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求医不如求己

求医不如求己

2013-10-24 06:35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作者因一度“重病”,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后,学习中医,懂得了一点养生知识,加强锻炼,通过自我阴阳调节,过去的一切“病症”一扫而光,终于悟出“求医不如求己”的道理。

我从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得知,有一本书叫《求医不如求己》。当时有学者说:“书名倒挺吸引人,但是有病不去医院行吗?”

一日,我在书摊上看到了这本书,就随便翻了一翻。其实作者的本意并非让人有病不要去医院,而是告诉人们如何遵循中医理论,“治未病”。某些疾病通过自我调养可以治愈,人体本身也是一位高明的医生。

我曾一度“重病”缠身,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我学习中医,懂得一点养生的知识,加强锻炼,通过自我阴阳调节,过去的一切“病症”一扫而光,这使我悟出“求医不如求己”还真有一定道理。

养生大师告诉我们:学习养生,一是会用简单的方法判断自身的疾病,二是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凡有一定文化的人,学习养生并不难,悟性高者还能成为养生大师。只有养生大师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健康和命运。否则,官再高,财再多,名声再显赫,生病时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们的摆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误诊和用药错误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44%。1973年,以色列医生全国罢工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该月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1983年,以色列医生再度罢工,长达85天。按照斯莱特等人在《柳叶刀医疗刊》中的统计,医生罢工期间,以色列全国人口死亡率亦下降50%。中国人需要避免误诊和滥用药之危害,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养生理论,懂得调理自身人体平衡的方法,防微杜渐,避免酿成大祸。

“求医不如求己”还在于“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很多疾病完全可以让它不发生,也可以避免死亡。如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是人类的最大杀手,它占死亡人数的1/4,而只要人们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据著名医学专家洪昭光教授讲,人们如能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高血压能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脑瘤减少1/3,平均寿命可以延长10年以上,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这样做不用花钱,方法简单,行之有效,何乐而不为?《黄帝内经》讲:聪明人“治未病”,在没有病的时候就知道养生;愚蠢的人,在得病以后才想起去治病。聪明人治未病,会养生,懂得“求医不如求己”的道理,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健康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

“求医治病”尽人皆知,可是看病贵、看病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今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名曰“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实则为“钱”而医。况且现在不少医生缺乏白求恩大夫的那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和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给患者治病,往往使人不够放心。比如目前的新药层出不穷,而疗效却不理想;检查仪器非常先进,能查出各种疾病,然而治愈率却很低。某些医生的医德更令人不敢恭维,他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钱为本”,检查项目繁多,用药宜贵不宜贱,而且“多多益善”。治疗、手术、住院收费惊人,动辄成千上万,小百姓若得一场大病去求医,定会倾家荡产。有时候花了钱,治不好病,甚至还把命搭上。

“求医不如求己”,并非患者不想求医,而是求良医难,寻疗效好的药品更难。患者慕名而来看“专家门诊”,就诊时间2、3分钟,与专家说不上一两句话,往往是满怀希望来,带着失望而归。况且在医疗队伍中,还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庸医,求这样的医生治病真不如求己。

“求医不如求己”,这也是患者从实践中得出的血和泪的教训,是患者无奈的呼喊!从我多年求医的“经验”,某些疾病求“庸医”治疗,还不如依靠自己调理,人体本身对某些疾病确实有自愈能力。

2002年,我被医生确诊为慢性咽喉炎,经大小医院的中、西医大夫诊治,几乎吃遍了治疗咽喉炎的中、西药,包括广告上吹得神乎其神的治咽喉炎的各种药片,可是均不见疗效,且越治越严重,后来竟发展到吞咽困难,使我疑心患了食道癌,医生也怀疑“胃”出了毛病,要我做胃镜检查。还有的医生告诉我,慢性咽炎很难治愈。经医生的多方治疗,长达2、3年不愈,令我丧失了信心。后来我放弃治疗,顺其自然,却奇迹般地好转,且在不知不觉中自愈了,至今安然无恙。

我的牙龈出血,求医诊治,医生说是牙周炎,难以治愈,吃了不少消炎药不见好转。后来吃了一种能杀灭厌氧菌的“复方新诺明片”才彻底治愈。而医生多年给我治疗,为什么早不对症下药,却拖了多年,靠我自己摸索才吃对了药,试问医生的职责何在?还有,我患高血压20余年,吃了20年的降压药,我的血压始终降不下来,却因长期服用利尿药引起了“痛风病”。天津大医院的大夫让我改吃一种名贵的降压药,每片12元,一日2片。我吃了一个月不见疗效。后改吃“尼群地平”,降压效果非常好,2、3年来,我的血压能控制正常了。医生常说“高血压因人而异,要个体用药”。我患高血压多年,求医生诊治,折腾了17、8年才找准适合我的药。而这种药片(尼群地平)既普通又便宜,只因我不懂、又不知这种药,没有主动让医生开,医生也不让我吃,“害”了我18年,这究竟是谁之过?

现在不少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非常好,你去医院看病,先问“能不能报销?”后问“开什么药?”真是有求必应。让这种医生看病,自己必须先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然后让医生开药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求医求己相结合”,吃错了药,个人负责,与医生无关。更可悲的是,求医生治病久而不愈,越治越坏,甚至误诊、用药致死,又有谁负责?

“求医不如求己”,还因为某些医生缺乏社会责任和医德,他们唯利是图,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儿戏。有的使用废弃针管,用蒸馏水代替消炎药;有的用假药、过期药给患者治病。据媒体介绍,某大医院有台治疗仪器,不但治不了病,还会产生不少副作用。有一位医务人员建议停止使用,遭到单位领导的拒绝。她再三向社会披露这一事件,得到患者及社会的广泛赞扬,却受到无情打击,不给晋级,停止工作。她到处呼吁,得不到有关领导的支持。究其原因,乃是花巨资引进的医疗仪器闲置是一种浪费。试想,如遇此类缺德的医生治病,真是“求医不如求己”。“求己”是让人牢记《维多利亚宣言》中的健康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好好保养自己,尽量少得病、不得病,得了病找良医,切忌“有病乱投医”。归根结底,自身的健康不在他人在自己。道家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国际歌》中也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我们普通百姓想身体健康也得靠自己。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我们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因此,下决心学点中医和医学知识,掌握养生之道,才可以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健康,平安、幸福的度过一生。

相关文章关键词

《求医不如求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