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橘子洲 悠闲的上午时光

橘子洲 悠闲的上午时光

2013-10-23 11:00 作者:绿萝 阅读量:2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拣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下,太阳很高了,天气有些热,于是将长长的马尾散开,编成了两个小辫子,没有皮筋,就把发梢一绺一绺打散,成菊花状。

1

橘子洲

橘子洲,是横陈在湘江中的一个江心屿,又名水陆洲,地面平坦,建筑与植被疏落有致,时值春夏之交,风景如画,特别作为最后一站。

早饭后,打车到橘子洲,因为一些事情,暂时不允许游客进园。这样也好,先欣赏一下美丽的湘江,也不错。

沿江边漫步,江水水流平缓,对岸的杜甫江阁在雾霭中孑然独立,杜甫在长沙贫病交加,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并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暮年且喜经行近,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在诗人的眼里,橘子洲无疑是世外桃园。

站在岸边看风景是如此的闲适,南来北往的船只于江上行驶,举起相机拍两只船的相遇,擦肩,各奔东西的照片。两只船的缘分,便是无言的目送,相遇之后,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绝不回头,各自有各自的前程和使命。而人,人比船傻,船看得淡,放得下,行的稳,人却鲜有做到。

拣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下,太阳很高了,天气有些热,于是将长长的马尾散开,编成了两个小辫子,没有皮筋,就把发梢一绺一绺打散,成菊花状,编好的麻花辫就不易散开,像是村姑,颇有意趣,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并且用其中的一张做了屏幕,自己看着,傻笑。日影渐移,这近乎偷来的半日时光,多么让人沉醉其中。

一个小时后,终于放行。进得橘子洲,放眼望去,芳草碧青,花香满园,曲径幽廊,流水潺潺,游客很少,脚步放慢些,再放慢些,我要好好享受这半日之闲。

2

橘子洲的绿

无疑,橘子洲满目皆绿,除了蜿蜒的小径小桥,所余皆绿树盎然,草青水碧,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未行一步路,人,先醉了。

草坪齐整,草儿柔嫩,真想光着脚丫,在这绿毯上跑跑步,打打滚,躺下望望天,俯身与鲜草深深拥抱,却又极不忍心,唯恐弄疼了那些碧绿。

行至桃园,桃树枝繁叶茂,枝丫上,青桃已有核桃大小,碧绿的桃上有些许的嫣红,极浅淡,一丝丝一缕缕,像是害了羞的妞妞,眯眯着眼,冲着我,微微的笑。

橘子洲以盛产美橘而名扬天下,这季节自然是看不到橘子的,橘子花开得正好,花型不大,简单雅致,五片洁白的花瓣拥着浅黄的花蕊,阳光下孤绝的绽放,若是橘子成熟时节,再来橘子洲,树上一定是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不知是否可以亲手摘一两个橘子,不吃,只闻一闻,那份满足,已是无与伦比。

园内游客稀少,静谧安然,鸟儿的欢叫就显得格外清脆,寻去,却不见,偶一下,扑愣愣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再寻着声音望去,倏地,那鸟儿却已飞远。

朱自清在他的字里写绿,用到了“女儿绿”,极生动又可人。橘子洲的绿,在我的眼里,便是岳麓山的一块碧玉了,绿的澄澈,透明,绿的清秀,温润,绿的你不忍离去,绿的你几番回首,那绿,已于心中,开成了一朵奇葩。

3

橘子洲的荷

沿着小径,一池一池的水接连不断,因有了水,这园子更显得春日之柔情无限,夏日之凉爽宜人。

碧水里,一支躲在苇丛里的白莲,脱尘而出,寂寂不语,几份庄严几分神圣,一只蹲在荷叶上凝望荷花的青蛙,欲说又止的神态。再一次想到了沈从文和张兆和,青蛙十三号和黑牡丹,在这幅图里,变成了白莲和青蛙。

青蛙和白荷,在我的眼里,只是一次偶遇,我举起相机对准他们,拍了一张照片,紧接着,那青蛙跃入水中,忽而不见。荷与蛙,即便不爱,也是有一场缘分的,至少在这幅图片里,相遇的缘分定格成永恒,照片之外,各自而行,或许今后的日子里,连一个擦肩也没有,白荷自顾自的出淤泥而不染,青蛙在深深地凝望一眼之后,跳入池中,涟漪轻漾,再也没有后来。

橘子洲的白荷,是没有故事的。

继续沿荷花池慢行,池中央,一片红荷跃入眼帘,在碧青的荷叶相衬下,莲的红,水样的娇嫩,不艳,不媚,恬淡而安静,如彤霞轻轻晕染了天际一隅,风拂过,莲茎微颤。

也许,红荷是有故事的呢。

也许也只是也许罢了,那是荷花的生活,且不去搅扰她们吧。

4

橘子洲的毛泽东塑像

第一眼望见塑像,是在塑像的背面,而且仅有头部的侧影,大部分塑像还掩映在茂盛的枝叶间,心情忽而非常激动,之前看到过这幅塑像的图片,澎湃万千。以敬畏的心,绕着塑像转了三百六十度,从不同的角度仰望一代伟人。

好帅啊,这不是我一个人说的,还有我旁边的两个女同伴,且说了不止一遍。你看啊,年轻的毛泽东,深情的凝望着一江之隔的母校,眼神充满期望,微微蜷曲的头发,再现了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年代,神态静穆中有憧憬,有自信,有书卷气,更有一种庞大的力量,将游人深情凝聚。

1911年,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到了长沙,在长沙经历了辛亥革命,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在长沙期间,毛泽东曾和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同学一起,泛舟湘江,共商大事。1920年,在长沙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5年8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挥毫泼墨,气势磅礴,在秋水长天的画卷里,展现了作者风华正茂的奔放情怀,壮怀激烈的气度胸襟,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峥嵘岁月之翻江倒海,巍巍山河之壮丽俊美,局势之动荡,情感之真挚,内心之成竹在胸,一气呵成,跃然纸上,读之,豪放自如,如饮甘霖。

毛泽东塑像,以1925年时的毛泽东为摹本,艺术的再现了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非凡气概,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外挂永定红花岗岩。

伫立塑像前,吟诵名篇《《沁园春•长沙》,阳光正好,岁月匆匆,往事不能忘。让思绪在橘子洲头凝成一段文字,缅怀,感谢,且继续行走。

5

共赏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011年5月8日下午草

相关文章关键词

《橘子洲 悠闲的上午时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