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家乡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

2013-10-23 23:52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29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只顾暴征聚敛,不管百姓的死活,姚美河常年失修。小雨河床干涸,大雨泛滥成灭,姚美河两岸人民饱偿水旱之苦。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名叫姚美河。它西起大沙河,逶迤近100里,向东流入微山湖。姚美河是我家乡富饶的一条小河,两岸盛产花生和小麦,而花生是湖西的特产,每年秋季过后,大车小车的花生运往徐淮各地。花生是轧油和馈赠亲友、喜结良缘的佳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姚美河养育了几万优秀的儿女。抗日战争时期,不少热血青年纷纷参加微山抗日游击队。在队长杜勇的领导下,出生入死,消灭日伪军,使姚美河两岸的百姓免遭日寇蹂躏。解放战争期间,姚美河两岸的百姓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子去参军,在淮海战役中支前打头阵。解放后,姚美河两岸的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辛勤耕耘。

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只顾暴征聚敛,不管百姓的死活,姚美河常年失修。小雨河床干涸,大雨泛滥成灭,姚美河两岸人民饱偿水旱之苦。

解放后,祖国山河百孔千疮,各项事业百废待举。但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百姓的疾苦,土改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修姚美河。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湖西农民不计报酬,纷纷参加整修姚美河的工程。那年我16岁,利用寒假的休息机会,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修河洪流之中。整修姚美河主要是清理淤泥,将河床加深、加宽,使其集防洪、排涝、灌溉于一体。我们村主要负责清理淤泥工作。开始清理淤泥时,由于土质松软、河床较浅并不困难。待进入“三九”天时,北风怒嚎,滴水成冰,河床渐深,清理淤泥工程进入了攻坚阶段。但是,智勇双全的湖西百姓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想出简单的妙法攻破难关。人们用钢钎将冻土凿开一条缝,用撬扛将冻土撬开,用铁锤把大块冻土砸成碎块,再手搬、肩挑、车推,很容易就把冻土块运上河岸。这种方法又快又好,使清理淤泥工程进度明显加快。由于我平时缺乏劳动锻炼,干了一个星期,我的左腿扭伤了,走路一瘸一拐,大家劝我回家休息。我不愿回去,决心干到底。在乡亲们的劳动热情鼓舞下,我忘了疲劳,忘了伤痛,每天劳动不止。

春节到了,工地指挥部放假3天,让民工们回家吃顿年饭,可是谁也不肯离开工地。大家齐声说:“在工地过个革命化的春节,争取提前完成任务。”指挥部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各村工地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相互祝福,互相拜年。附近村庄的老乡得知民工大年初一不回家,赶紧送来热乎乎的饺子。大家眉开眼笑地吃完饺子,迅速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去。由于大家热情高干劲足,各村密切合作,整修姚美河工程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任务,姚美河变成了一条更加美丽富饶的河流。

1995年我回乡探亲,在侄子的陪同下,我专门参观了40多年前我曾参加过整修的姚美河。姚美河已今非昔比,水中碧波荡漾,岸上杨柳成荫,两岸广阔的良田已改种水稻,清风拂面,稻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侄子告诉我:“这里一年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粮食亩产上吨。”姚美河两岸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人民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啊,美丽的姚美河,我可爱的家乡!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家乡的小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