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忌讳

忌讳

2013-10-23 13:48 作者:逍程 阅读量:26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不能再把人家叫成“刘三儿”了,要叫“高祖”才对。你尊重了皇帝,皇帝才会对有好感,给你个什么什么官长当当,简直容易容易啊。

唐时,鬼才诗人李贺,因避父亲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因为他的父亲叫李进。柳宗元写《捕蛇者说》中一句,本应为“观民风者”,但避唐朝皇帝李世民讳,故特把此句变为“观人风者”。由此看,忌讳古亦有之,或者古代忌讳内容更多。忌讳又称避讳,就是有意识地讲究回避。

这种忌讳在地方上或是某个特定时节都要讲究。今天有些忌讳是大众普遍认同的。比如亲人死了,但亲属不会说“死”了,他们往往会换一种说法,比如“老了”“上山了”,更为普遍的说法是“去世”或是“逝世”。但如果是对手死了,就不忌讳,直说“某某死了”,有时带点幸灾乐祸的感情色彩说“死迟了”,或说“到阎王殿”了。但在古代仅“死”都换了多个说法,比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不管怎么说,死了就是死了,弄得那么复杂,难怪后人学习起来障碍多、难度大。

人对特别凶猛或是特别恶心的东西也要忌讳。比如老虎凶猛,写文章时就要忌讳,所以在《水浒传》中,武松打的那只虎,作家也只说成“吊睛白额大虫”。其实说的是老虎。顾大嫂也凶猛,所以忌讳她的如虎一般的凶猛,绰号就直接忌讳为“母大虫”了。忌讳老虎就是今天也是这样。我有个文友名叫虎君,确实姓虎,但是不能叫成“虎君”,要叫成“猫君”,所以姓“虎”要说成姓“猫”。蛇也是大家共同惧怕的,忌讳的办法多的是,比如平常生活中说到蛇,就换个说法,比如“长虫”,“草上飞”。再换个说法,就叫做“直角忌”,因为看到它,因为害怕就要对它走出个直角来,故名。我家乡射洪县特别忌讳蛇,他们为了不让自己遇到蛇,大年三十就要把全部绳子藏起来,因为如果初一看到绳子,一年就可能见到蛇。甚至初一时还要把象征蛇的绳子塞进灶堂烧了,以此期待新年里不遇到蛇。

新建房屋可能都有忌讳,要说吉利话,不说“倒”啊,“穷”啊、“死”啊,“绝”一类的话。

忌讳有地方特色,剑阁人忌讳多些。比如种花生时不能说老鼠,因为如果说了,老鼠会偷吃种子。多子女的人种南瓜,那南瓜结得多,长得大。栽海椒要翘着屁股栽,海椒才会辣。小猫仔生了,属虎的人不能去看,因为去看了,猫会把小猫转移,我试过确实如此。这里的忌讳的风俗跟我家乡不一样。剑阁在大年初一时要把蛇、老虎、豹子、虫等让人害怕的东西说完,一年到头就不会遇到他们。但我家乡正月初一是不能这么说的,我们的规矩是,坚决不能说蛇虫蚂蚁之类的东西,而且有人问“有没有”的时候,统统要说成“有”:比如有钱,有人,有粮食,就连虱子都要说有。剑阁人大年三十有忌讳:煮饭要数量多,不能吃完了,才能保证“年年有余”;三十的白天不能睡觉,因为睡觉了据说田埂会垮;三十不能泡饭,因为据说如果泡饭了,就会湿场——打场晒粮时会下雨。三十也不能晒衣服,因为据说晒了衣服,来年老鹰会叼小鸡。正月初一、初七、十五这三天不能用针,据说用了针生的孩子将会是瞎子。正月出门也有讲究,“七不出门八不归,初九出门一大堆”,说的是初七在家里过,如果在别人家做客,初八就不回家,初九就可以随便走动了。但出门时送行的人不能说“掉了钱”“落了包”一类的话,这种话要在头一晚上就要交待清楚,临行时就不能说了。剑阁有些忌讳,也有点莫名其妙,比如,怀孩子时不能吃母猪肉,据说吃的话,孩子会抽母猪疯;比如怀孩子的时候不能吃牛肉,因为吃了牛肉,孩子会得多毛症;比如怀孩子的时候不能吃鱼,因为据说吃了鱼,孩子会长一身的鱼鳞片。

有些忌讳是必要的,你要体谅人家当事人的感受对不对?如果犯了忌讳,一是可能伤害朋友感情,二是后果可能比较严重。比如你朋友因杀人刑满释放,见到他时,如果你直言“你娃——杀了人这么大的刑事犯罪,都出来了哇?越狱了的是不是?”如果这样的话,有这样一些可能:一是此人含愤离开;二是可能此人立即会挥拳告知曰:老子现在又要杀人——你信不信?不把你吓得屁滚尿流才怪。但如果讲究忌讳,婉言之:“兄弟,没事,就当做了一场恶梦。”此人必定视你为挚友。

有时讲究点忌讳,表现出的是你对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明知人家有不光彩的地方,就要回避不谈。比如《三国演义》中献西川的那个张松就不回避曹操的屡次战败的实情,等于没给别人留面子,打了曹操的脸,曹操就对此人耿耿于怀吧。再比如,《哨遍·高祖还乡》中的老百姓,在刘邦当上了皇帝后回家,他们的言论是这样的:

你身须姓刘,三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算了吧,人家皇帝都当上了,你也不要眼红,你也不要不服气,尊重事实吧。因为韩信、张良、萧何三杰没有跟你跑嘛,你没有本事把项羽弄个垓下之围嘛?记这些陈年老账做什么?同样的道理,过去的同事或是贫寒时期的难兄难弟,或当初还是一起作案的团伙同犯,但现在人家正在呼风唤雨、红运当头时,你要懂得忌讳,不要揭人家短。不能再把人家叫成“刘三儿”了,要叫“高祖”才对。你尊重了皇帝,皇帝才会对有好感,给你个什么什么官长当当,简直容易容易啊。

现在人又制造一个跟忌讳唱反调的言论——不忌不忌,大吉大利。也有人认为,不要忌讳,坚信“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但某则以为,走中间路线:该忌讳时要忌讳,不该忌讳就不要忌讳,不要处处都忌讳。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忌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