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和宽容
导读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学会感恩,就会记住别人给予你的“滴水之恩”;学会宽恕,就会忘掉别人给予你的所有不愉快。这样,你就会感到身心愉悦,别人也愿意与你接近,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条古训使我受益匪浅,它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使我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孝子;感谢亲朋好友的相助之恩,使我有不少知己;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使我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使我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报效祖国。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情,感谢生活的全部赐予。感谢早晨的第一道阳光,感谢春天的每一朵花开;感谢陌生人的每一个笑脸,感谢前辈的每一次提携。只有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生活在安详明净的心态中。
我们不仅感谢生活的给予,还要学会感谢一切苦难。生活将这些苦难给了你,而不给别人,这正是生活对你的偏爱。它让你经受磨难,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也许能成为一个大人物。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恕,宽恕给你造成不幸的人,甚至包括你的“敌人”,因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的面前会横着一个“敌人”,他(她)挡着你的去路。原谅他们吧,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她)是你的“敌人”!俗话说:该饶人处且饶人,不要针尖对麦芒。须知冤冤相报何时了!其实,原谅他们,或者宽恕他们,一半是为了对方,一半也是为了自己。我也曾经有过这种痛苦的经历。
1954年,我在沛县中学读书时,那时我是团员,班长,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是全校闻名的优秀生。毕业前夕,由于我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水是氢二氧一,是工业原料,我们连水也节约好了!”那时国家正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学校提倡节约粮食,我说节约水,“显然”不对。这时,被我的同桌同学向团委打了“小报告”,团委书记说:“这不是和党唱反调吗?”校长说:“这是思想问题!”于是校长在全校大会上不点名地批评我,还把我的操行由甲等降到丙等。因此,我没有考上高中,被分配到一家乡村供销社当售货员。我欲哭无泪,欲告无门,感到前途茫茫。别人的白眼和歧视我能忍受,组织的不信任令我痛苦万分。当时,我想当兵,政审不合格,被拒之门外;我想当小学教师,组织上认为我思想落后,没有批准;他们考虑来考虑去才让我当个售货员。那时,我恨过打“小报告”的人,也恨过学校领导对我的处理不公。后来,我痛定思痛,原谅了我的“敌人”,我的过错毕竟因我而起,于是我从自身查找原因,振作精神,努力工作,终于获得再学习的机会。几经奋斗,我读完了大学,在高等学校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位同学打“小报告”,我就不可能上大学(因为那时我还没有这个“雄心”),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我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的行为激起我奋进,也使我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生活。比如,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1958年的“大跃进”以及后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都能审时度势,遇事谨慎冷静,决不妄言,所以再也没有犯过初中时那样的错误。
后来我听同学说,向团委打“小报告”的那位同学以及对我处理不公的校长和团委书记,他们当时活得也挺不容易,一个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党的“忠诚”才主动向组织打“小报告”,另两位思想过“左”,也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得知我原谅了他们,也从内心对我表示感谢。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学会感恩,就会记住别人给予你的“滴水之恩”;学会宽恕,就会忘掉别人给予你的所有不愉快。这样,你就会感到身心愉悦,别人也愿意与你接近,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