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洞游记
导读山很陡峭,石壁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洞很多。我忽然想起鸽子洞遗址把人类的历史提高到一万年前,我想像着那时人们是怎样的生活,他们应该是群居,部落式的生活,他们或许就像所谓的“人猿泰山”攀爬峭壁摘食野果...
晨起的朝阳笑得灿烂,门口大杨树上的鸟吵叫着,这------绝对是它们纵情歌唱的季节……
如此的心境,好想与伙伴一起出游野外,拥抱大自然。真是心有灵犀,电话响了----------出游喀左鸽子洞!
车在高速路上奔驰,我们的心有一种莫名的心驰神往。当所有的目标在我们的车窗掠过去又掠过去时,终于,我们来到了喀左--------文明之县、文明之城。我们先后进行的是:游景观路、吃饭、去公园、到人民广场,大约在下午4点多我们一行12人包括11岁的小叶子在内,向鸽子洞进发。路不是很远,一会功夫,“鸽子洞水利枢纽”这七个金色大字便跃入我们所有人的眼帘。
下了车,山风夹杂着水的凉气向我们吹来,爽爽的,好像未见山水,便知其灵秀了。延着蜿蜒的山路我们去寻找“鸽子洞”的入口,在一个凹口处我们迎面与水库的水面相遇,站在山口,风疏散着你一头的秀发,施以坚韧之美,好像在告知------蓬山此去无多路,心强志坚可探看!
抖抖精神,我们延着细而险的山路向前小心的行走着,绝不敢边走边看,要知道,这路在山腰之中,山脚下便是波光粼粼的水库,再往高看,要仰视才可见山顶,那高高的山顶不时旋飞着一群群不知姓名的鸟。若要观赏时,便必须驻足,大人们都好办,而娇小、俊美、而又活泼的小叶子就难了,没更好的办法,谁哥哥用一根粗粗的绳子系着她的腰,时而牵、时而拉,她也绝对的配合。说来这小吐子也很奇怪,似乎她早就知道谁哥哥要负责她的安全,中午我们吃饭时,她竟然举杯叫了一声“谁哥……”把我们笑得什么似的。我们任何人,包括她妈妈却不用管她,她就任凭谁哥牵拉着她,嘴里还不停的喊着谁哥这个,谁哥那个的。在回家时还竟然说:“谁哥你加我好友吧。”谁哥说:“我若加你好友,你不用学习了。”可她却说:“我们五年见一次面好了!”我们都乐了,后来才知道人家是想偷菜。但谁哥他们却真的成了“忘年交”。
山很陡峭,石壁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洞很多。我忽然想起鸽子洞遗址把人类的历史提高到一万年前,我想像着那时人们是怎样的生活,他们应该是群居,部落式的生活,他们或许就像所谓的“人猿泰山”攀爬峭壁摘食野果,利用这些山洞抵御着自然的寒冷和野兽的侵袭,他们的生活让我无法想像,但却承载着万年的历史,我心中为之自豪。踩着这神圣的土地,心中漾起万年的古韵,多少次的沧海桑田呀!这山洞里留着您生活的印迹……我又试想着那水下呢?那水下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站在那山路上看看神秘的水库,又看看山上的洞口。一阵风从水面吹来,亲吻着我们的面颊,为我们擦拭着汗水,我心情激荡着,就为这山水之间的风,他或许就是人类始祖送来的信息,渴望着我们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让他锃亮于现代,傲笑于盛世。此时老大的镜头正对准高天中翱翔的飞鸟,那鸟的鸣叫声在高山与水域荡……
我们只要是能进的洞便都进了,自是不必说的,但那些小洞在我们看来似乎都没什么太大的看点,我们依然在山间搜寻,忽又想起来时听说“如果水位上升,你们就进不了洞口”的话,想必洞口应在低处了,果不其然,终于看见了,急速奔过去,真是洞天石扉。入得洞中,向外可直观水域,仰头可直视蓝天,阵阵凉风从洞中袭来,淋漓的汗水顷刻便消失贻尽,感觉要多加一件衣服才可入洞中。在洞口观望还真不敢向前走,很黑很黑,再向洞壁上看,感觉这洞很大很深,时而有什么呼拉拉在飞,慕名觉得该是鸽子在飞,可待用手电一照,噢,全是一群群古灵精怪的蝙蝠,于是我更不敢进了。又联想到会不会有蛇,因为蝙蝠很像老鼠的。但既来了哪有不进之理呢,战战兢兢跟在朋友的后面,竖竖直直的站着,任凭凉风袭击我的全身。尽管里面很黑,我还是尽力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谁哥哥胆量比较大,舞动着牵小叶子的绳头说“蛇”,我们好几个人便惊吓得连蹦带喊,好像声音都凄厉了。老大真的不怕,他要儿子“小墨斗”去寻找山洞的下一层——洞中洞,小墨斗拿着手电就下去了,一个声音说“这孩子真随他爹”,又一个声音说“比他爹强多了,他爹自己都不敢下去”,大家哈哈一笑,缓解了很多的紧张,洞壁上的蝙蝠被笑声吓得四下飞腾,一会便隐匿在洞壁上贴在那里。老大拿着相机,便收住了这灵巧的身影。这山洞高十五六米,很宽敞,有很大的方石,似床、似桌。我畅想着这里是不是曾有仙人于此修道,视觉便在那石床石桌之处勾画出仙风道骨……然悠然之间,忽觉还是勿需久留,急忙找寻出口,奔到光明处,拥抱明媚的山光物态……
我们向回返,刚刚来时,有一处略微陡峭的山洞我们不曾进入,谁哥哥,小墨斗,山里红比我们走得快,等我们到那里,他们已经在那一处了。离山路要高得多,谁哥哥像美猴王一样在那里做着动作。让我幻想起如果下了雨,雨在山壁流下,就真的成了水帘洞了,但雨天我们是绝不敢来此处的。我们继续向回走,老大说要去刚一进山时的山凹口去挖化石,我们便加快了脚步,到了那里还真的挖到了已经石化的骨头,这更让我们感知鸽子洞遗址的真实所在。拿着这些化石,我们走出了山凹口出来了,下了山坡就可以坐车回返了。可山里红和小墨斗的话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好大的悬念。他们说————在水帘洞里听见有一个老女人在说话,说的什么听不清,只是觉得语音很平稳。我想着,不知这老女人是谁,是佛、是圣、还是仙呢……?
下了山,我进到“鸽子洞水利枢纽”里面看,看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水域。归巢的鸟在水面的空中翻飞着飞向山涯,此时夕阳正斜照在水面上,给水面涂上了一层橘红色,吸引着你的视觉,刺耀着你的眼球……
鸽子洞神秘的色彩于此刻更浓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