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午后的龙井时光

午后的龙井时光

2013-10-21 18:33 作者:听香水榭 阅读量:23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自古都说,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自称为“爱茶人”的苏东坡更是有着“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精彩比喻,甚至于睡中亦有梦:“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

午后,习惯地又开始烧水泡茶。想起先生去杭州出差时给我带回的一小包西湖龙井,就拿出来,刚一打开,一股醇厚的香味便扑鼻而来,递给不喜喝茶的先生闻闻,他也忍不住赞叹。

这小包龙井,我一直藏着,不舍得喝,想等着约上三五爱喝茶爱读书作文的朋友上“香满楼”喝。“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正是喝茶的好时候,虽然,朋友们相聚,不至于必须“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却一定是一段难得的舒心、惬意时光。但是,微雨的午后,等不及与人有约,我自先一品了。

取出高高的透明玻璃杯,将茶叶轻轻拨入杯中。在用水上颇为踌躇了一番,因为好茶还需好水泡,《茶经》中论水,便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又听说,“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但,我既不曾有虎跑水,也不曾有山上的清泉之水,更不曾有梅上的陈年雪水,唉,世间完美之事难寻,不可苛求,就用最最下等的自来水好了。将水装上,坐下来专心静待水开。

想起川端康成笔下的茶道,为喝那一杯茶,须是沐浴更衣,再是剪梅插花。我想,即使那茶不醉人,那一套套精致的程式和做着这个程式时的那份闲情恐怕也叫人醉了吧。但遗憾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总是潦草的,那些优美但却繁琐的程序似乎与我们今天快速的庸常生活格格不入,很少有人会去体验“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的宁静幽谧,也很少有人会有“夜归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的闲情逸致,当然也就没有“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那样的自乐怡然了。

待至水温恰好,提壶,高高地将水倾注而入。那茶叶瞬间就在杯中翻滚,竟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放下水壶,再看茶叶在杯中忽上忽下,深深浅浅地在杯中画着轨迹,慢慢地舒展开来,直至最后沉淀在杯底。沉淀之后的碧绿叶子,一旗一枪,簇立杯中交错相映,芽叶直立,宛如青兰初绽,翠竹争艳,竟然栩栩如生。浅浅的绿汤让心思在这刻竟也变得如茶一样透明清亮,仿佛是淡淡的喜悦,又如似曾相识的一种情愫,竟让我看得痴了。“茶中之美数龙井”,果然。色翠、形美不是虚妄。

清代茶人陆次之曾对龙井茶赞不绝口,曰:“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端起,小呷入口,浓香郁郁,味道醇厚,甘甜清淡,非浓烈之感,让人齿颊留芳,沁人肺腑,这就是我一向喜爱着的滋味。和刚烈热情的酒比起来,我更喜欢茶。如果说,酒是红尘中人,那么茶是山中高士。酒属于都市霓虹,是生猛的有着金属质感的铿锵,而茶只属于乡野自然,是宁静、淡泊、古典的雅致气韵。

喝茶总是宜细品慢啜的。当然,我也得承认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允许自己有细品慢啜的时间和心情,往往是将一撮茶叶置入杯中——甚至有的时候根本无从去讲究什么茶该配什么杯,最常用的仍然是家乡出产的陶瓷杯子——再将水注满,这样就可以端着杯子走开去看书也好,聊天也好,工作也好,总是省却不断续水的麻烦。这时候的喝茶应该就是妙玉骂宝玉的那种“饮牛饮骡”了吧,但虽说美感皆无,却也是颇过瘾的。说白了,若是始终拘守于某一种既定的模式,不敢轻易去逾越,那么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生活总是允许我们偶尔任性一下的吧。所以,尽管拿个大杯子,大口大口地灌着,不也很洒脱率性吗?

自古都说,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自称为“爱茶人”的苏东坡更是有着“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精彩比喻,甚至于睡中亦有梦:“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不错的,那茶汲取了天地、日月精华,恰似一古典女子,美丽但不张扬,清芬的气质在举手投足间若有若无的飘散,怎不让人心旌神摇?

午后,手中的一杯龙井,从香醇喝到恬然喝到平淡,叶子在杯里反反复复地起伏不定,踩满足迹,终至沉淀,却绿色不改。将茶比作人生,已经不怎么新鲜,不过,仍爱简桢的一段话——“喝茶顺道看杯中茶,蜷缩是婴儿,收放自如到了豆蔻年华,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每天看到一生。看久了,说心花怒放也可以,说不动声色亦可。”而喝茶之于我,是一种惬意的、随意的心情,随手翻阅着薄薄的小书,将香远溢清,日日相晤的茶放进心灵,只为午后的一段时光,使自己暂时抛开世事纷扰,忘却喜忧和怨艾,从而放牧灵魂,在生活平静的微笑里,逐渐醉去,直至酩酊。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午后的龙井时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