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张浩楠序言

张浩楠序言

2013-10-24 05:58 作者:张浩楠 阅读量:28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炙热的七月,心也似火。在茫茫的人海中,在看似虚渺的网络里,我认识了他,一个纯真而谦逊的青年--浩楠。虽不曾过多了解和深交,但每每与他简短的语言中,却能清澈地看见他那骨子中透着的柔情和对文字的执着。社会是属于大家的,但是文字却是属于真正有着纯情追求的人的。他可以代表着90后部分青年梦想和追求,也延续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之道。我们在崇金烦躁得要命的时代,需要的是安静去思考,安静去生活的年亲人,他就如站在黄土高坡上高唱号子的牧羊人,忠实守候着那片纯净的土地。当看见他出版的《追梦路》的时候,恍惚又看见了那不眠的夜归人。 ----------------------------男人树

延安90后作家张浩楠于2007年大量发表散文,2008年写出贾平凹《高兴》续集《微笑面对生活》各媒体新闻备受关注,2009年7月出版散文诗歌集《一滴眼泪的厚重》同时也是本网站的形象代言人和策论文学网的形象代言人。7月16日三秦报社工作人员在歌手冯晓荣的专辑发布会上遇见了他,他说,他将要出版一本音乐小说《昨日的梦》,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音乐和文学梦想,既然喜欢就要一直坚持走下去,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在此,网站的所有人员希望张浩楠能够早日实现他的想!

2009年7月19日

附:血性后裔有柔情

----张浩楠《一滴眼泪的厚重》序言

郝随穗

浩楠小朋友是老家人。老家在陕北瓦窑堡,瓦窑堡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名词,这方水土蕴含的元素也不单单是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多的是被血性锻打过的每一个过去的日子,和这片水土的每一粒土每一滴水。自古以来,老家人的刚烈、正气、豪爽等等天生的秉性赋予了这里三界万物。那些沉静的尘土都会充满灵性,都会愤怒,会发泄情感。有话这样说,恶鬼也怕瓦窑堡。这方水土的正气的确养育了在邪恶面前天王老子也不怕的人。那群无畏无惧前仆后继的人就是瓦窑堡人!

我和浩楠以及二十多万瓦窑堡人就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到荣幸!

铁板上也能长出草开出花。瓦窑堡的历史和现在有很多本土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铁一样坚硬的足迹,这些足迹里盛开着绚丽多彩的花儿和生长着绵绵不绝的长青草。刚性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争奇斗艳地绽放着沾满墨香的花儿,于是这片土地上绵绵不息的演绎着刚性和柔情的历史篇章,影响和激励着后者。浩楠是后来者,他已经迈出了一步,而且要走的更远。

他还是一个学生,没有步入社会这个大环境。在比较单一的校园环境里生活的人,通常情况下他的人性没有受到外面世界的侵扰和污染,因此从他的交谈和文章中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单纯、率直的性格特征。他给我的印象好像一个正在完成的童话故事,故事有了开头有了某些情节,也有了烘托故事情节的阳光和溪水,以及一个明亮而没有黑夜的大自然景色。这也许是我对他的成长和未来的唯一祝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在为一件事情而出生入死,这件事抑或被许多琐碎的、没有价值的繁芜所羁绊,但是我们总会在这个目标的感召下义无反顾,这不是我们瓦窑堡人所具有的秉性,而是每一个人努力赶赴的事。这片土地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是无畏惧地硬拼,哪怕站在风口浪尖也要凤凰涅?。浩楠就有这个冲劲,有这片土地的遗传基因。

操弄文字似乎成为当下的一种社会风气,许多丢弃了文学想象和纸笔的人,通过网络博客、论坛、QQ等平台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这些文字的堆积似乎不需要灵感和艺术感来成就,只要有话想说,就可以敲打键盘,把自己的话亮出来,然后推出去,在网络间四处流窜,四处招摇。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严肃文学正在遭遇非主流文字的蔑视和冲击,虽然这个气候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终究不会撼动神圣的文学。就像一片林子里的蜂鸣,声音再高都不抵最小的鸟儿一声呢喃。

浩楠的文字虽然不成熟,但是没有受到网络文字的侵蚀,他的文章充满了感情,有对亲情的感恩,有对师生友谊的怀念,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作为一个将要历练文字的初涉者,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在对生活对事业,特别是文学事业的追求中,是无法脱离善良情感的积极投入。尽管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许多情感苍白、矫揉造作、自以为是的“作品”,而我们是老实者,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情感锻打着文字的纯度,哪怕一辈子“碌碌无为”。

我们原本就没有对文学有过任何企图,只不过是把自己对生活的一片善意和一片赤诚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了一番。我们不依赖文学给我们带来名利的炫耀,我们只不过是在默默地开垦着一片能够栖息自己心灵的净土。

这支队伍里就有浩楠!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张浩楠序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