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记
[导读]:游过了桂林,虽然时间短暂,来去匆匆,但桂林“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林山漓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另一家。”以及“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印象却十分明朗,然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不是我的拙笔能所表达出来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罢了。
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静、清、绿,是我在作家陈淼的笔下对桂林最初的印象。终于,我马上可以走进桂林,亲身去体会、去感受桂林神奇秀丽的山水,心情有些迫不及待了。
桂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桂花成林而得名,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下车吃过早餐,虽然小雨沥沥啦啦地下着,却丝毫不减我们的游兴。漫步在山水环绕的石板路上,雨滴在伞上跳跃,倏然滑下来,又顽皮地跳到石板路上,和地上的水泡抱成一团,快乐地滑进路边的草丛里。雨水荡涤着路边的小叶榕树,那大片大片的、绿里透黄的叶子,彷佛一树树醉人的翡翠,让人舒服得心旷神怡。
来到江边,透过伞下的雨帘掺望,在烟雨迷蒙中,巨大的象山石垂入水中,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高大明亮的洞,漓水从洞中缓缓流过。象山与不远处的象眼岩、舍利塔等景观相辉映,亦真亦幻,如海市蜃楼,意境绝妙。想起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我们一手撑伞,一手拿着相机,把这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藏摄入相机珍藏。
“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位于桂林市漓江之畔,是以山形秀美的独秀峰为代表和整个明代靖江王城为地域范围的旅游景区,靖江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
下午,雨住了,我们徒步来到独秀峰脚下,走进靖江王城。边走边看,随着导游的讲解,神情凝重,朝圣般的感觉油然而生。王城的正阳门、东华门、西华门上的碑坊,均是清代为科举成名者所立,把用巨石镌刻的碑坊置于王城门上,是封建社会给予他们的至高荣誉。当时桂林“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震惊全国。当年殿试场景依然,看着碑坊和身着古装监考殿试的再现,感慨万千,彷佛自己穿过时光的隧道,亲历了一次举子殿试的洗礼。
在靖江王城中心,坐耸立着孤峰傲立、形如刀削斧砍、有如帝王之尊的“独秀峰”,在高高的峰顶,石刻“南天一柱”气势磅礴,名人峰壁摩崖星罗棋布,特别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千古名句的真迹就题刻于此。据说1921年,孙中山先生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初年,这里曾为广西第二师范学校,后开辟为中山公园。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到桂林的第二天,我们在四星级宾馆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出发,汽车平稳的行驶在蜿蜒的公路上,我们一边吃着盒饭,一边饱览路边的风景。蓝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白云在山间缭绕,一座座拔地而起又各不相连的山峰,宛如一个个刚刚出浴的少女,清秀明艳,带有几分羞涩,几分朦胧,我们惊诧之余,争相指点着路两边形态万千的山:这个像海狮,那个像鲸鱼,彷佛仙人拜寿,宛如猴子回眸。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便登上游轮,开始了漓江百里画廊之游!
游轮平稳地行驶着,碧绿的江水被船头劈开,冲出层层白雪,船过以后,水纹又缓缓地合拢,动作是那样的轻柔。宛如少女的芊芊细指在拨弄着琴弦。靠近岸边的凤尾竹身姿纤纤可人,琐大的尾梢如凤尾一般轻舞婆娑,横生的枝节挑逗着江水。那墨绿的竹竿,嫩绿的叶子,密匝间带着松散,松散里裹着密匝,墨绿掩映着山跟,江水倒影着碧翠,看着看着,我已超出了物我的界限,灵魂似乎出窍了,陶醉于其中了。
远望两岸奇形怪状的山,在导游解说词的启发下,我们尽可放开联想的空间:这是八仙过海,那是童子拜观音;这边有采药的樵夫,那边有过江的骆驼。想啥像啥,看啥像啥,无不惟妙惟肖。无论是沧海桑田的变化,还是鬼斧神工的造化,抑或是时间长河的雕琢,还是不得不钦佩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来到九马画山前,我们看到九马画山面江而立,由于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和植物的稀疏不同,岩石的表面颜色明暗不一,层次深浅各异,仿佛壁上有很多匹奔腾的骏马,我们睁大眼睛,细细数品,却看得眼花缭乱,只能数出三五匹马,据说当年周总理到此,三分钟数出九匹马,不得不惊叹伟人的智商!
阳朔西街因在漓江西边而得名,有1400多年历史,至今虽然仍是小家碧玉似的村镇建筑规模,但却呈现出异国风情的人文景观,号称中国洋人街。
下午2点,游船到达阳朔码头。下了船,我们徒步观赏阳朔淳朴的自然美景。从滨江路到叠翠路,五花八门的旅游纪念品,被小商贩吆喝的天花乱转,我们也乘兴被小商贩大宰一把。走进充满西方色彩的中国洋人街,立刻被这无国界、无地域之差的“地球村”同化了。不同肤色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用大理石铺成的路面,古香古色的建筑群,在街头巍巍青山的衬托下,构成一幅绝美的异国风情画。
桂林有“无山不洞”的说法,小的溶洞不计其数,大的溶洞比比皆是,丰鱼岩便是大溶洞的代表。景区距桂林城南120公里,位于荔浦县城西南16公里处,因暗河盛产油丰鱼而得名,享有“暗河漂十里,一洞穿九山,妙景绝天下”的美称,被誉为“亚洲第一洞”。
第三天上午,我们游览丰鱼岩。登上高高的台阶,已微汗初冒,来到洞口,又被一股沁脾入骨的清凉把汗堵了回去。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看到相当于两个足球场一样大的大厅,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形成众多妙趣横生的奇特景观,其中9.8米的定海针令人咂舌。在彩色灯光的反射下,象形的、像意的,活灵活现得让人拍手叫绝,仿佛走进神秘的龙宫世界!
我们坐上暗河漂流的人划小船,幽暗中两岸的景观栩栩如生,桨划的水声“哗啦、哗啦”,宛如一首澄澈悠扬的欢歌,不由人一首首老歌飞出口外,你一句,她一句,腰一句,腿一句,忘词了,跑掉了,笑声在溶洞里荡漾……洞中方一日,世上越千年。在这罕见的溶洞里,只有生长的奇迹,百年的光阴只是一瞬,这是上苍留给桂林的宝库,也是留给华夏子孙的奇珍。
游过了桂林,虽然时间短暂,来去匆匆,但桂林“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林山漓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另一家。”以及“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印象却十分明朗,然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不是我的拙笔能所表达出来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罢了。
桂林五日游,消尽十年愁。我认为人都是有两重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戴上了面具,一旦退去城市的繁华和尘杂,远离人群的纷扰,就会卸下伪装,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闲适支撑我的思想,走进自然,去品味一场酣畅淋漓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