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用了我的散文《感受塔里木》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用了我的散文《感受塔里木》

2013-10-22 02:24 作者:远逝的牧歌 阅读量:3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九年制总复习,人教版)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I.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一览众山小。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4) , 愁云惨淡万里凝。

(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 , ”将“落花”赋予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愿化作春泥去滋润繁花的未来。

(6)兔年春节,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基层百姓一起过年。综观他们的春节足迹,处处显示着对民生的关照。养老院的孤寡老人、车站的春运旅客、农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小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是中国领导人最关心的对象。这种“,”的精神风范鼓励我们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用《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回答)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吞噬(shì)-畸形(qí)-酝酿(niàn?)-忍俊不禁

B、幽寂(jì)-眼睑(lián)-尴尬(?à)-无动于仲

C、镶嵌(qià)-媲美(pì)-抽噎(yē)-惟妙惟肖

D、恻隐(zè)-绽出(zhàn)-饶恕(shù)-强聒不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乖巧玲珑,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长。

C、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如今的南昌红谷滩新区,交通四通八达,高楼此起彼伏,人民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和看到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

B、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C、通过游览夏天的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和去处。

D、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扎实干,是实现十二五末江西铁路达5330公里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2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3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4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5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B.①④⑤③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②④⑤③

6.将下列三个长句改成一个短句。(2分)

你是茂密森林中挺拔的一株树;你是群芳争艳花园中普通的一朵花;你是芳草如茵绿地中的默默的一棵草。

改成的短句:

7.阅读下面二则材料,请就其共同点提炼出一条信息。(2分)

材料一: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试验网,是世界上第一张基于此项技术的4G试验网,通过这一世界领先移动通信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进行大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

材料二:“电子标签”技术为手持门票的参观者带来惊喜。世博会的数千万张门票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

你提炼的信息是:

8.综合性学习。(6分)

(1)仔细观察下列“马”字古今的写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发展过程的特点。(2点即可)(2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发展过程特点:12

(2)如果在班刊“马车”专栏介绍相关知识,请在《辞海》“马车”的释义中选择用的信息。(填写序号,多选不给分)(2分)

1用马挽拉的车辆。2供人乘坐的马车,有轿式和敞篷式两种。3用于载货的马车,一般无顶篷。4骑兵使用的刀。长约1米,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步格斗。5马车起源甚早,中国商代至春秋时代,即曾用作战车。6在欧洲,古希腊、罗马亦已有马车。

适用的信息:

(3)在秋意浓浓的收获时节,作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叶萌春,接连收获了两项重量级的大奖:一个是其创作的黄杨木雕《马背杂技》,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上荣获特别金奖,另一个是其创作的黄杨木雕《绝活》,在第五届中国(东阳)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如果你是木雕爱好者,请任选下面一幅木雕图,向你的同学作一简要介绍。

马背杂技

绝活

你的介绍: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9、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10、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陈晋之读书法

清·陈善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①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②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③,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

注释①陈晋之:人名。②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③癖:毛病。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岁()②然()

13.说说“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的意思。(2分)

14、在短文中,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贤良为得法”的?请用自己的话来概述。(2分)

15.你从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

感受塔里木

郭文涟

我真想待在那里一辈子都不走了。在那里可以看一轮红日怎样从起伏的云雾山岭上冉冉升起,又怎样在光照中天的时候经一阵柔和清凉之风的吹拂,渐渐地向西沉去,落在翠绿色的山的那一边;而后,在暮色深沉的夜色里,静静地倾听一川河水清澈而响亮的涛声……

那里叫塔里木,位于巩留县恰西风景区境内,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和苍苍翠翠的云杉松林,一排排缤纷亮丽的红顶木屋点缀其间,名曰云岭山庄。远方有几座白皑皑的雪山一直俯视着这里,俯视着那一片满目碧翠的青青山岭和树木绿草,俯视着那一条从密林深处奔泻而出哗哗流淌的河水。

那天,当我匆匆忙忙赶到那里的时候,已是薄暮霭霭的时分了,和几位作家朋友兴致勃勃在云岭山庄内喝了几杯酒下肚,便晕晕乎乎、迷迷瞪瞪,忙缩到一间小木屋里,枕着一脉湿润叠翠的山影和一河嗡然似雷一般的涛声,仙人一般沉沉睡去……

天蒙蒙地亮了,一夜清凉的山雨驱散了夏日的闷热与浮躁。披衣出门,满眼是一片一片的绿,那嫩嫩的青草、那郁郁的树木,都青青翠翠地亮着。远处的山峦上,交错着淡淡的云烟缭绕于苍苍翠翠的树林间,使其呈现出一山半壑的奇特景观。那一湾河水似鼓涨了一般,依旧富有激情富有活力地奔腾流淌着……

这情景使得多年以前属于我的那种狂喜、那种期待以及那种喜爱活动的欲望,重又回荡在我的心中。于是,我和我的兄长般的朋友董心平相约一起去爬对面的那座山岭。

一夜山雨,山径泥泞湿滑,爬一会儿便气喘吁吁,浑身是汗,那汗水一会儿便冰冰凉凉地在胸前脊后流淌。我知道这是自己久坐办公室很少活动的缘故,遂又想起这些年来蜗居于钢筋水泥筑就的楼宇内,享受着所谓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其实心灵早已干枯起来,多年前的自然心境已经不再,那浓郁的乡村文化和田野气息也绝少在脑海中浮现,自身的本真与率直怕也像河水一样渐渐流失而远遁了吧……

我就这样怀想着,一步一步爬越上了山顶。这时先于我们爬上山顶的老作家谢善智和著名记者高栋热情地招呼我们,并指着山下的风景啧啧赞叹不已。A、我睁大一双慵懒的眼,饥渴地啜饮着这一方迷人的景色:那红顶白墙的云岭山庄已隐匿于层层簇簇的树林中了,那一湾河水在晨雾缭绕的密林中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起一团缥缥缈缈的雾气。那雾气缭缭绕绕,时聚时散,一会儿缠绕于树木松林间,笼掩一切;一会儿似轻柔如梦的薄纱,或飘袅飞涌消失在山川里,或冉冉升起与山巅上的云雾融合在一起。而那隐隐入耳的河水之声,则好像是极悠远极宏大的,在空旷寂寞的山谷中演奏着一曲宏大的交响乐曲。远远地看,它又像一条银白色的飘带,行云流水似地缠绕于郁郁葱葱的河谷中,发出哗哗的喧嚣声。我于是仿佛听到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这是最早面对河水发出感喟的一位智者的声音啊!于是心绪又如云似地飘飘悠悠浮想联翩起来。

我想,这木屋、这河水、这逶迤起伏的山峦,这层层叠叠苍苍翠翠的林木,以及那一缕缕飘浮而起的云烟,都是极宜入诗入画永远存在下去的,而我们人之生命却是短暂一瞬,因而许多时候对许多事情不必那么耿耿于怀负重前行,不必执意地在俗世红尘中那么注重浮浮沉沉,让自己的生命沉重复杂,失去了单纯本真之色彩。升沉不过一秋风,过于追逐功名利禄,必然导致心灵文化的失真,导致精神道德的滑落。B、想至此,便觉得自己这次塔里木云岭之行,实际上是从城市再一次走向了山野,走向了一种轮回,一种禅定。

此时,一切都是悠悠的、静静的、软绵绵的,我的心绪自然、轻快、自由、飞扬,渐渐地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丝淡淡的光,一缕清清的烟,一片白白的云,被轻柔朦胧的风阻拦在这云岭山上,缓缓地向森林茂密的山巅飘移而去。那是洁净而又神圣的雪山之巅啊!(选自《**论坛》2010-11-1)

16、文中写了“感受塔里木”的哪些内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5分)

17、在“这情景使得多年以前属于我的那种狂喜、那种期待以及那种喜爱活动的欲望,重又回荡在我的心中”一句中,“这情景”指的是什么?(3分)

18、文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塔里木的美景,又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心情。请提取文中信息,填写表格。(“塔里木的美景”任选3格填写)(5分)

塔里木的美景

观美景的心情

木屋

1、

2、

河水

山峦

树林

雾气

19、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3分)

小议“给力”

卢郭哲

一日,踱步路过一个相当级别的宾馆,旁边滚动的屏幕上的广告让我停下脚步:“新年伊始,单间‘给力'98元;豪华包间288元,更‘给力',欢迎住宿”。我就心里纳闷,新年住宾馆就这么“给力”,网络用语既然用到这,看来宾馆的老板还是一个赶潮流的,特别有创新意识,也难怪宾馆的门口来往住宿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再给力还是要掏腰包的。

谈到春晚,在往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总是会拿网络用语说事,今年春晚也不例外。在春晚开始没多久,就有网友发起投票,“猜猜谁会第一个说出‘给力'”。在这个投票中,冯巩、姜昆、朱军是网友心中的“热门”,李咏、董卿则成为“冷门”。但实际上“给力”其实出现在黄宏的小品里。节目《“聪明”丈夫》讲述的是黄宏为了获得单位分的房子而与妻子协商了一场“离婚妙计”,之后的“嫂子在外面有五个男人?太给力了!”终于让网友的猜测尘埃落定。看来,小品的创意人还是费了一番的功夫的。

“给力”系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莆田方言“给力”是勤快的意思。其实“给力”最早广泛使用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因为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所以“给力”一词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给力”一词的鼎力运用,加上“给力”一词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情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形成火爆之势。

随着2010年“给力”一词的火爆,“GEILI给力”被注册成服饰类、体育用品类、饮料类、酒类、食品类、保健品类、化妆品类的商标。“给力”牌系列产品也随之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热卖。就连跨年演唱会都“给力”哦,如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取名叫做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如在课堂上,学生们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这boss真给力啊!”。又比如我在网络上或是报纸上摘取如下“给力”的用词;1、2010年1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3、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4、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5、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6、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7、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引乘客不满;8、高房价给力光棍节;9、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10、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11、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12、本年度最给力演讲(柴静博客12月4日)。看来,“给力”无论在网络上、口语中,还是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媒体上,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是远远超出推广人的初衷的。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说过,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这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各样的花俏网络词语会越来越多。其实,除了“给力”这一词语,还有“脑残”、“淡定”等等一大批网络词语出现。有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为“给力”的网络用语“此处省去xxx字”的推波助澜,这句用语今年大概会火。也许“给力”会在以后变成某某商品促销十分“给利”、热腾腾的豆腐脑十分“脑馋”、网上购物快速“单订”等等变相的网络民间用语,成为网民爱不释手的经典网络词语。(“**文学站”2011年2月5日)

20.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给力”这个词语是怎样火爆的?并说说“给力”的火爆说明了什么?(4分)

21.文中列举了哪些例子论述“随着2010年‘给力’一词的火爆”,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4分)

22.为什么说“各种各样的花俏网络词语会越来越多”?(2分)

23.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给力”现已广泛地运用在网络、媒体以及我们的口语中。

B.“给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其用途之广,意思之深是超出推广此词网友的初衷的。

C.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更多的花俏网络词语会应运而生。

D.“给力”的出现说明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渐微。

23、D(3分)

四、写作(50分)

24.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其校训正是“追求卓越”。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请以“我追求做一名优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26分)

1.(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思而不学则殆(2)会当凌绝顶(3)长烟落日孤城闭(4)瀚海阑干百丈冰(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c(A、畸:应读“jī”;B、仲应为“衷”;D、恻:应读“cè”)(2分)

3.C(2分)

4.B(2分)

5.B(2分)

6.你是一株树一朵花一棵草。(2分)

7.示例一:上海世博会是展示科学技术成就的盛会。示例二:高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2分。科学技术成就:1分,语句通顺1分)

8.(共6分)(1)“马”字甲骨文的写法,属象形。说明“马”字的起源跟实物有关(甲骨文字形则转看象马形。)(2)随后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写法笔画显然是越来越简化,字的结构越来越方圆。(意思相同即可)(2分)(2)适用的信息:12356(2分)(3)示例:工艺美术大师叶萌春的《马背杂技》,通过雕刻一位杂技演员在奋蹄飞奔的马背上悠扬演技的情景,展现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和马的从容潇洒。此作品刀法圆润流畅、富有变化,线条概括简练、奔放流畅,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内容:1分;感染力:1分)

二、(14分)

(一)(4分)

9、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要点出景物和说明特点)(2分)

10、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和“迟暮”,意合即可。)(2分)

(二)(10分)

11、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1分)

12.①一年②但是(每小题1分,共2分)

13.即使一年不曾记得一百二十字,更何况一天呢?(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用“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的事例来说明。(2分)

15.示例:读书只有熟读牢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益。(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三、(30分)

(一)(17分)

16、感受到了塔里木山河丛林景观的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景物富有激情富有活力的气息;感受到了古人智者发出的“逝者如斯夫”的声音;感受到了生命是短暂的,不必执意红尘中的浮浮沉沉,让自己的生命失去单纯本真之色彩的人生认识;感受到了“塔里木云岭之行,实际上是从城市再一次走向了山野,走向了一种轮回,一种禅定”的哲学思考。(5分。每点1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

17、指的是由塔里木近处青草树木构成的翠绿图,(1分)以及远处云烟缭绕着的山峦、翠木、奔腾流淌河水组成的动感图所构成的美景。(2分)(共3分。意同即可)

18、(5分。美景任选3格填写,每格1分;心情:2分)

塔里木的美景

观美景的心情

木屋

一排排缤纷亮丽的红顶木屋点缀其间

我真想待在那里一辈子都不走了。

这情景使得多年以前属于我的那种狂喜、那种期待以及那种喜爱活动的欲望,重又回荡在我的心中。

(或:于是心绪又如云似地飘飘悠悠浮想联翩起来。

我的心绪自然、轻快、自由、飞扬,渐渐地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丝淡淡的光,一缕清清的烟,一片白白的云,被轻柔朦胧的风阻拦在这云岭山上,缓缓地向森林茂密的山巅飘移而去。)

河水

那一湾河水似鼓涨了一般,依旧富有激情富有活力地奔腾流淌着……(或:那一湾河水在晨雾缭绕的密林中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

山峦

几座白皑皑的雪山一直俯视着这里,俯视着那一片满目碧翠的青青山岭和树木绿草,俯视着那一条从密林深处奔泻而出哗哗流淌的河水。(或:远处的山峦上,交错着淡淡的云烟缭绕于苍苍翠翠的树林间)

树林

那嫩嫩的青草、那郁郁的树木,都青青翠翠地亮着。(或:那红顶白墙的云岭山庄已隐匿于层层簇簇的树林中了)

雾气

弥漫起一团缥缥缈缈的雾气。(或:那雾气缭缭绕绕,时聚时散,一会儿缠绕于树木松林间,笼掩一切;一会儿似轻柔如梦的薄纱,或飘袅飞涌消失在山川里,或冉冉升起与山巅上的云雾融合在一起)

19、示例:A处:语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视觉(眼)当作味觉(啜饮)来写(2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因久居城市而远离乡村美景,当一见乡村美景便拼命欣赏的情景,突出了“我”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的本真与率直。(B处:语段以总结的写法,概括地写出了塔里木之行的感受(2分)。

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2分))

(二)(13分)

20、“给力”的火爆起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语。后经“给力网”和2010年世界杯期间网友们的着力使用,加上该词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情绪,故形成“给力”广泛使用的火爆之势。(2分)

说明了汉语本身自身的魅力,也说明现代社会的活力和网络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体现了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趋重。(2分)(共4分)

21、列举了湖南卫视2011跨年演唱会;学生议论课堂效果;公司职员谈论加工资以及作者积累的用词例证(4分,每点1分)

2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民众能够通过网络媒体创新词语,更好更方便地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2分,意同即可)

23、D(3分)

四、写作(50分)

24、按中考要求评分。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用了我的散文《感受塔里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