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高原哨所

高原哨所

2013-10-24 03:27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3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几位年轻的战士将她搀扶到隔壁的房间休息。望着她苍白的脸颊与纤弱的身躯,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落泪。当我朗诵完即兴创作的诗歌《高原的太阳》,止不住潸然泪下。

那次难忘的经历发生在1990年的夏天。我的脑海依旧清晰地保留着我在西昆仑山那座永远被风雪封锁的哨所,虽然仅仅在那里栖息一个夜晚,但却成了我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部分。

你可以想象得到,我们一行二十人在抵达海拔4000米大本营时兴奋的情景。面对寂寞的雪原和冷澈的月光,我们围坐在通红的篝火旁,任温暖的火光舔食我们旅行的疲劳。然而第二天,队伍又少了五个人。强烈刺眼的太阳辐射和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使他们被迫下山返回乌鲁木齐。面对坎坷崎岖的山路,我们行进在晶莹的雪原上,那无限的苍白和壮丽,使我们乏味的旅行增添了无尽的奇险。作为这支队伍中唯一的女性,乌鲁木齐话剧团的甜嗓子冯丽娟可谓祸不单行。首先是太阳的强辐射,给她那双妩媚的眼睛罩上了一层黑圈;其次是强烈的高山反应,使她美丽的脸嘏灰白如纸。但小冯执意到达喀喇昆仑边防哨所,给那里驻守一个排的官兵,真情献上自己甜蜜的歌声和问候。

我们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喀喇昆仑山顶上那神圣的哨所了。排长带着十几名战士轻盈地走到我们中间,取走了我们肩上的辎重,而几乎处于昏迷状态的队员小冯,则被人高马大的排长背起来。我们一行气喘吁吁,胸腔内的肺如同炸裂一般难受,仿佛高原的空气已经凝固,双脚像罐了铅似的沉重。但面对墨蓝的苍穹和那醒目的国防绿,以及军歌滴落在天边雪野的雄壮与粗犷,大家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无所畏惧的潮水。

我们终于走进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哨所。站在巍峨雄浑的喀喇昆仑山上,我们和哨所的全体官兵共同进餐。八月的喀喇昆仑,依旧是寒风彻骨的冰雪世界。战士们将军大衣披在我们瑟缩不止的身上,在那洁白冰雪块垒砌的白玉般的宫殿里,我们享受着人世间至美至纯的质朴热烈的欢迎。我们中间摆放了水果罐头、烈性白酒和冻馒头。排长黎黑的脸庞代表了高原坚毅深沉的性格,他说,哨所一年四季吃不到蔬菜,用直升飞机运到这里便冻成砸不碎煮不烂的石头。说这些话时,官兵们眼里流溢出干涩的泪水。我们在黯然中完成了海拔5300米高原上庄严的误餐。

从下午到深夜,军民联欢的喜悦一直回荡在这片神圣的雪域。诙谐洒脱的热合买提,同小冯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莆,翩翩的舞姿,激越的旋律,博得卫士们一阵阵如涛的掌声。沉积的雪原,溶进了人类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泉。小冯尽管脸色十分难看,但依旧顽强地唱了一曲又一曲,直到一头晕倒在洁白的雪地上。几位年轻的战士将她搀扶到隔壁的房间休息。望着她苍白的脸颊与纤弱的身躯,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落泪。当我朗诵完即兴创作的诗歌《高原的太阳》,止不住潸然泪下。在荒凉而神圣的高原,我看到了人类无所不及的无穷的挑战恶劣环境的非凡勇气。

在和喀喇昆仑哨所官兵座谈时,我的太阳穴像有无数条皮筋在用力地抽打,呼吸的急促使我差点昏眩过去。排长说在1968年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一位年轻的江苏籍战士,在寒冷的冬雪之夜冻成了永恒的雕像。当换岗的战士赶来时,他紧握着手中的冲锋枪,嘴角挂着凝固的微笑,身披洁白冰冷的雪花,将无畏的灵魂溶进了苍茫的雪域高原。这张悲壮惨烈的照片,曾经刊登在《解放军报》上。排长说在这里的官兵一年换防一次,下山之后,他们的身心由于特殊的环境造成诸多疾病,如心脏病、关节炎、视力减退……他说这里的生活单调而乏味,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唯一的消遣是打扑克,一年下来一个排的官兵,要用坏二十多副扑克。在冰雪上摔交是他们真正的爱好。你可以想象得到,这里实际上同外界几乎失去联系的封闭世界。我们的到来,得到如此真诚而隆重的欢迎不足为怪。

告别喀喇昆仑山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官兵们列队热烈欢送。受宠的小冯面对一双双异性大手有力的握别,竟然难过的失声痛哭。排长说她是喀喇昆仑哨所设立以来唯一出现的年轻女性。小冯的行囊里塞满了战士们赠送的各种各样冰雕的花朵,尽管无法带下山去,但这盈盈的冰清玉洁的情怀,令我们无限的自豪与感伤……156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高原哨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