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剑阁的声音

剑阁的声音

2013-10-21 19:40 作者:逍程 阅读量:38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声音太复杂了,描述有困难,在此只写一点点剑阁人的声音,剑阁农民的声音。如果要阅读,请用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试读,则略具一点趣味性了。

剑阁人生活特别有情趣,最爱唱歌,他们几乎不管啥子时候、啥子场合都可以唱歌。内容一般都以劳动为题,跟男欢女爱有关。

比如插秧,背秧的人跑得飞嗒嗒的,这人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插秧的男子如果看了她,就以秧为题,即兴来个七言四句,这种歌词非常有章法,讲究起承转合,讲究赋比兴,讲究韵律,适合清唱。如:

小妹长得细浪挑,

好像田里的秧苗苗。

死了变个草蜢子,

天天抱住秧儿摇。

你听,好含蓄哦,又夸人家长处好看,又表达自己爱慕之情。

表述爱慕之心的还有,也是以秧为题:

大田栽秧行对行,

行行里头有蚂蟥。

蚂蟥缠的螺丝拐,

情妹缠的有情郎。

如果一个男子在山上石窠里打石头,也要唱歌,特别是看见离此不远有个面容娇好,身材苗条的,打石头的人一般少不了这样唱:

哥在山上打石头,

妹在山下放水牛。

石头打在牛背上,

看你回头不回头。

看到人家女子出嫁,男子也要唱歌抒发不舍之情或吃醋之意。比如;

我和表妹门对门,

看到表妹长成人。

花花轿儿抬起走,

你说心疼不心疼?

当然人的心里也有些不安分的东西,比如婚外恋,剑阁民歌中也有表达:

大田栽秧四角方,

横切萝卜竖切姜。

萝卜莫得姜在味,

家花莫得野花香。

这些都算民歌,或算山歌,跟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另外一些声音则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发出的。

比如孩子在山上放牛,由于剑阁山体普遍宽大,人在哪里,牛在哪里根本就不知道,天黑时,看不见牛,也看不见放牛的娃,山野往往炊烟四起,于是就对着大山气沉丹田,徐徐舒气,还要把手卷成喇叭,这样声音才传得远:二娃子嘞——回来哦——哦火——这时山岩回响——回来哦——这种叫法叫做“哦火连天”,跟那种歇斯底里差不多。

再比如,饭做好了,只等种田种地人回来吃饭。于是就有孩子手卷成喇叭筒,对着那人耕种的地方,大声喊——二老子也——吃饭了哦——哦火——于是就听见林中传来声音——听到了——

但是这种叫法只适用于剑阁农村,如果用在宫廷肯定不行。

剑阁人呼唤牲畜也别有情趣。

如果要让牛踩犁沟,你不可能跟它说“向左”“向右”对吧,只须把牛绳一拍并说“犁沟——扯”,牛就下犁沟了。如果耕地时要突然转向,就对牛说:“牛儿嘞——回头来哦——”如果要让牛停下,就说:妹儿——妹儿——妹儿妹儿——用唱歌的声调,牛享受了音乐,跟人唱了卡拉OK的感觉差不多,自然非常听话。

剑阁人唤狗是这样的声音:儿——儿——狗听见自然就跑到跟前了。

剑阁人唤猪是这样的:罗——罗罗罗——罗罗罗,那猪自然也很快到他跟前。

剑阁人唤鸡是这样的:锅——锅锅——锅锅锅锅锅。

剑阁人唤鸭是这样的:鸭儿——来来来。每当这时就听见田里响起了鸭子们的叫声——嘎——嘎嘎嘎——然后鸭们就回到你脚跟前。

剑阁人唤羊是这样的:吃盐——吃盐——吃盐,因为盐这种东西羊爱吃。农民们经常给羊喂盐。

剑阁人也用声音捍卫收成。比如秋收了,晒的粮食麻雀偷吃,看晒场的人会马上赶到现场,高叫——得儿——死瘟——哈——

麻雀知道有人来了,在干涉它们,没办法,只好飞走。

剑阁人也用声音干扰异类。比如半夜时,老鼠作乱,机灵的剑阁人会学着猫叫——妙——妙——妙,老鼠立即蹑手蹑脚逃跑。老鼠误以为遇上天敌了。

只是现在年代久远了,剑阁只保留了后面呼唤内容,而对前面所述的山歌内容及其谱式,就是现在地道的剑阁人也无从仿效,算是文化遗产在渐渐消失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剑阁的声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