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个傻老头
导读我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这辈子能否考上研究生?我能够知道的是,他倘若能够用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或许早就弄出一点名堂来了。
长期以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直被世人当作美谈,当作磨练意志激励后人的楷模,并收入了初中语文课本,这多多少少有误人子弟之嫌。
这则古老的中国寓言故事的情节,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说的是古时候愚公的家门前有一座大山,一家人出出进进需绕道而行,给通行带来诸多的不便。愚公这老头真够愚的,他主持召开了家庭民主会议,结果一家人一致表决通过挖掉家门前那座山。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挖山运动开始了,正在愚公带领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之时,愚公遭到了一位唤作智叟老头的叽讽,那意思是说就凭你们一家人,搬走这座山还不是猴年马月!愚公的回答可真绝,他说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只要一代代人努力挖下去,这座山早晚也得被搬走……但故事的结局却借助了神力,说是愚公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由玉皇大帝派神仙将这座山填进了东海。由此说来,尽管愚公一家人目标远大,志向宏伟,精神可嘉,但子子孙孙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搬走横在家门前的那座大山。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不一定可取。因为愚公及其后代,将为这一无法实现的宏伟目标穷其一生,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愚公移山是划不来的,且不说愚公及其子孙为此劳其筋骨,失去诸多的生活乐趣,光是为那遥不可及的远大目标去奋斗便是何等的徒劳!毫无价值毫无人生意义!倘若愚公当初不是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而是举家搬迁到别处那岂不是两全其美?既解决了道路通行,又节省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做别的事情。但愚公并没有灵活务实,开动脑筋,而是一条道走到黑,不碰南墙不回头,结果将一家人带进了毫无希望可言的死胡同!这难道不是人为的莫大的不幸和悲哀吗?
片面地强调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意志和精神,很容易误导青年人。当然,人活在世上,应该有抱负有理想,但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规划个人的奋斗目标时,要惦量惦量自己的实力,有多大把握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到头来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闹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下场,就很不划算了。我有个朋友就是愚公移山的受害者,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立志考研,结果前后“抗战”八年,仅拿了个自考大专文凭,距离那个宏伟目标还远着呢!他为此舍弃了许多生活乐趣,都30好几的人了还未成家,而是一门心思苦读圣贤书!我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这辈子能否考上研究生?我能够知道的是,他倘若能够用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或许早就弄出一点名堂来了。
如此说来,一个人立志还是三思而后行为好,要明智要冷静,不能头脑发热,否则半途中感到自己不是那块料,碍着面子退也不是进也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其结果只能苦了自己,贻误了个人的大好前程。一个人活在世上,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发现自己选错了奋斗目标,要及时掉头改变方向,,寻找和追求能够实现的新目标,绝对不能蛮干,浪费了可贵而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否则就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朋友,假若你家门前有座大山,不要绕道而行,也别做愚公移山的傻事,我建议你赶快搬家,搬到一马平川的地方,这是又省力又省时的明智之举。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