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2013-10-22 20:55 作者:满荣久 阅读量:3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河水两岸是大片的沼泽地,这里河柳丛生,不时看到一棵棵枯死的柳树斜躺在淤泥里,白白的树身彰显出亘古与荒凉,给人一种重回远古的感觉。我登过泰山,感受过山的雄伟;

走进这兴安岭好像在画中

活在这兴安岭百岁也年轻

把春交给绿把秋交给红

把家交给山把心交给松

雪地上摇着我的白桦树

蓝天下荡着我的喊山声

好一个茫茫的兴安岭

我的太阳我的家

好一个高高的兴安岭

都在青山绿水中

这首由陈士果作词、伊人家乡演唱的《好一个兴安岭》,歌词美轮美奂,歌曲优美动听,唱出了大兴安岭的满山青翠,道出了对大兴安岭的一片深情,勾起了我对大兴安岭的无限向往。

大兴安岭,美丽、富饶、古朴、自然。绿色、天然,没有任何污染的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的最北边陲,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还是让时光倒转,回到难忘的1993年。就在那年的7月,我受领导指派,与当时盟劳动局的陈淑兰、王宏伟,校长高奎俊、书记王天信和司机一共7人,分乘两辆跃野吉普,去犁子山铁矿,参加新工人招工考试。

我们乘车沿111国道一路北上,于中午时分到达扎赉特旗境内最北边的一个小镇——蘑菇气。汽车从此离开了国道,向左拐弯进入了一条巨大的山沟。这里山路弯弯,很不平坦,颠簸得十分厉害,司机告诉我们,这叫“搓板路”。汽车跑在“搓板路”上,尘土飞扬,前撅后荡,让人昏昏欲睡。

从车窗向外看去,似乎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洪荒景象。公路的一侧,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不算高,也不算大,但树木葱茏,偶尔见到一、两个采山货的农民和他们的马车。公路的另一侧,是一条汹涌奔腾的河流,河水弯延曲折向山外流淌。司机说,这里的河水发源于大兴安岭,即使是酷暑难耐的盛夏也会冰冷刺骨。我想,这就是扎旗人民的母亲河——绰尔河吧。

河水两岸是大片的沼泽地,这里河柳丛生,不时看到一棵棵枯死的柳树斜躺在淤泥里,白白的树身彰显出亘古与荒凉,给人一种重回远古的感觉。我登过泰山,感受过山的雄伟;我见过黄山,领略到山的险峻;而这里的原始和苍桑,让人感到心灵上的震憾。

汽车一路颠簸,经过几十公里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山顶。司机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柴河林业局的地界了。一说进入林区,我就有说不出的兴奋。在我的印象中,大兴安岭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这多少让我有些失望。说到柴河,我想到了侦察英雄杨子荣的故事,这里会是从前土匪出没的地方吗?

汽车行驶在山路上,路两边森林积翠、广袤无垠,犹如一个迤逦无比的天然公园。司机告诉我们,这里冬长夏短日温差大,气候变化悬殊。林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各有特色的四时景观: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洁白的世界。

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漫山遍野的山花竟相开放,那如火如荼的鲜红把山都染成了红色。我们不时停下车,欣赏一下这人间美景。在林间空地上,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丛,不时能采到一串串红色的浆果,放在嘴里非常的甜。脚下的土质非常松软,一脚下去有如踏上松软的海绵,土质肥的好像能挤出油来。这里没有夏日的酷暑,有的只是难得的清凉。

汽车颠簸了一天,到达犁子山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无法看清周围的景色,只见小镇上繁星点点,并不荒凉。第二天一早,小镇的全貌终于看清了,前前后后,稀稀落落,总共有几百户人家吧。奇特的是,这里的每户人家,都有用?子砌成的院墙,这里虽说有森林稽查,却不能阻止人们把松树当作烧柴。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1989年的一场大火,能烧掉整座漠河县城。那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子垛,就是一座座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筒。在附近山坡上,我没有看到树,只有采伐后留下的一个个巨大的树墩。大兴安岭啊,你真的满目疮痍了!

“呜!”一声汽笛长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列长长的火车,满载着原木向山外开去。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储木场,从山上运来的原木堆积如山。听人讲,这里的树已经采伐得差不多了,最近的作业点也要在百公里以外。当年,小镇可是一派繁荣景象,向山外运送木材的火车一辆接着一辆,小镇上也就因此有了工商、税务、公安、银行。

这里位于大兴安岭腹地,从博格图到淖尔的铁路,总长不过80公里,却设有两个林业局,一个是淖尔局,另一个是淖源局,几千名工人,上万口居民,每年砍伐的原始森林有几千亩之多,而被烧掉的可能更多。大兴安岭被称为是仅存的一块净土,素有“绿色宝库”的美誉,而这生命的绿色正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在滴血!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之后,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采伐局变成了营林局。当年的砍树大王,如今成了植树模范,他们栽下一棵棵幼小的树苗,也种了大兴安岭的未来和希望。但是,要恢复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如果不把林区内的人口加以疏散,营林的种种努力恐怕也难以奏效。

我只希望,大兴安岭能在我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早日恢复她往日的英姿。我期待着,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站在高高的兴安岭上!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