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与人生
导读得忘却是崇高之本。所罗门曾说:“不报宿怨乃是人的光荣”。英国培根也曾指出:“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于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愈合的”。台湾作家罗兰也曾强调:“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它是由修养和自信,同情和仁爱组成的”。
人们对记忆很重视,而对忘却不在乎。人生需要记忆的固然很多,但需要忘却的也还不少。譬如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工作中的互相摩擦,交往中的彼此磕碰……忘却这些,不仅是一种宽容,一种超脱,更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
懂得忘却是明智之举。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叫海格利斯。有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路中间有个口袋似的东西,谁知那东西不仅没踢开,反而膨胀起来;海格利斯又狠狠心肠踩了那东西一脚,想把它踩破;
而它不但没破,而且加倍膨胀起来;海格得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根粗大的木棒,使劲砸它,它竟加倍地膨胀起来,大得把整个道路都堵死了。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利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别把它当回事,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不如当初。你老记着它,老是对付它,它就无休止地膨胀,最后会挡住你前进的道路,与你对抗到底。可见人们只有远离仇恨,淡化仇恨,忘却仇恨才是消除仇恨的唯一办法。
《列子•周穆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子华子患了健忘症,“朝取而夕忘,在途则忘行”,“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来有高人治好了他的病,谁知他又把平生的得失好恶又记起来了,以致把妻子的点滴不检、儿子的点滴不敬、邻居的点滴不平都念挂于心,最后责妻罚子,操戈逐邻,闹得鸡犬不宁。由此可见,只有懂得忘却,才能为自己赢来生活的一份宽松和宁静。
懂得忘却是崇高之本。所罗门曾说:“不报宿怨乃是人的光荣”。英国培根也曾指出:“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于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愈合的”。台湾作家罗兰也曾强调:“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它是由修养和自信,同情和仁爱组成的”。因为懂得忘却仇恨的人,往往能胸装大局,追求真理和未来,尊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团结,能够除却私心杂念,坦然面对人生。宋朝欧阳修与王安石同朝为官,他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学,想结谊修好,但王安石自视清高,让欧阳修吃了闭门羹。后来欧阳修担任了朝廷要职,却极力推荐王安石当宰相,有人提起往事,欧阳修却哈哈大笑:“我早就记不得了。”这种“记不得了”的大家风范,很值得我们学习。
懂得忘却是快乐之源。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交往时,难免有磨擦、有冲突、有隔阂。这时,我们是忘却仇恨、摒弃前嫌、握手言和呢?还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耿耿于怀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个人心中装着仇恨,时时不断膨胀,直到它大得阻挡你心灵的阳光和前进的脚步。这样你就从此会陷入无止境无休止的烦恼之中,再没有真正的快乐,再没有新的进步。只有忘却仇恨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让整个身心都能沉浸在无虑的宁静里。
懂得忘却,丢掉的是伤痛,留下的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