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老李从端饭碗到造饭碗

老李从端饭碗到造饭碗

2013-10-21 19:04 作者:文山 阅读量:2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通过他在平时工作中所做的一件件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实事,大家不得不从心里佩服他,对他更加产生了几分敬畏和尊重。

老李现在是老总,而且是一家赫赫有名的大型矿业集团公司老总,麾下群雄云集,人称聚贤公司,旗下子公司十几个,实为枪兵强将的企业团队。但不管他公司再大、如何兵强马壮、官位再高,我们还是习惯性的喊他老李,觉得这样称呼一来亲切,二来怀旧。一说起怀旧,有人就会说:“老李,过去不就是一个普通打工者,只是近几年才修成正果。

的确,老李初来矿山连一个正式工都不是,就是一个农协工。但老李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而气馁,他认为出门打工是求财不是求气,就有些气愤只要看在钱的份上不就轻松过去。他坚信只要凭智能、本事、劳力任劳任怨工作,用一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这行事业就不愁在这行事业上发不了光、挣到钱,只要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这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呢?只要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协议工有咋了我才不在乎而且我还要跟它一协到底。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他认定了这行事业后就在这行事业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的埋头苦干。在工作上听从安排,绝不讨价还价拉稀摆带;在技术上虚心请教、耐心学习、刻苦钻研。通过干中学、学中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全面提高技能技术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尽早尽快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井下工。通过长期持久的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了井下工作面的骨干,比起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部分同事,他基本上可以当他们的师傅。

一天一分管生产技术的领导来井下视察,发现他操作灵敏、动作熟练、反应快捷。再一打听得知他勤学肯问,不怕吃苦,是一把采掘好手。事后慧眼识宝马的这位领导提任他为生产班长,从此他成了第一个协议工班长。那些正式工班长对他另眼相看,然而他任然不管不顾的办他的事,干他的工作,尽心尽职的搞好班组管理。他认为班长虽小,但也是一名基层领导,万丈高楼还得重地起。他觉得干任何一行都得学,这当领导虽说是为人民服务,但也应拜师学艺。他很虔诚固执地拜那位生产技术领导为师,本着尊师重道的传统,没有拜师礼他就经常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到师傅家帮助跳水、砍柴、洗衣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久而久之他虔诚与固执打动了那位领导的心。常给他讲一些采掘基本知识,并借一些技术书籍给他看。他边读边背、在理解分析中增强记忆,对不懂的就划上记号一起问师傅,并把他那些学到的实用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

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的提高技能技术、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但他还是任然不摆架子不老资格的勤学苦练,吃苦在前、团结全班同事亲如兄弟。有什么相对危险困难之处,他让同事站在他后面为他看着安全,自己向前处理。获得什么成绩他总是归功于全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还特别指出张三李四也努了不少力,有意培养班组骨干,为自己管理拓宽空间,增加人脉指数,在班里形成一股合力,不断全面推进全班生产任务又好又快又安全的顺利完成。几年下来他所带的班,分别被公司车间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青年突击队班、技能技术标兵班。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生产先进、安全先进、青年突击手等诸多荣誉。但他不骄不傲,从不趾高气扬,总是和蔼可亲的低调行事,和全班员工打成一片凝成一股纯,使之全班的各行生产任务指标完成率年年都在全车间前矛。

公司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绝不浪费人才资源的战略,破格提他为协议工采区工段长。主管一个采区的安全生产,于是他更加努力工作以回报领导和群众对他的信任。他工作上不但更忙更累,而且业余时间还要抽更多的时间来从理论上、技术上、管理水平上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然难以服众。这不,一次他安排好各个工作面的工作后四处巡视,来到一工作面正遇着头顶垮塌,班长见他来赶紧叫另一个员工退下,请他上前指点帮助并一起度过垮塌区再走。其实明是请他指点,暗地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是在考他飘浠过难的本领。谁知苍天不作美,好像有意要和他作对,就在他干的这边越垮越凶,他左看看右瞧瞧,其他人也把他看看,他再敲敲帮、问问顶,当机立断的安排马上打刁栓,并快速在刁栓上垫上排柴,把垮下的沙石暂时挡住,排柴还没垫好又是一网沙石垮下来,眼看头顶越垮越高越垮越多,刁栓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是这工程运输大巷穿不过去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进展,大家都为这现状捏把汗。他见机行事立马在巷道帮子的硬岩石上刻一箱窝位置,并比好高度叫后面打杂人员把砍好的箱按高度快速锯好拿来,他又比好一长度叫人把砍好的梁头锯好拿来,在他的指挥下大家眼急手快的将锯好的梁头一头搭在后面架好箱的旧梁头上,一头搭在岩石箱窝上栽的箱木上,在头顶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再在平面上垫上排柴与刁栓一起共同承受垮方压力,起到一个双保险的加固作用。一切完成后,大家退在后的面安全处缓口气,头顶上又轰的一声,一大网沙石垮下来,此时巷道平安无事,大家稍稍作片刻休息后,又马上出的出方、砍的砍箱木、劈的劈排柴,齐心合力的快速把正规的箱架好,总算安全快速的度过垮塌区。事后有人问他那是架的什么箱,他回答:“也可以说是半边箱或半节箱”但至于在关键紧要关头用什么箱不能死板硬套,要根据现场环境、垮塌情况审时度势的灵活运用,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安全顺利的堵住垮方就达到目的。通过他在平时工作中所做的一件件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实事,大家不得不从心里佩服他,对他更加产生了几分敬畏和尊重。但他并不为之停止不前,还在不懈的努力追求、拼搏、奋进向着那事业更加闪亮的光点迈进。

公司本着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有意培养和大胆启用中青年干部用人战略思想,特批他由协议工转成合同制工并派他到外地学习采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他毕业回矿后,公司任命他为车间一把手。他带领车间领导班子在公司的领导下,提倡团结尽职、开拓奋进的团队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和部下,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生产第一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打官腔、说假话、办假事、老官架子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全车间很抓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技能技术的教育培训,鼓励员工勤学苦练各种技能技术知识,开展岗位技能技术大比武,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员工提到班组长以及更高的管理岗位上担当重任,大大的激发了员工努力工作踊跃上进的的积极性。使得全车间的生产任务和各项指标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台阶进档次,年年评比都在公司的二级单位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公司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嘉奖与好评。后来由于金融风暴,公司下一主要生产车间受到严重影响面临倒闭,公司研究决定将这个车间与他所领导的车间合并,由他全权负责经营。他接手后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经营管理,发扬两手都要硬、都要抓的拼命拼命三郎精神。努力培养部下,把一些常务工作尽量交给他们处理,在自己把握大局的情况下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自己腾出身来抓一些大事要事难事,做一些爬坡上行,稳步止滑的计划和决策,努力使合并后的车间走出困境。在他的带领下,全车间干群艰苦奋斗全力拼搏下,终于使合并后的车间走向正轨并初见成效。从此他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近年来地方政府唱响工业强州强县的凯歌,在尽力引进外资的情况下,对一些地方小型矿山进行整改整合,尽力减少小型矿山的安全隐患和资金技术实力不够的困苦。使之各股东在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情况下合力经营,成为有资质、上规模、讲规范的矿山企业,共同创造互赢。但是整合后的公司没有带头羊,这时分管工业的政府部门领导想到了他,三顾茅庐的把他借调过去当掌舵人。他上任后大刀扩斧的边抓生产边抓基础建设,一切按矿山行业安全规章制度运行。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实践观指导生产,不断的把企业做大做强,致使整合后的公司很快就成为地区内最大的民营矿业集团公司。既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各股东创造了效益,还为农民工和社会无职人员提供了饭碗。

如今,只要是知道了解他的人,一提起他,都为他用一身的心血不断为事业努力拼搏奋进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从一个端饭碗的人奋斗成一个提供饭碗的人,并成为这个行业的闪亮级人物而赞叹不已。

相关文章关键词

《老李从端饭碗到造饭碗》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