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
导读当然你可以读到美,在品味无声的世界里,你的心灵可能被某种缺憾所纠缠。但是,当那强健有力、美不胜收的旋律荡漾在你敞开的心空,你就会立刻想到,有一种残缺注定是生命之大美精神之大美。
《千手观音》最初诞生在甘肃,闻名于去年的雅典奥运会,风行于今年的春节文艺晚会。这一令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的集体舞蹈,艺术地向世人再现了中国六千万残疾同胞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绚丽的精神风貌。当亿万观众聚精会神地观赏完《千手观音》,无不为聋哑人精美绝仑的演出喝彩,心灵遭遇了强有力的震颤。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来自社会另一个群体坚强有力的声音,不是通过语言,而是肢体语言,是健康向上顽强拼搏的生命的强音。它改变了这一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的习以为常的形象,残疾人同样无可辩驳地成为强者,成为迎接掌声和鲜花的主角,成为人生舞台上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
在渗透着浓郁佛教气息的华夏文明里,观音一直是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偶像,因为她菩萨心肠,慈悲为怀,且是温情似水的女性。在东方艺术宝库的敦煌,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随处可觅。所以,撼人魂魄的《千手观音》舞蹈,始于苍凉广亵的大西北,并不奇怪。这是爱的菩提,这是善的菩提,这同样是摄人心魂的田田佛叶。
《千手观音》是一出宏大的隐喻深刻且丰富的舞蹈,当这个舞蹈由二十一位聋哑青年完成,就赋予了特别的魅力与内含。那伸出的一双双琼枝般的手臂,那一双恬静渴盼的眼睛,那映入眼底的如同梵高画笔下的向日葵大朵大朵燃烧的金黄,无不倾述着爱或则被爱的永恒主题。一千双手伸出去了,一千双又收回来了,在施与被施之中,爱已经成为生命的激流或彩虹。
当然你可以读到美,在品味无声的世界里,你的心灵可能被某种缺憾所纠缠。但是,当那强健有力、美不胜收的旋律荡漾在你敞开的心空,你就会立刻想到,有一种残缺注定是生命之大美精神之大美。就像领舞的光彩照人的邰丽华,她就是东方的维纳斯,她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泥塑的雕像,她用自己翩翩的舞姿和流盼生辉的神韵,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整齐划一、如同一人是《千首观音》最为显明的艺术特色。用一遮蔽了众,用一取代了庞杂,剩下的只有领舞者明净如月的脸和秋水无尘的眼,剩下的只是起落有致,收放自如的手臂的森林。就真的像长了一千双手的观音,将博爱的怜悯的光辉,撒向苍生,撒向大地,撒向每一块冷寂的心灵的荒漠。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团结了,你可以感受到,从二十一个舞者中,你听到了共同的心跳与心声,就像芸芸众生每一颗平凡的心灵,从未拒绝阳光无声的甜蜜的亲近。
爱、美、奋斗、团结甚至永恒,或许就是《千手观音》的主题,当然你还可以体验到更多。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舞蹈,这是生命华美乐章诗意的舞蹈,这是呼唤真诚与安宁的寓意宏阔的舞蹈,这是臆想中的观音广施博爱与甘露的舞蹈。(约1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