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使我老来乐
导读我生在乱世,成长在毛泽东时代,耳闻目睹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总想留点什么。权贵?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生从事理工科教学,古稀之年喜欢爬格子。有人不解,以为我想“名”?抑或“捞稿费”?其实不然。我爬格子,完全出于爱好。
我生在乱世,成长在毛泽东时代,耳闻目睹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总想留点什么。权贵?没有;财富?不多。那就让子孙们了解了解自己吧。于是我萌发了写自传的欲望。我是个极为平凡的人,有喜有悲,有爱有恨,也经受过挫折,时至今日,却难以忘却。这点点滴滴的往事终于变成了7万余字的《我的平凡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文稿被同事发现,他阅读后鼓励我将文稿投向文学网站,竟被发表。从此,我像着了魔似的回忆往事,观察生活,一有感触就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满怀激情地描写我熟悉的人和事,每当一篇文章写成,我心中充满喜悦,生活也变得充实、有意义。
2008年伊始,《金秋周刊》诞生了,它是总公司送给离退休职工的珍贵礼物,是老石油人的精神大餐,也是老年人的温馨乐园。我欢欣鼓舞,决心为自己的刊物撰稿。当我的第一篇短文《爱的唠叨》在2008年11期《金秋周刊》上一出现,立刻在全校引起轰动:老友向我祝贺,夸我文章写得真实、感情洋溢,鼓励我再接再厉。接着我写的《大道养生促新生》登出后,“取经”的电话不断,还有老友诉说小文解除了他的精神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更激发我向《金秋周刊》写稿。我回忆“如歌岁月”,观察“和谐家园”的幸福生活,一有感悟就变成文字。两年来我向《金秋周刊》投稿约100余篇,发表40余篇。现在,写作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看到一篇短文在荧屏上出现,我就感到精神焕发,身心愉悦,一种成就感犹然而生,好像越活越年轻。我深知自己是“文坛”老年新兵,文字浮浅,但写作给我带来“老来乐”,也就乐此不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