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遗失了的微笑

遗失了的微笑

2013-10-24 05:55 作者:远逝的牧歌 阅读量:28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因为忙碌,付出的代价多,得到的报酬自然也就多,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病人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啊。所以,医生这个职业尽快忙碌疲惫,但还是有着令人仰慕的光辉。

我在往医院跑的日子里,又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现象:这个世界上怕是有两类人群似乎已经把微笑遗失了:一个是为官者,一个是穿白大褂子的医生。

为官者大多是有意识让自己的微笑遗失的,那是让人对其望而生畏。因为只有这样方才可以显出为官者的尊严和权威,而且是高人一等的那种。因为什么?因为权力在身,人也不能不跟着严肃起来,不严肃,权力的执行率肯定就差,权力就易动摇。故而“王命在身”者,一定要端起架子来,这个架子包括表情、语气和态度等。

而穿白大褂子的人呢?他们先前在我眼里是最圣洁最高尚的一群了。然而这些年来,随着看病难、看病贵,以及群众怨声载道的医疗纠纷事件的不断发生,以及医生开大处方以谋取高额回扣的现象不断充斥在耳边,使我对这一职业的人群有了新的认识,至少我不再像过去那样把他们看作是知识分子了。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令人崇敬的人格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让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以及乌烟瘴气的各类现象来随意左右自己的。但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日益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的许多医务工作者已经把他们在百姓心目中那种圣洁的天使般的光辉形象,自觉不自觉地抹杀掉了。其表现之一,就是医生那种天然和蔼亲切的微笑,不知什么时候像风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或许他们的确是太忙碌了,我有时想,世界上可能最为忙碌的职业就是医生这个职业了,而世界上最为忙碌的医生,也许就在我们国家。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因为这年头我们国家的病人也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忙碌,付出的代价多,得到的报酬自然也就多,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病人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啊。所以,医生这个职业尽快忙碌疲惫,但还是有着令人仰慕的光辉。你看,高考多少年了,考医学院校依然是持续看好。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的卫生医疗事业依然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因为我们老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还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加之生活工作的压力不断加大,患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

但,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我们的许多医生遗失了微笑,甚至时间久了有的都不会微笑了,其脸面有的如光滑洁净的玉石一般,有的则如纸一样苍白,在这光滑洁净或苍白如纸的面孔下面,我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水一样的平静或冷静,而且这样的平静或冷静许多时候是职业习惯的需要,因为他们需要平静的情绪,冷静的大脑,他们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这无疑让人心生敬意;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无疑在许多方面似乎丧失了精神上的需求,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随之丧失了对精神问题的思考,我们的许多医院一味地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整天算计着如何完成创收的任务,所以许多医生也就渐渐地迷失在了商品世界的海洋里,丢失了自己航行的方向,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矮化成了另类----仅仅是从事一种高技能工作的人,没有了人文精神的追求,没有了道德理念的追求,没有了中国知识分子起码的一种良知,不知道人的终身关怀究竟在何处,因而有的医生脸面或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或呆板凝滞,毫无生气,没有了那种和善亲切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之所在的微笑,内心世界灰颓寥落,茫茫然不知其所在。

我为什么会这样讲呢?是我对为官者为医者有什么成见吗?

非也。我以为,为官者遗失了微笑,或许是情有可原。因为中国目前的社会说到底依然是人治的社会构架,为官者往往是体制、机制的化身,代表着组织,必须尽力抹去个性的色彩,而且在这个构架里,为官者的尊严,或者说官场上气候氛围的营造,主要是靠面部表情,而不是语言。下属们主要是观察为官者脸面上的表情来判断这一天的阴晴圆缺的。晴着,天空朗朗空气凉爽也;阴着,黑云压城城欲摧也,哪个敢大声喘气呢!

其实也是。为官者老是微笑,甚而嘻嘻哈哈的,还有哪个下属惧你呢,不惧你你还有什么身份什么尊严可言呢?当然,除了凛然端然之外,为官者也不可能一点“自我”都没有,整日里沉浸在官话官腔里,那这个人肯定已经成了另类。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暂且不谈。

其实也是,医生是紧张忙碌才渐渐失去微笑的,为医者老是微笑,那不是说明你闲暇的时间太充足、太富裕了吗?太充足、太富裕不是正说明你的医术不够精湛没有人理视你吗?

但,问题的症结不在这里。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遗失了微笑对他们自身而言意味着什么。

其实微笑是一种安详,是一种善良,是亲近亲情、亲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之情感,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一种从容、大气和力量。微笑能够减轻因为沉默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压力,能够让你意识到你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是一个应该有着高贵美丽的灵魂世界的人,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而这,才是一个热爱生活并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所应该拥有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什么样的微笑才最具有魅力?记得十多年前有一著名电影演员叫李媛媛的,她饰演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中的三姨太,她出镜时那一笑便有十足的韵味。究竟是什么样的韵味呢,我一时说不上来,反正每一集似乎就是为着看她那一笑。到了本世纪初李媛媛因为患癌去世后,香港作家董桥撰文说,大陆最后一位具有宋氏姐妹微笑式的演员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是的,我们从小就敬仰的国母宋庆龄以及她和她的姐妹那种气韵十足的微笑,确实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到了,偶尔会在一些老照片或老电影里看到。其实那是在传统文化底蕴里自然酿造出的一种微笑,看到那种甜甜的又矜持含蓄的微笑,就让人想到了妩媚的柳梢月色,心里漾起唐诗宋词元曲的娇韵,缅怀着江南水乡的那层迷蒙的云雾,思绪一下子浸入在久远的清香水灵的书屋中了……

写到这里,我又恍然大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这些年来,或多或少都不知不觉遗失了些什么,特别是民国宋氏姐妹的那种气韵十足给人以美好舒适和亲切感的微笑,现代人几人存有呢?建国以后,我们不停地破除旧的东西,建设新的大厦,大厦建起来了,可是一些最可珍贵的东西也被我们遗失了,再难寻找回来了。

当然,许多时候适者方能生存,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但这样的俊杰,常常是把自己的人之本性异化成了另类,丢弃了最珍贵最亲切最自然最可爱的,而且不仅没有提升人之灵魂,反而成了沉默中的大多数,连微笑都遗失了,在一条似乎是荒漠漫漫的苍凉的路上走着,而且没有多少希望可言,从而渐渐丢失了社会责任感,丢失了善良和起码的同情心,丢失了一种博大、淳朴和韵味醇厚的人文情怀。微笑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个久远而生涩的话题,更不用说那种气韵恬美、传统文化底蕴十足的宋氏姐妹的微笑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遗失了的微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