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寒门出才子

寒门出才子

2013-10-25 17:43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2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一句古训:“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自古寒门出才子?这样的典故实在太多了,不论是头悬梁椎剌骨,不论是城门立雪还是凿壁借光....

我熟悉的一位朋友,是拄着双拐的重度残疾人,他靠开残疾人摩托车拉客养家糊口;他妻子是一位智障残疾人,在家煮煮饭洗洗衣服还可以,没有办法出去做工。也就是说,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我这个残疾朋友身上,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和一双儿女读书的费用,都得从他风里来雨里去拉拉客挣来的血汗钱里出。其家境的贫寒和日子的拮据可想而知。

然而正是这个捉襟见肘的特殊家庭,却培养出了两名重点大学生。朋友的一双儿女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来没有低过年段前十名,前年他儿子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去年他小女儿考上了北京清华大学,考分也比本一录取分数线高出很多。认识他一家的人无不感到惊叹,纷纷感到好奇和意外。这些家长们感到纳闷的是:我家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要什么给什么,甚至上下学都小车接送,可高考的成绩怎么比不上吃咸菜人家的穷孩子好呢?

然而我却不感到意外。朋友的一双儿女我都见过,一看就是懂事的孩子,就是读书的料儿。他们穿戴十分朴素,却个个喜欢读书,见到我家里的书架上有没有看过的书,就央着求着借回去阅读。听朋友说,这两个孩子读书十分用功,常常读到深更半夜。他们体恤父亲的艰辛与不易,一放学回家就帮着父母料理家务。他们从不向父母讨零花钱,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钱是父亲拖着一条残腿开摩托车赚来的,生在这样贫寒的家庭,自己能够上学读书,就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了。我看到朋友女儿读初中时写过一篇作文《我的梦想》,文中写到她残疾的父亲拖着残腿在大街上开残疾人摩托车拉客的情景,她发誓有朝一日考上大学,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女儿,让自己残疾的父母过上舒心的日子。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愿望,加上勤奋好学,她和哥哥都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国内知名大学。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一句古训:“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自古寒门出才子?这样的典故实在太多了,不论是头悬梁椎剌骨,不论是城门立雪还是凿壁借光,说的都是寒门子弟拼命读书的那股心劲和勤奋。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穿,但他们志向远大,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将来也能让自己的父母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同朋友的家境相比,城里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好上多少倍!但是这些生活条件优越家庭里的子女,很多孩子并没有朋友的孩子更有出息,高考时不是名落孙山,就是成绩差得要命,要不就是勉勉强强父母掏腰包上本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由于父母教育得当,没有溺爱孩子,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也很出色。我的中心意思是说,家庭条件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儿女未来的前程。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梦想改变命运的勇气。但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子女就得注意了,如果让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就会渐生懒惰,读书就会缺乏一种热情和动力,因为缺少动力而失去了进取的精神。虽然孩子所需父母样样可以提供,但由于心劲不足,就很难在激烈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所以我觉得不论家境好坏的子女,从小都应该养成节俭、吃苦和刻苦的良好品质,能体恤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轻易得来的东西孩子们大多不会珍惜,一味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激发儿女读书的热情,懂得珍惜读书的大好时光。或许只有这样,读书才会成为孩子们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情。138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寒门出才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