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

2013-10-21 18:57 作者:带雨的云 阅读量:17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第90篇

——根据书信修改的书信体散文

……上次那封信,因为略有些激动嘎然而止;对不起,让你“深感遗憾”了。

几十年来,自己多数时间是个“旁观与旁听”者,默默立人身后,不爱张扬。所以,惊涛骇浪中“不湿鞋”,没有自己得来“切肤之痛”,仅仅是旁听中的感触、体验、推想而已,不过是:“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悲。”而已,于是“任那堪悲情、化作絮絮语”。

入校时有同学问我多少岁,我要他猜,他竟猜我28岁。大慨就是因为我个性内向、少言寡语、暮气沉沉、老气横秋。其时“芳龄”才二八,十六岁也,整整被估多了一轮。

不声不响惯了,演出后首长接见,大家都往前挤,独我在最后最边,照片里找不着我的踪影。有次幸运,你猜怎么着?——看得见半个耳朵,从位置判断一定是我的那侥幸耳朵的一半!

我佩服人家开朗,但只能佩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学校时,一次音乐考试竟然因为紧张而一开口就笑了起来,我只好低头接受批评。期末考是乐理,笔试得了满分。老师惊奇地表扬了我,没有再一次无地自容,却是脸红了!

《革命史》期末考,正值布置了“洋皇帝”斯大林的灵堂,紧张中还添了许多肃穆。我胳膊上为大元帅系了黑纱,他两撇庄严的胡子却“吓”得我背熟的答案居然不翼而飞。

幸好袁老师和颜悦色我才终于完成这次口试。佩服M,他脸不改色心不跳,绘声绘色地把电影故事编派进了《革命史》的答案中。

一次语文课老师要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雨来没有死》,我眼帘低垂。不料弄巧成拙,老师偏偏“相”中了眼帘低垂又一向运气最糟糕的我。七十分之一的运气被我“独占花魁”。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在学校六年的日子,已经够了半个“乡”里人,我常思念“乡”的往事。

一向病病歪歪,原以为早要见——唉,洋祖师爷马克思可是不会见我的。其实我对得起他,马列主义课还得过满分,他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我也相信,连现在还信,惟不太信“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

那时曾想,共产主义怎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呢?(后来才改成“按需分配”),难道不会有人少劳多得吗?老师说,人的觉悟提高以后不会贪得无厌。我想想也对,虎狼吃饱而知足,共产主义者哪能比虎狼还不知足呢。于是我信了。

可是一个又一个冬去春来、春来冬去之后,我又对共产主义半信半疑了。

事实证明不算多疑,大贪官腐官中的哪个不是马列的高足弟子,他们早就是谆谆教导和改造别人的人,觉悟水平够高的了,可是一个个怎么竟成了社会主义的大蛀虫,而且是左一个右一个,把女人搂在怀里的淫棍呢。

工农群众中许多尚不能温饱,不少人连一个老婆也没娶成。导师马克思老先生如若醒来,他该如何修改那“按需分配”的理论哦?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些极欲者是因为饱暖,还是因为饥寒才“思淫欲”“起盗心”的呢?我不明白。

有些高高在上者恐怕连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也不信,更别说辩证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了。背叛啊。一些高官还专门去名寺宝刹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呢。脸皮稍薄一些的便由秘书、部下、家属替代,或者留下一丝遮羞布,把庙门紧闭,偷着在菩萨面前跪跪拜拜、烧香磕头。

高足弟子们居然也不怕老马开除自己。还有人则在家里设神龛,不供马克思、毛泽东,也不供岳飞、关云长,而供财神爷赵元帅。嗨,还不如我这个接受他们谆谆教导的小百姓呢!

还有为保命升官而走“鬼城”、奔“黄泉路”、探“鬼门关”、闯“阴曹地府”的。不知道他们以后去了黄泉,马祖师爷是不是承认他们,会不会找他们算帐哟。

我没有拜马克思,可也没给菩萨磕过一次头烧过一柱香。一次旅游参观,和尚随手把门关紧,门帘拉上。我一看见满地的莆垫,猜想是那么回事便赶快掀帘开门退了出来。

千万别误会,绝不是说我比马克思和马克思的高足们还要高,乡俗之见,听得多而且无所求而已,我就曾经被批评“不求上进的人”。

我对老马的主义虽然不够诚心,也还算对得起他,有时甚至“自鸣得意”,觉得比他的子弟还“虔诚”“笃信”一些。

中山先生也不会搭理我。中学时学《公民课》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我纯粹是应付考试能够及格而已,还早忘得一干二净。那时年纪小,也许孙先生会原谅,骂我一句“乳臭未干”拉倒。

还是回头说身体。今年晨练大打折扣,起晚了、跑慢了、路短了。但我一直坚持,大年初二也跑,一向病病歪歪还能到这把年纪,我知足矣!

在校时体育课最糟,凭良心讲应该不及格。有次跳箱,怎么也不敢跳。难为夏老师大热天为我补考,可还是过不了箱。无奈中老师只好让我在草垫子上翻个跟斗。现在回忆时都应当脸红。

30年前一次不小心摔个跤,竟有人咧着嘴耻笑:“走路都会摔跤,还有什么用哦!”我本来就十分自卑,人家不仅仅不表示同情,还“雪上添霜、六伏送炭”,好悲哀也!

后来“友人”回国观光,听说我七十五分钟能跑万米,他走路已经跌跌撞撞,当然就怀疑我是吹牛。几十年在一起曾经互相“大眼瞪小眼”的,遗憾,他居然不知道我从来不吹牛。

跑龄九年了。也许是悟到了年岁不饶人,生命需要我急起直追;也许是“年老万事休”,没了工作压力;也许是被人撞伤后行路难看;也许是人老了脸皮厚,不怕人家笑话;也许是怕生了病看病难。于是六十三岁从头越。

老了!“天苦有情天亦老”,何况人乎,更何况我这个不中用的人乎。菜贩同志30年前就已经称我“老爷子”。

你来信劝慰我说,不要羡慕别人有钱。谢谢老班长的劝勉。我一贯俭朴,戴着资产阶级家庭出身“帽子”的那年代就很俭朴,现在则更是俭朴中带了马虎。

曾记否?毕业鉴定中我的优点就是“生活朴素”。一位同学说我几年“一贯制”的穿“鲁迅鞋”。我没有考证过,也许这位大文豪确确实实是常穿力士鞋。

嘿嘿,几十年里“可以改造的剥削阶级子女”是假的,其实,我是个“力士鞋阶层”。老父白白的留给了我一顶空帽子,可悲也。

“可以改造好的剥削阶级子女”对我可是个莫大的鼓励,比“孺子不可教”幸运了许多哦。

老班长,向你汇报,现在我还是亲近多年“老相好”,不乐意穿皮鞋。如果重作鉴定,该是“生活俭朴”加上“马虎”。一次鞋底鞋面闹“分家”居然没发现。

“笑贫不笑娼”的氛围中,难免有过失落,可并不是想享受,如果天上落给个“大馅饼”,我也决不会挥霍无度。

我决意知足常乐,不要玉食锦衣,更没想过堆金积玉!没那种奢望,那是“大人”们的心愿。老同学放心,我既然无所求,便决不会有利令智昏的非分之举;我信东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谢谢鼓励,一定牢记你的提醒:“知足常乐、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并回赠一首:

书画琴棋诗酒花,古人日日不离它;

如今老翁更颠倒,柴米油盐酱醋茶。

相关文章关键词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