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甘美如饴哈密瓜

甘美如饴哈密瓜

2013-10-21 18:57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28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哈密瓜还可依据成熟期分为早中晚三种。从每年的6月底到10月初,是哈密瓜源源不断上市的黄金时节,市场上到处可觅哈密瓜的踪影,此时哈密瓜可谓价廉物美,只需一块钱即可购得一个十来斤重的瓜!

新疆盛产瓜果,其种类、质量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全茅。故新疆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瓜果之乡的名副其实: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满树挂,叶城的果子不开花(既无花果),库车的石榴个儿头大。这一美誉,自然同驰名中外的哈密瓜紧密相连。

据专家考证,新疆种植哈密瓜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干燥少雨的气候,夏季的炎热和昼夜温差的悬殊,决定了新疆瓜果的甘美如饴。之于哈密瓜,史书上的记载俯首皆是。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这样写道:“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吐鲁番,瓜果盛于哈密”。又称:“爪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由此可知,哈密瓜的产地源自于新疆哈密。清代诗人肖雄赞道:“更有甘甜黄玉软,骆驼筐篚贡天家”。从清初起,哈密瓜便被人们用骆驼驮运,穿越茫茫戈壁运往京城的皇宫,成为皇帝钟爱的水果。张寅在《西征纪略》中这样描述:“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背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如此情形,并不亚于唐时从江南给唐玄宗、杨贵妃万里飞马贡荔枝。

哈密瓜实际上就是甜瓜,这种古称为甘瓜的甜瓜,维吾尔语为“库洪”,即甜香之意。说起哈密瓜名的由来,还有一段趣事:据说盛暑时节,紫禁城里的康熙皇帝热得大汗淋漓,焦渴难耐,便让内侍上些瓜果。康熙品味着甜瓜,不住地赞叹,并问内侍瓜为何名,内侍只晓得此瓜为哈密郡王所献,便顺口回奏叫哈密瓜。在清代的所有皇帝中,几乎都饱尝过哈密瓜的口福。而过去被列为贡品的哈密瓜,早已成为平民百姓消暑解渴、招待客人的庸常之物。

新疆多沙漠、戈壁和雪山,而沙漠边缘和腹地的块块肥沃的绿洲,正是种植哈密瓜的理想之地。除哈密外,伽师、精河、若羌、和田等许多地方大量盛产哈密瓜,其中与哈密相邻的鄯善县所产的红心脆,质量最佳,成为珍品中的珍品。故新疆有“新疆甜瓜甲天下,鄯善甜瓜甲新疆”一说。该县几乎终年不雨,绿洲由天山雪水哺育而成。此地夏日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冷如初冬,昼夜温差甚大,当地人夜里睡觉需盖厚被。因此处独特的气候,所产的红心脆奇甜无比。红心脆甜瓜色如晶玉,甘美肥厚,芳香醇馥,细脆爽口,吃上一芽,双唇宛若涂上了一层蜜糖。据说此瓜是中南海招待外宾的珍品,在新疆世面上并不多见。除红心脆外,比较出名的哈密瓜品种还有很多,比如黑眉毛蜜极甘、炮台红、哈密加格达、白心脆等。

哈密瓜还可依据成熟期分为早中晚三种。从每年的6月底到10月初,是哈密瓜源源不断上市的黄金时节,市场上到处可觅哈密瓜的踪影,此时哈密瓜可谓价廉物美,只需一块钱即可购得一个十来斤重的瓜!因早熟和中熟的哈密瓜接受日照不够充分,糖份积累较少,故不十分甘甜,所以当地人更喜食晚熟的哈密瓜。时至暮秋,收获晚瓜的时节到来了,瓜农们喜不自胜地采摘哈密瓜,新疆的每一条公路运载哈密瓜的车辆往来不断。有商业头脑的瓜农并不忙着出手,为了使瓜卖个好价钱,他们将哈密瓜用网袋兜起,悬挂在贮藏室内,如此可保存到次年6月。取下剖开食用,依旧新鲜如初。到得十月,新疆人家家户户采购和收藏哈密瓜,少则近百个,多则数百个。当地人存放哈密瓜很有讲究,先将瓜摆放在阳台上晾晒数日,然后在床铺下或闲置房间的地板上铺些干爽的麦草,之后瓜蒂朝下竖着码好,切不可本末倒置,否则瓜极易腐烂。隆冬腊月,尽管门外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屋内却温暖如春。一家人躲在房间内围着火苗跳跃的炉火,一边谈笑一边品尝哈密瓜,此情此景,自有一番妙趣。在漫长的冬日,围着火炉吃瓜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新疆寻常百姓家最常见的情形。这就是说,新疆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新鲜甘美的哈密瓜,当然,由哈密瓜制成的瓜干和瓜脯,因甜润可口,味道芳醇,也为人们喜食。

新疆哈密瓜,是大自然和当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杰作。同丝绸之路一样,人们一提到新疆,就会谈及甘美如饴的哈密瓜。新疆是哈密瓜的故乡,伴随商业的繁盛和交通的便利,哈密瓜早已走出了新疆。如今内地市场上随处可见哈密瓜的芳踪,古代进贡皇帝的珍品,寻常百姓亦可一饱口福了。(全文约164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甘美如饴哈密瓜》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