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哭是一种文化

哭是一种文化

2013-10-23 23:35 作者:艳燕砚 阅读量:3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其实,不管哪种哭,再哭过之后,我们应该去享受哭的艺术,去体会哭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熟!

哭是一种文化,在同样的哭声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意义的内涵.

譬如,人因为伤感而哭泣,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哭。初二那天是外婆的三周年,因此,难免要哭,算是对故去人的一种寄托。同样的地点,去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面对一个坟墓,哭的却是不同的含义。母亲的哭,只看泪落,却不闻其声,但我知道她心中的痛楚,这些年来,送走了多少亲人,眼泪几乎快哭干。五姨的哭,痛哭失声,凄凄惨惨,外婆没有儿子,就五个姑娘,五姨顶了外婆的门,招赘了过门女婿,五姨生性懦弱,许多无奈,许多悲哀,无处述说,外婆的走对于她来说有说不尽的伤痛,她哭着自己无奈的人生选择;哭的最痛心的要数四姨家的姑娘,并不是因为和外婆很亲,而是因四姨刚刚离开我们没多少日子,我想哭声中因四姨的原因要占多数;三姨的哭最有特色,她拉长着哭腔,声音时高时低,时缓时快,无限悲伤地吟唱着外婆这一生所受的苦,让正在走神的我也不禁悲恸不已。我想,这样的哭,即使是旁观者也会被感染落泪。

本来,哭就是哭,我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呢?这还需要追述到九七年父亲去世时。那时我还未成家,与四叔家两个姑娘坐在一个送行的车上。起初,只是我在哭,过了一会,快到四叔家那条街的时候,两个姐姐哭的好伤心。当时我还想:姐姐们和我父亲真亲啊!过后,我和母亲说起此事,母亲说:“那怎么是哭你父亲呢,她们在哭自己的父亲,你四叔身患癌症,来日无多,她们在哭你的四叔。”哦,难怪走到那条街上才哭起来呢。至此,我对“哭”才有了不同的认识,晋中文联的陈瑞老师给我用一句话做了总结,那就是:都是坟前同流泪,谁知伤心各有主。

伴着哭声,我们赤裸裸地降临人世;又伴着哭声,我们无所牵挂地撒手人寰。是哭把我们带入了这个世界,还是哭,把我们带出了这个世界。哭,俨然是一首歌,贯穿人短暂的一生。

关于“哭”的内涵,过去在不同的文字中也有所感触,曾经在读《老残游记》的时候,发现作者自序中,通篇写“哭”字,只觉奇趣,而不知作者的沉痛心情。随着年岁流逝,才知道其中“愁”字了得。后来,读每部伟大著作,喜笑怒骂,归根结底似乎都是一个“哭”字。作家的愤世嫉俗,诉诸笔下,就成了血泪文字了。

李商隐的《哭刘司户?》,诗人视刘?为“师友”,刘?最后死于冤屈,怎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写到诗的五、六两句,就扣住题面,写诗人痛哭情状。遥隔大江,只有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沉冤难诉,死不复生,惟有捶胸痛哭。长恸之后,痛定思痛,这首诗,整篇都浸透着诗人的泪水,贯穿着一个“哭”字:开始是呜咽悲泣,随后是放声痛哭,继而是仰天悲号,最后则又变为抽噎饮泣。读完全诗,仿佛诗人的哭声还萦绕在我们耳际……

再者,文学家们笔下的剧本,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以还是闹剧、滑稽戏,哭是不可避免的,感人之处还是哭。文学家为什么爱“哭”?难道他们都神经脆弱、多愁善感?不,他们哭的是“人生”。伟大的文学家,哭的不单是自己的命运,而是人类的悲哀。因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人世难逢开口笑”,“文章何处哭秋风?”无论是司马迁的受宫刑、屈原的江岸行吟、李白的流放夜郎、曹雪芹举家食粥、以及闻一多的含冤饮弹、郁达夫的魂断海外、老舍的投湖、吴晗、邓拓、傅雷、闻捷的惨死……

远读小说,近看电视剧,“哭”的最高境界要数三国刘备。妇孺皆知的“刘备哭荆州”已世代流传,都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这句话好像有点贬低刘皇叔的意思。确实,不管在书中还是在电视中,我们看到刘备痛哭流涕的场面不少,大多数人看来这位汉朝皇叔简直就是个窝囊废。然而,刘备最终却能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与他的善哭是分不开的,刘备的哭是一门艺术,他的每次落泪都取得了很好的政治效果,他的哭也很好的弥补了自身文才武略之不足。

“哭”不仅是个人内心情感无遮无拦的释放,更是感情的真诚流露,它还是笑的升华。当然,有一种“哭”,则是表演式的,比如猫哭老鼠式的,用辣椒粉抹眼睛的等等。还有一种哭,则是干嚎的,比如有的哭丧妇替别人哭,别看当众人面哭得天昏地暗,转过身就马上笑了。

说实话,一个人要开心地笑,很轻易做到,而真正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特别是有的男子汉,宁愿流血不流泪,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感情隐藏得太深沉了,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动情地哭,我想,他的内心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伪的。对于男子汉的哭,在前段时间热播的《士兵突击》这部戏中,得到了很好的演绎,我连续看了多次,跟着剧中人哭了无数次,明知道那是演戏,还是无法控制自己。这部电视剧感人的地方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许三多的哭了!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许三多,在修理车间里,你在哭什么?是哭泣班长对自己痛责?是五六一对自己的呵斥?在我看来都不是,那是你在哭自己,发泄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爆发点罢了!不是在哭泣中化碟,就是在哭泣中死亡!许三多的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和史今分别之哭了,他那歇斯底里哭声和着史今低低的抽泣,不正是男人和男人之间最强的对话吗?“士为知者死”,从许三多那歇斯底里哭声中,我听到了那样的强音!我相信,在战场上,能为史今挡子弹的,一定是许三多!史今那低低的抽泣是在压抑自己的情感吗?不是,那更是一种吟唱,唱着他对军队,对战友的深情!

其实,不管哪种哭,再哭过之后,我们应该去享受哭的艺术,去体会哭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熟!亲人的离去,哭吧!用我们最嘶裂的呐喊,用心去哭,不要吝惜自己的泪水,吝惜自己的形象,用所有去表达我们对亲人的爱,对亲人的情!感情的挫败,哭吧!因为哭是我们做为一个正常人所能体现出来的最真实的情感写照,最起码让我们知道,原来感情是这样子,是这样的伤害人心,至少再哭过之后,让我们成熟,让我们在将来的生活中知道怎么样去选择爱,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活的压力,哭吧!哭着告诉自己,我会做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突然想哭,没有悲伤,没有欢乐,时间日复一日地流逝。一切都原地不动,一切都有条不紊,一切都安静祥和。突然想哭,我的淋漓不再,我的锋芒不再,只剩下颓败。曾几度心死心碎。谁能借个肩膀让我哭?哭个肝肠寸断,哭个酣畅淋漓。生因何而生?死因何而死?苦苦地追溯,谁与我同行。谁肯借个肩膀让我哭?哭个昏天暗地,哭个死去活来。悲因谁而悲?欢因谁而欢?谁肯暂停脚步?静静地听我哭,哭得鬼神动容,万灵同泣。

2008年1月12日于陋室

相关文章关键词

《哭是一种文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