匈牙利馆。
在馆外,女婿已经买好洋人的一个200多元的小钟,一个洋人的烟灰缸300多元,据说外面是买不到此洋钟与洋烟灰缸的,要到外国才能够买到。我看着这钟小物件最多值20——30元差不多吧,但是女婿就是喜欢买各种纪念品,不管它有多贵,值不值买,他囊中的人民币都会喋喋不休的催促他慷慨解囊,放血解渴。女儿有时要看住他,尽管女儿消费也是出手大方,买个什么进口包要5000元,做个瘦身减肥也要花去5000元。小辈们的花销真是大手大脚,没有今后的紧迫感,只知眼下消费舒服,不考虑今后长期的生活。扯远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一代管一代,裤子遮蛋蛋,自己管好自己。连我两的观博一切费用都是女儿女婿供给的,我无权指责他们,呵呵。
已经看了五个馆,浦西D片区二个馆:世博会博物馆、城市足迹馆;浦东C片区三个馆:斯洛伐克国家馆、捷克展馆、匈牙利馆。这天阴天,时间还没晚,但是天色渐暗,华灯齐放,各场馆五光十色,光彩夺目,色彩斑斓,色彩的海洋,色彩的渲染,色彩的美仑美奂,简直到了难以从形容的地步,漂亮极了。浦东的上空被色彩渲染的变成了彩色的世界,彩色的天空。地面上各种造型,各种形状,各种色彩,各种风格的建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在夜色迷离,灿烂绚丽色彩的映衬下更显风姿倩影,魅力无穷,活力四射。
女儿女婿提出兵分两路,年轻人一路,老年人一路,各自分开观博,因为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兴致、兴趣各不相同。女婿让我们拿好手机,随时联系晚餐以及其他事项,于是我们各自开始自由活动......
很晚了,我与老公在预定地点等到了女儿女婿的自驾车,宝宝在车内居然还活蹦乱跳,没有一丝睡意,一家五口回到家里时钟正好敲过12下。
十、
在这里不得不又要扯淡到我们这辈人的婚姻上去了,我与老公的婚姻是那时代“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带有政治运动色彩的婚姻“杰作”。父母在所谓大趋势的潮流下,撮合我与农民成为百年之合,而成为形式上的夫妻,当然不可否认也是法律上的事实婚姻。我们之间其实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爱,糊里糊涂的组合成了家庭。其实这真是国人的悲哀,婚姻的悲哀,这一代知青真正深重的悲哀;
女儿女婿的婚姻显然是自由恋爱的典型模式,亲戚家人没有参与他们之间的任何认识介绍动作,他们之间的自由恋爱过程自始至终没有掺杂任何政治色彩的干扰与破坏,他们之间的恋爱状态才是真正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形式与素质,他们相亲相爱的质量可以说是纯洁无暇,阳光灿烂。不仅是生活上的夫妻,而且是事业上的伴侣,同进同出,同甘苦共患难,遇事同商量,有事共承担。自从女儿女婿交朋友以来,两人从没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结婚以后,更是相敬如宾,共同建设小家园。不仅夫妻关系和睦,更可喜的是女儿与婆婆的关系十二分的融洽,婆媳关系比我这母女关系还要融洽真是难得。当然我并不妒忌,我希望女儿与婆婆关系顺畅,哪怕婆媳关系胜过母女关系。
有道是婆媳关系融洽是真正体现家庭和睦的试金石,才能真正体现小辈尊敬、孝敬长辈的事实。女儿从没有在我面上说过婆婆一句闲话;亲家母也从没有在我面上说过女儿任何一句闲话,真是难能可贵。女儿与婆婆之间的关系融洽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有时女儿会与婆婆商量有关宴请朋友之事,连女婿都只能被列在旁听席之内,我真服了女儿。更令人惊喜的是:女儿与女婿的两个姐姐、姐夫的关系同样是十二分的融洽,宝宝姑姑、姑父就是赞扬女儿的善良、漂亮、聪明、大方,却把女婿比在女儿之下。
每年女儿女婿都要为宝宝到酒店预定宝宝生日酒席,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哥哥、姐姐给宝宝的生日人情是几千几千的,而姥爷、姥姥给宝宝的生日人情只能表示一下心意,几百几百对于当今盛世的老农已是人情大如天,虽然人情薄薄行但是情义比海深。女婿当然理解姥爷与姥姥的心情,他们当着众人的面收下我们给宝宝的礼钱,背后把钱作为给我们买零食吃的理由仍旧还给我们。姥爷带宝宝原本不应该要女儿女婿的工资,姥爷如有退休工资的话,我们绝不要女儿女婿给的工资。所有这些不用我们说,女儿女婿自觉自愿给姥爷高于农村打工工资的收入,为此老公非常感激女婿,当今盛世如此看重农民老人还是不多见;女婿时常买好整箱整箱的黄酒往家搬,给老公备好;经常给老公到专卖店买这买那的,诸如皮鞋、保暖内衣裤、上装、牛仔库等等,这老农民经常是深受感动,感激淋涕;每年节假日、新春佳节女婿还会另外给我们一部分过节零用钱,这党妈妈可不曾会想到农民的辛酸苦辣。
老公在上海也不会有事无事的去打听女儿女婿的经济状况,譬如一年能赚多少钱之类的荒唐话从不过问。因为女儿女婿毕竟与我们是两家,在这一党专制社会制度的框定下,每个人都遵循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轨迹运行,每家人家的经济状况都有其私密性。他赚60万,他可以说赚30万,只有他本人知道,哪怕他是儿子或女儿。亲家母说她要问,这当然出于对儿子、媳妇的关心,无可厚非;我有时也会如开鸡棚似的,傻不溜秋的蹦出一句话“女儿啊,生意怎么样,究竟能赚多少钱?”女儿会说“很好很好啊,差不多吧。”就是不会说出个实数出来。明知是傻话,但还是会经常犯同样的毛病,这是母女之爱,母女连心之实啊。其实他要告诉你的事,你不问,她也会告诉你,他不想告诉你的事情,你再问,也是白搭。
从女儿女婿的日常开支以及宝宝的消费来看,女儿女婿家的支出庞大,是我们这辈人所不能承受而且害怕的。据女婿自己说,他们每个月的开支在2万元以上,我有时为女儿女婿捏着一把汗呢,但是看着女儿女婿成天乐呵呵的快乐心情、状态,我提着的心只能自然而然的放了下来。我如果说“年轻人注意一下节约,自己做生意有风险,要防着今后的生活万一发生困难,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这句话,好像又有种多此一举的可笑行为,女儿女婿是成年人了,他们已经有宝宝,我再说这样的话,好像有失、冲撞女儿女婿的自尊心,我只能忍着不说。
星期日、节假日,亲人们相互之间酒店宴请,整个大家庭亲人们去宾馆酒店与宝宝同乐。宝宝的姑姑、姑父、姐姐、哥哥们对宝宝也是十二分的宠爱,宝宝生活在众多上海亲人:姑姑、姑父、姐姐、哥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温情关爱中,这样的一个温暖大家庭包围着宝宝,我为宝宝感到愉悦与满足,发自内心由衷的生出一种自豪感与欣慰感。
再不得已扯一下我娘家的淡,我在娘家排行老四,大哥、二哥两家在浦东。大哥上海交大毕业后,由于当时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缘故,被发配贵州平坝内地军工保密厂。由于外地工矿的原因,母亲不想让大哥成为外地人,而让人介绍上海原籍条件较好的农村姑娘与大哥成立家庭,当然现在大哥一家都已成为浦东新区的市民;二哥从小就被父母遗忘在老家农村,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唯独二哥被父母抛在了老家农村,这对二哥很不公平。(不作为知青对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对待)谁都知道,城市与农村,天上地下的差别,工矿与务农,人间地狱的截然不同,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创伤是如何的难以磨灭。由此二哥对父母的作为一直以来耿耿于怀,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二哥与农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女友自由恋爱时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理由是上辈的恩怨。然后二哥不顾父母的反对,“八年抗战”终于战胜了父母的顽固思想堡垒,成立幸福家庭。所以大哥、二哥两家在浦东与我家老父(老母早已过世)基本不走动,很少往来。当然如今二哥一家早已今非昔比,二哥一家早已是浦东新区的市民,二哥的两个女儿很有出息,为二哥争气争光了。
有道是“树树要皮人人要面”而我已经连夹里也没剩下了,我还有所谓什么面子不面子呢。人心叵测,上海小市民市侩的丑陋面目反映在众多人性丑陋的现实之中。浦西三哥、五妹、六弟围绕着老父亲,想着他的钱财、想着家庭共有的居住权房子的产权。老三、老五这两家人钻政策的空子,在背后演出了一出非常可耻的自私小儿科杰作,怂恿老六、老父出面与我针锋相对誓死斗争到底。于是老父让六弟(户主,未成立家庭)坚决不同意签字让我回到女儿户口所在地的居住权房内。而后把我女儿扫地出门,紧接着把这套居住权房以上海市民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产权,成为产权房,然后产权房上的姓名摇身一变变成了五妹儿子的名字,全过程连半傻子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老五得到了房子,老三在此间得到老父的钱财那是不言而喻的了。老六那傻蛋却充当了与我四姐斗争的急先锋,与我打起了这起没有硝烟的不可调和的内斗。他帮人数钱还被蒙在鼓里,充当别人的炮灰还浑然不知。让我不由得把气洒在他身上,当然我也知道,幕后策划者是老三、老五。老父亲与老六只是被人当了枪使,但是这两人,老混与六混也是让人够切齿痛恨的。那老混唯一的理由是“我要给老五一套房,老五对我好。”可那老混,他怎不手拍胸膛想一想,究竟是谁对他最好,他是非不分,不明事理啊。这个嫁给浙江农民的老四女儿,是六个子女中最孝顺他的子女,父母在上海川沙杨园、浙江德清、桐乡各地贡献余热的时候只有老四我一个人一如既往的看望父母......
由于一半父母责任的原因,我的农婚恶果,我并没有怪罪父母所谓疼爱儿女的过失行为,还是十二分的孝敬父母。浙江当地政府剥夺这部分知青的正当合法权益,我全都忍受,用自己的毅力与决心,自强自立,坚贞不屈的昂首挺立。老四在上海、浙江都没有国家居住权房的享有,老五在上海已经有好几套房子的国家居住权房享受,还有几处产权房。而且我还立下字据只进户口,不牵涉房子利益,那老混死活不让我入户。非但脑子拎不清,还要继续给老五送居住权房,而且死不悔改,坚持错误。
退一万步讲,就是父母的产权,子女都有继承财产的权力。何况这是国家分配给我独生女儿的拆迁居住权房。原本我怒火万丈,有种想与老五对薄公堂的冲动,但是女儿女婿一直以来劝我息事宁人,别再生事了。我强忍胸中愤怒,心想道,女儿女婿也是为我身体健康着想,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呢,吃亏人长流水,就让他们去独霸吧,他们也不会多长肉。再想一想,当今打官司,钱财耗费不说,我那精气神可耗费不起。于是我强压怒火,将此事在心中彻底抹平,一根气肠一根屁肠,忘却那愤怒不平之事。
由此我与我的家人,浦西老父、六弟、三哥、五妹做了了断,从此不再往来。断了亲情关系,因为他们的作为已经没有父女之情、同胞手足之情。虽然我与浦东大哥、二哥还是保持继续交往,因为他们始终支持正义。但是由于浦东路程不便多来往的关系,所以我不常去浦东。到上海一般都往浦西上海女儿女婿处跑,基本就是与女婿身边的亲人保持密切的关系。有谁会想到娘家的人如此对待我,我的老公居然还会在老父生病时买了水果带着宝宝去看望他,并掏出他那农民口袋中并不富裕的珍贵钱财给老父。宝宝难得去我上海娘家,刚去时吓得小身体一动不敢动,一会儿的功夫就如水中蛟龙,这儿探探,那儿摸摸,在那套我想起就伤心,怒火万丈起,如今已经变成五妹儿子的产权房内四处晃悠;女儿女婿还在节假日也捧着情深意切的心意一往情深的去看望那老父,世间少有啊,但是要感动这样的冷酷之人并非易事。有道是人非草木,我家那老父连草木都不如啊。又有道是以和为贵,但是这老父思想状态已经近乎不可理喻,扭曲变型,无法沟通。大哥、二哥两家无数次的的劝解,连上海东方电视台老娘舅栏目帮助调解的人员亲自出动,都被他骂了出来,这与丛林性质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于是我不再留恋这没有丝毫可以挽回余地的亲情,这个亲情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扭曲、变态与丑陋、专横跋扈,不值得我再留恋、怀念,我将把它彻底抹去直至荡然无存。
女婿身边的亲人与我们保持着亲密无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宝宝在这样一个温暖的环境中生活,我的自我感觉,宝宝是幸福的,快乐的。有道是家和保,和家宝,家和万事兴。女儿女婿不管事业如何,财富多少,至少他们的小家庭是幸福的,是值得我欣慰与欢欣的,我为宝宝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快乐的生活、成长而高兴。
在冬天来临之前,约莫又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又去上海看望了宝宝一次。老公告诉我“宝宝就在前几天,又发生了一次可怕的肠套发病前兆症状表现。一天宝宝叫肚子痛,一会儿功夫宝宝痛得乱叫乱嚷,在床上打起滚来。而且一声急一声,我急得没了主意,就在万般无奈情况下,忽然我急中生智立刻想到了亲家母。因为女儿女婿这次又不在家,出外旅游了,也真是奇了怪了,宝宝两次起病,女儿女婿都在外地旅游,这次是在香港旅游,而且是刚去,我不忍心打扰他们。与亲家母电话拨通之后,亲家母哪敢停顿,即刻火烧眉毛似的赶到我们家。观看宝宝症状,宝宝此时脸色稍微有所好转,不是一个劲的直叫唤了,于是我们让宝宝吃了一点肠套的药品。宝宝逐渐安静下来,没有继续声嘶力竭的闹下去。这次也许问题不是太严重,随后亲家母与我抱着宝宝去医院门诊看了几天,宝宝痊愈了。宝宝发病真可怕啊,这次总算没发生大问题,把我吓得脸色也黄了,宝宝发病的症状怪吓人的。”我听后也为宝宝捏了一把汗,怪不得女儿女婿说道“宝宝在3周岁之内是不能到外地去的,因为外地的医院医疗条件毕竟差,万一宝宝发病严重,生命安全就会遭到威胁。在上海能得到及时治疗,不至于耽搁延误病情。”这次着实也把老公吓得不轻。女儿女婿从香港旅游回来后,宝宝早就活蹦乱跳,生龙活虎,几天前的可怕肠套症状痕迹踪迹全无。
我回到浙江后,老公又打电话过来说“你走后,宝宝又咳嗽不止,又感染上流行性感冒。宝宝晚上喜热,经常踢被子,于是又着凉感冒了,高烧发到39°,我抱着他,与女儿女婿白天往医院跑,打滴挂水,晚上哄他睡觉。这几天又恢复健康了。宝宝睡相不好,不停的翻身、踢被子,这样就容易感冒受寒。女儿为他准备了四季的睡袋,但是他不愿穿睡袋。因为穿睡袋睡觉毕竟不舒服,所以时常要逼着他穿。如果偶尔依了他,不穿睡袋,就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这顽皮宝宝真不好伺候,宝宝的小病小恙真是难以预料,防不胜防。”我虽然人在浙江,但我时常挂念着在上海我们家的小宝宝。我时不时的打电话去询问宝宝的情况,心中一直记挂着宝宝,为宝宝的健康、安全揪心、上心,宝宝的健康、成长牵动着众亲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