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安乐山上红颜魂

安乐山上红颜魂

2013-10-23 10:46 作者:西风 阅读量:24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余杭镇东门外的文昌阁和“小白菜”墓,是杭州闻名遐尔的名胜古迹,四乡过客到此小憩,都要话提当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津津乐道久说不衰……作者将诗文与史实结合,使得文章具备了形象感与真实性。

晚清时期的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曾是轰动当时朝野的一件奇案。一百多年来,艺术家们曾多次将这千古奇冤搬上舞台和银屏,至今令人扼腕叹息,津津乐道。

“小白菜”墓在杭州西郊余杭镇安乐山上,从杭州市中心乘公共汽车西行约五十分钟左右,就能见到安乐山上密林丛中灰白色的安乐塔。在山麓车站下车沿着蜿蜒的山道,便可登上郁郁葱葱的安乐山。山不甚高,原名为桃花山,因吴越王子曾在此地养病,故改称为安乐山。山上有吴越时所建古塔,高四十米左右,人称安乐塔,游人可沿螺旋形砖梯远眺杭州西郊绚丽的田野风光。“小白菜”墓就建在山背竹林畔,这是八十年代由当地政府依据原文昌阁原貌的墓冢重新修复的,墓碑上刻有“小白菜”出家后的法名慧定,两边题有当年余杭古镇中一位董姓秀才的两首龛诗,诗曰:

(一)

自幼持斋愿守贞,此身本不恋红尘。

冤缘强合皆前定,奇祸横加几莫伸。

纵幸拔云重见日,几经万苦与千辛。

略将往事心头溯,静坐蒲团对碧筠。

(二)

顶礼空皇了此身,愤愤悔作不平鸣。

奇冤几许终昭雪,积恨全消免覆盆。

泾涓从来终有别,是非谁谓竟无凭。

老尼从此真离脱,白水汤汤永结盟。

“小白菜”其人娘家姓毕,名秀姑,嫁夫葛品连后,俗称葛毕氏。据余杭古镇父老口碑相传,葛毕氏身材窕窈,面貌秀丽,肤色白净,眉黛流芳,可谓绝代佳人!由于她常年穿着一件土织的绿棉绸衫,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白肤绿妆,美不胜收,宛若一棵水灵灵的绿白分明的小白菜,故有“小白菜”的戏称。久而久之其名不为人知,而“小白菜”之名却传遍了全镇,令十里八村的人们一睹为快。她和丈夫葛品连墨守成规为了生计,租赁当地举人俊朗洒脱才华横溢杨乃武的一间旧屋开了豆腐店,起初夫妻两人和睦度日,但无生养。葛品连经常到乡下用豆腐换黄豆,俊朗多情的“小白菜”和才貌双全的房主杨乃武多有接触,日子久了难免相互产生绵绵爱意。而县令刘锡彤之子乃花花公子,早有夺取“小白菜”的非分之想,见情生妒,便借葛品连暴卒之机,以厚禄唆使爱财如命的葛母诬告杨乃武通奸谋杀其子,遂酿成冤案。后来杨乃武之姊赴京滚钉板告御状,又有同年相助,加之为朝廷派系斗争所利用,此案终得大白。久陷冤狱的“小白菜”与杨乃武出狱后,并未喜结连理:杨乃武到上海的《申报》当记者,伤痕累累的“小白菜”则回到老家居住,回忆往事夜不成寐。而当地一些浪荡子弟常用石块抛砸她的住房,流言蜚语更是不断地中伤这位美丽可怜的少妇,万念俱灰的“小白菜”无路可走,便在当地准提庵削发为尼,取法名慧定,自此这位漂亮多情的少妇遁入空门了,开始了诵经念珠的生涯。她死后,由门人孙洪增氏在余杭镇东门外文昌阁边造墓立碑,墓冢由六块约一米高尺把宽的青石板砌成一个六面体的石塔,上筑一个石顶,顶上有石珠一颗,顺着六条石脊而下,有六只飞檐翘角,正面的石板上即刻着文前所录的囊括“小白菜”生平和节操的两诈诗。

早在六十年代前,余杭镇东门外的文昌阁和“小白菜”墓,是杭州闻名遐尔的名胜古迹,四乡过客到此小憩,都要话提当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津津乐道久说不衰。“十年浩劫”,“小白菜之石墓竟被推入运河毁弃,令人生憾!后经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寻找,觅得当年坐化用的荷花缸一只,由于原址公路拓宽已成路基,便用青石仿制原形移至二百米外的安乐山上,作为古迹保存供游人参观凭吊……面对整旧一新的“小白菜”墓,面对缄默无语的安乐山,我和众多的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样陷入了凝重的沉思.{全文约150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安乐山上红颜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